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炽灯泡内含有的气体_白炽灯里面是什么气体

电子常识

2602人已加入

描述

白炽灯泡概述

白炽灯(incandescent lamp)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自1879年,美国的托马斯·爱迪生制成了碳化纤维(即碳丝)白炽灯以来,经人们对灯丝材料、灯丝结构、充填气体的不断改进,白炽灯的发光效率也相应提高。但白炽灯的发光效率及其他光点参数比节能灯、卤钨灯等新光源差,正逐步被新光源取代。2012年10月1日起,中国禁止进口和销售100瓦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

白炽灯泡为最早成熟的人工电光源,它是利用灯丝通电发热发光的原理发光。

一般而言,白炽灯泡的发光效率较低,寿命也较短,但使用上较方便。

白炽灯泡内含有的气体是什么?

现在的白炽灯当然有气体,里面一般充入的是惰性气体,如氮气,但请注意,早期的白炽灯确实是真空的,如果问你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是真空还是非真空的,你一定要说是真空的,白炽灯泡内含有的气体是后人为了提高白炽灯的抗摔能力和安全系数而在原基础上改进的,因为真空灯被摔碎时,因为瞬间的气压极不平衡,会导致玻璃碎渣四溅。真空白炽灯不易被压坏的原因是因为白炽灯的灯体为球型,因此受到的大气压力非常均匀,使每一点上受到的力减到最小,这个原理就和鸡蛋用手握不碎一样。

在水槽中灌满水淹没灯泡,可以用保鲜膜覆盖水面上防止气体散失,(没错的话因该是氮气,性质之稳定,可作保护气,也可能是稀有气体,但一般不会,因为价钱比较贵,而且本身通电会发光就不要用钨了,但是可以肯定没有氧,为了防止钨氧化,都还放了红磷来消耗氧气)白炽灯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东西,但一个小小的灯泡却包含着很多的科学知识,并且灯泡的发明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灯泡内一种奇特的对流现象,其原因是灯泡内存在气体。

1.一般认为灯泡内是真空的,但是如果是抽成真空,一来不方便,有可能有空气残余,二来也不太安全。所以灯泡内部一般都是充气的,过去一般充氮气,因为氮气不与钨丝反应,不会造成钨丝的氧化而导致的钨丝变细,但钨丝的升华仍无法避免,使用久了的灯泡内壁变黑就是这个原因。

2.现在一般是在充氮气的前提下加入碘固体,灯亮时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灯泡温度升高,钨丝与碘固体皆升华,生成碘化钨,关灯后,重新分解成碘和钨,以此延长灯泡使用寿命。

普通白炽灯充入的是氮、氩混合气体。

荧光管灯充入的是氩气,还有少量氖、氪等稀有气体。另外使用中会有汞蒸气挥发。

汽车头灯现在很多充入氙(读音扇)气;亮度高,寿命长达3000小时以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