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塞间隙1.1和0.8哪个好_火花塞电极最佳间隙

基础知识

32人已加入

描述

  汽车火花塞的间隙因车型不同而不同,具体的可以参照保养手册。一般火花塞的电极间隙为0.7~0.9mm,火花塞的电极间隙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发动机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电极间隙不符合要求,应进行调整或更换火花塞,一般好的火花塞,比如极燃铱金火花塞和日本、美国进口的火花塞,间隙是不会出现太大的误差

  火花塞间隙是指火花塞中心电极与接地电极间的间隙距离。火花塞间隙越大点火时产生的电弧就越长,更容易点燃气缸中的混合气体,动能自然也就更大。但是由于间隙越大点火时击穿空气需要的电压也较大,所以不同的发动机相匹配的火花塞间隙各有不同。选对正确的火花塞间隙才能让发动机发挥更好的功能。火花塞间隙的大小对车影响很大,每款发动机每个人的驾驶习惯和路况对火花塞的间隙要求也不一样。可以根据个人驾驶习惯调整。

  

  火花塞电极间隙的调整方法

  火花塞的电极间隙因车型车种的不同而异,可以从汽车使用手册中查到。火花塞的电极间隙一般可按0.6~ 1.2mm 调整。火花塞间隙不当,可用一个尖嘴钳夹住旁电极根部,服一个尖嘴钳弯折旁电极端部来调整。狁许直接敲打旁电极调整,否则会使旁电极受到损伤,若安装后掉落到气缸内,划伤气缸壁。若火花塞偏曲或电极烧蚀成圆形,则须更换新的火花塞。

  火花塞

  火花塞的正常间隙通常为:

  1.传统点火(即机械触点式点火)系统: 0.6~0.8mm。

  2.电子点火系统: 0.9~1.2mm。

  火花塞间隙调理好之后,侧电极与中央电板应略成直角,如过度偏曲或电极烧蚀圆形,则该火花塞不能再使用,应更换新火花塞。

  火花塞间隙1.1和0.8哪个好? 都有什么区别?

  从上面我们知道一般火花塞火间隙为0.6-1.2mm,根据搭配的不同发动机火花塞间隙会有所不同。

  0.8、1.0、1.1三种间隙,差别不是很大,理论上间隙越大的火花塞点火时产生的电弧越长,越容易点燃气缸内的气体,但所需要的点火电压也就越大。

  火花塞电极间的间隙对火花塞的工作有很大影响,间隙过小,则火花微弱,并且容易因产生积碳而漏电; 间隙过大,所需击穿电压增高,发动机不易启动,且在高速时容易发生“缺火”现象,故火花塞间隙应适当,一般蓄电池点火系统使用的火花塞间隙为0.7~ 0.8mm,个别火花塞间隙可达1.0mm以上。

  

  镍合金火花塞用0.8间隙,铂金铱金用1.1的间隙。

  用镍基合金电极的普通火花塞已越来越不适应大功率、高转速、压缩比的现代发动机的需要。为了使火花塞具有更高的点火性能和使用寿命,人们开始瞄准贵金属(铂、铱、钇等),将其用于电极并相应改进发火端的结构。贵金属具有极高的熔点,铂金熔点2042K、铱金2716K。加进某阮素(如铑、钯) 后,具有极高的抗化学腐蚀的能力。将其制成细电极( 直径0.2mm),直接烧结于绝缘体发火端中,或以直径为0.4~ 0.8mm的圆片用激光焊接于中心电极前端和侧电极的工作面。这种电极具有强烈的尖端放电效应,在电压相对较低时也能点火,其耿花间隙可加大至1.1~ 1.5mm。

  火花塞间隙的重要性

  火花塞间隙是否适当,对其“效能”的发挥影响很大,火花塞在制造时已将间隙调整到最佳位置,不正确的间隙可能对火花塞的机能和发动机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火花塞间隙过大过小危害

  电极间隙过大,会使电弧长度变大,但能量减弱,从而会造成气缸失火;相反电极间隙过小,会使电弧能量增大,但由于火焰核离电极较近,消焰作用明显,使得混合气燃烧不完全,增加油耗。

 火花塞

  火花塞间隙过大危害

  1.点火不良,需要更高的脉冲点火电压。

  2.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熄火现象。

  3.在点伙不佳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燃油燃烧不充分,从而导致油耗增高。

  如果发现火花塞出现间隙过大的现象,要及时更换火花塞,一般情况下好的火花塞可以帮助提升动力和节省油耗。

 火花塞

  火花塞间隙过小危害

  1.起动困难甚至起动不了、火时间过早、爆燃(振)。

  2.噪音大、尾气重。

  3.混合气燃烧不完全,增加油耗。

 火花塞

  火花塞电极间隙大小对点火的影响

  点火间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要声明在正常间隙下,比如0.6~1.6mm之间且点火系统正常,发动机工况正常。我觉得这个讨论是基于理论和实际的影响并不是维修范围的东西,所以加了这些设定。

  首先解释点火的过程。从火花塞放电到火焰燃烧并不是肉眼看见的一下就烧起来,一次成功的点火必须经过这三个时期:

  1.火点:电弧击穿混合气并引燃,形成一个微小的火点,这个火点可以形成在从正极到负极间经过电弧的任何位置上。这个时期叫点燃期。

  2.火核:火点形成后会逐渐蔓延变成更大一点的火点,这时电弧已经消失,叫火核。这个时期叫扩散期。

        3.燃烧:火核的扩张引燃更多混合气形成火焰,这个时期也叫蔓延期。

  点燃期主要和混合气密度、放电强度、电极形状有关。压缩比越高混合气越致密越不容易被点燃;放电电压越高越容易点燃,但过高的电压会增加RF串扰和火花塞消耗,也会增加点火系统的制造成本;电极越细越平越容易点燃,越粗越圆越不易点燃。点火间隙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在正常范围内理论讲每次都可以击穿混合气,因为电极的放电曲线并不是肉眼看见的打一下就完了,跳火过程有累计区、放电区、延续区,一般在延续区还会有1~2次小的放电过程。放电间隙对发动机工况的影响主要是丢火率高低,这个后边说。

  扩散期是点燃中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火核期大小确定了不同间隙和不同电极设计的火花塞在不同转速下的表现。火核的大小决定最后被同时引燃的混合气份子数量,决定了混合气燃烧速度(只是在相对很小的一个范围内,不要误解成火花塞可以改变混合气的绝对燃烧速度)。一般来说火核扩散的越大混合气燃烧速度越快有利于提高功率,但火核的扩散受火花塞散热速度和点火空间(即火花塞的点火间隙)的影响,越冷的塞子散热越快火核就会小,越小的间隙火核蔓延空间小也会得到较小的火核,这两个都是不利于燃烧,所以有很多厂商把火花塞负极设计成楔形切口并在中间增加U型槽,楔形切口的作用是为了在不改变火花塞热值的情况下减小负极尖端的散热量,U型切口是为了在不增加点火间隙的情况下增加火核的蔓延空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