对于硅碳复合材料的包覆结构之蛋黄壳型的详细解析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碳质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小,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能,而且碳质负极材料本身是离子与电子的混合导体;另外,硅与碳化学性质相近,二者能紧密结合,因此碳常用作与硅复合的首选基质。

在Si/C复合体系中,Si颗粒作为活性物质,提供储锂容量;C既能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硅负极的体积变化,又能改善Si质材料的导电性,还能避免Si颗粒在充放电循环中发生团聚。因此Si/C复合材料综合了二者的优点,表现出高比容量和较长循环寿命,有望代替石墨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从硅碳复合材料的结构出发,可将目前研究的硅碳复合材料分为包覆结构和嵌入结构。其中,包覆结构是在活性物质硅表面包覆碳层,缓解硅的体积效应,增强其导电性。根据包覆结构和硅颗粒形貌,包覆结构可分为核壳型、蛋黄-壳型以及多孔型。

蛋黄-壳型

蛋黄-壳结构是在核壳结构基础上,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在内核与外壳间引入空隙部分,进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纳米多相复合材料。蛋黄-壳型硅/碳复合材料呈现一种特殊的Si@void@C壳层的构型,不仅具有普通核壳结构的优势,而且它的空腔对于硅体积膨胀有容纳作用,可实现硅核更加自由的膨胀收缩,从而保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产生稳定的固态电解质(SEI)膜。

Zhou等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硅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一层SiO2壳层,以蔗糖为碳源进行热解碳包覆,将SiO2用HF刻蚀后得到蛋黄-壳结构复合材料(Si@void@C),其中活性物质硅的质量分数为28.54%。相比于硅纳米颗粒和空心碳,Si@void@C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首次比容量为813.9mA·h/g,循环40次后容量保持在500mA·h/g。

Tao等采用相似的方法也制备出稳定的Si@void@C复合材料,循环100次后的比容量为780mA·h/g。碳负载量的优化发现,复合材料中碳负载量为63%时的比容量(780mA·h/g)高于碳负载量为72%时的比容量(690mA·h/g)。这表明要实现Si@void@C复合材料的最大容量,还需要对蛋黄-壳结构进行深入的优化设计。

Liu等以聚多巴胺为碳源合成出蛋黄-壳复合材料(Si@void@C)。在该结构中,硅内核和薄碳层之间预留了充足的空间,使硅在锂化膨胀时不破坏碳壳层,从而使复合材料表面能形成稳定的SEI膜。

这种Si@void@C在0.1C电流密度下,可逆容量高达2800mA·h/g,循环1000次后有74%的容量保持率以及99.84%的Coulomb效率。

近来,研究者将多壳层概念引入到硅碳蛋黄-壳结构设计中,以增强碳层的机械性能,提高材料抵抗硅体积膨胀应力的能力。

Sun等通过囊泡模板法制备出Si@void@SiO2材料,并在多孔SiO2壳层内外侧涂覆多糖,于惰性气氛下高温热解得到Si@void@C@SiO2@C,经HF刻蚀除去SiO2后,得到具有双壳层结构(Si@void@C@void@C)的蛋黄-壳型复合材料(Si@DC),见图B。

纳米

双碳层的引入使材料具有更为优异的导电性能。在50mA/g电流密度下,Si@DC在循环80次后的放电比容量保持943.8mA·h/g,而硅/单壳层(Si@SC)和纯硅颗粒在循环80次后容量则分别降低至719.8和115.3mA·h/g。

Yang等采用Stöber法和热解法在硅纳米颗粒表依次包覆SiO2层和碳层,经HF选择性刻蚀,得到双壳层结构复合材料(Si@void@SiO2@void@C)。

该材料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460mA/g电流密度下循环430次后,容量保持在956mA·h/g,容量保持率高达83%,而Si@C核壳材料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前10次循环容量衰减明显,循环430次后容量不足200mA·h/g。

在此复合结构中,碳层能够提高导电性,SiO2层增加了材料稳定性,空腔为硅内核的膨胀提供了缓冲空间。同时,SiO2和碳双壳层阻隔了电解液和硅纳米颗粒,防止硅纳米颗粒与电解质发生不可逆反应,起到了了双层保障作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