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发新科技LED眼睫毛_日本LED眼睫毛发光原理是什么

led应用

8人已加入

描述

  日本新科技LED眼睫毛的出现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这款眼睫毛不仅会发光还会跟随音乐舞蹈。那么问题来了,这款发光睫毛的技术原理是怎么样的呢?用久了会对人体有害吗?

  日本研发新科技LED眼睫毛事件

  据日媒ITmedia报道,日本立命馆大学研发了一款LED“发光假睫毛”,无需电池和电线,还能跟随音乐旋律闪烁。

  原来,这是日本立命馆大学与日本化装品公司资生堂共同开发的,发光的是一个小型电力接纳器,由直径1毫米、长3厘米的光纤、天线等设备和LED组合而成。

  将其装置在假睫毛上,然后经过无线电向接纳器上保送电力,无线电传输间隔可达1.5米,电力到达10瓦特。

  

  发射电磁波的强度控制在日本政府允许的范围之内,从而实现在不用电池和电线的情况下,保证假睫毛“发光发亮”。研究人员说穿这些灯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

  日本LED眼睫毛发光原理是什么

  通过事件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比较重要的技术关键词,那就是无需蓄电池和电线只要一根1.5米的无线电传输即可,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他发光的原理又是什么呢?微波的强度对人体有害嘛?这些问题我们一一来解答,看看这款神奇的眼睫毛你能否用上。

  1.5米无线电传输详解

  1.5米的无线电传输就能发光,那么无线电传输的原理是什么呢?无线电传输的距离又可以达到多远呢?怎么计算,一起来了解一下:

  无线电传输原理

  现在已经问世的无线供电技术,根据其电能传输原理,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非接触式充电技术所采用的电磁感应原理,这种非接触式充电技术在许多便携式终端里应用日益广泛。这种类型中,将两个线圈放置于邻近位置上,当电流在一个线圈中流动时,所产生的磁通量成为媒介,导致另一个线圈中也产生电动势。

  理论和经验都表明:当原边电流频率、幅值越高,原、副边距离越小,与空气相比,磁心周围介质的相对磁导率越

  led

  大时,可分离式变压器的传输效率越高。但实际应用当中原副边距离不可能无限小,必须对原副边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

  第二类是最接近实际应用的一种技术,它直接应用了电磁波能量可以通过天线发送和接收的原理。微波输能,就是将微波聚焦后定向发射出去,在接收端通过整流天线( rect2enna)把接收到的微波能量转化为直流电能。

  这和100年前的收音机原理基本相同:直接在整流电路中将电波的交流波形变换成直流后加以利用,但不使用放大电路等。同以前相比,这种技术的效率得到提高,并正在推动厂商将其投入实际应用。

  第三类是利用电磁场的谐振方法。谐振技术在电子领域应用广泛,但是,在供电技术中应用的不是电磁波或者电流,而只是利用电场或者磁场。2006 年1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系助理教授Marin Soljacic的研究小组全球首次宣布了将电场或者磁场应用于供电技术的可能性。

  led

  无线电传输的距离计算

  线传输距离可以自行计算的。

  线传输距离计算: Pr(dBm) = Pt(dBm) - Ct(dB) + Gt(dB) - FL(dB) + Gr(dB) - Cr(dB)

  Pr:接受端灵敏度 Pt: 发送端功率

  Cr: 接收端接头和电缆损耗

  Ct: 发送端接头和电缆损耗

  Gr: 接受端天线增益

  Gt: 发送端天线增益

  FL: 自由空间损耗

  FL(dB)=20 lg R (km) +20 lg f (GHz) + 92.44

  R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f是频率=2.4

  

  微波的强度对人体有害嘛?

  有害是确定的,但程度区别很大,现代社会无法完全避免微波辐射,只能尽量控制剂量和次数了。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微波对于眼部的危害程度和案列。

  有关微波对眼部的损害,无论是职业接触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还是动物试验方面,国内均已有大量的报道。许多报道认为高强度微波辐照会产生白内障[770],动物实验也有同样报道[17,20-23],但低强度微波的慢性作用可否引起眼部损害(特别是晶状体混浊和白内障)尚无定论[15-18,20,24]。

  微波的生物作用有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其对人体全身各系统均有损害,眼晶状体为主要靶器官[19]。一般认为,因晶状体本身无血管组织,故成为微波造成热损伤的敏感部位。但目前无公认的微波所致白内障的临床特异性形态学特征,所以确定临床上人眼的微波白内障存在很大争议[15,25]。

  有资料报道,长期在一定强度微波环境中工作,可使眼晶状体混浊、致密、空泡变性,且与接触时间有关。晶状体混浊形态与部位无一定规律性,形态为点状、片状、条状、网状、锅巴状等,部位有后囊、后下皮质、后极、赤道及前皮质部[15-17,19,25-29,33]。另外,微波还对眼的其它部位如结膜、角膜、虹膜、眼底等造成损害,包括易疲劳[19,30, 31],视力下降[15,16,24,32,33],结膜充血[20,33],角膜损害[33],视网膜黄斑区出现灰褐色斑[21,29,34],黄斑区陈旧性病变[27],对光反应弱[20,33],眼底小血管痉挛、出血[17,26],视网膜细小出血点[19,21,33,34,]等。

  戴淑芳等(1994年)报道对142名雷达作业人员进行调查,其接触微波功率密度为100-300 m w/cm2。结果显示微波接触组晶状体混浊发生率(76.05%)明显高于对照组(48.78%),两组混浊程度亦有显著差异,混浊形态多为后束下点状、小片状,混浊的进展率(与6年前相比)亦有较大差异。眼底改变接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现视盘、角膜、虹膜有异常改变[29]。

  川医职防院(1982年)报道对296名职业接触者进行调查,微波功率密度为10-100 m w/cm2,结果显示微波组视力降低发生率(32.65%)明显高于对照组(15.75%),发现晶状体后皮质、赤道部、前皮质及后极部出现4个以上混浊颗粒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主要表现为细小尘状混浊,且双眼混浊程度相似[16]。

  潘达颜等(1992年)报道了对33名微波机房工作人员接触微波功率密度为75-175m w/cm2进行的健康影响调查发现,其结膜充血、眼底黄斑区反光减弱和晶状体混浊检出率(76.4%,21.1%,2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8%,2.4%,9.8%),但未发现白内障[20]。

  另外,也有一些报道认为低强度微波辐照对眼无明显影响,周从勤等(1981年)调查了舰艇部队中雷达人员251人,其接触微波功率密度为0-35 m w/cm2和77000m w/cm2,结果显示,接触组视力、视野、晶状体、眼底均无明显变化[30]。李焕英等(1993年)调查了144名微波通讯人员,其接触微波的功率密度为10-450 m w/cm2,144人当中有不同程度晶状体混浊的14例(9.72%),对照组86人中有12例(6.97%),两组经c 2检验未见明显差异 [36]。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相关推荐
  • led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