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制造工艺流程及常用名词解释

描述

在现代电子工业中,晶圆(Wafer)作为半导体芯片的基础材料,其制造过程复杂且精细,直接决定了最终芯片的性能和质量。晶圆制造工艺流程涵盖了从原材料准备到最终产品测试的一系列步骤,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晶圆制造的典型工艺流程,并对一些常用名词进行解释。

 

一、晶圆制造工艺流程

晶圆制造工艺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材料准备、晶体生长或晶圆制备、晶圆制造和分拣、封装、终测。

 

1. 材料准备

晶圆制造的第一步是准备高纯度的硅材料。硅是地壳中第二丰富的元素,通常以二氧化硅(SiO₂)的形式存在。为了获得用于制造晶圆的单晶硅,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砂子的熔炼、提纯和晶体生长。

 

硅熔炼:将砂子中的二氧化硅转化为硅金属。这一过程通常涉及高温熔炼,通过化学方法去除杂质,得到高纯度的电子级硅(EGS)。电子级硅的平均纯度要求每一百万个硅原子中最多只有一个杂质原子。

2. 晶体生长或晶圆制备

拉晶(Crystal Pulling):在特定的温度和环境下,将掺杂的多晶硅熔炼后,使用单晶硅“种子”缓慢旋转并向上提拉,形成单晶硅锭。单晶锭的直径由温度和提取速度决定。

晶圆切片(Wafer Slicing):使用精密的锯片将单晶硅锭切割成薄片,即晶圆。这些薄片厚度均匀,表面光滑,是后续加工的基础。

晶圆研磨、侵蚀(Wafer Lapping, Etching):切割后的晶圆表面可能不平整,需要通过旋转研磨机和氧化铝浆料进行机械研磨,使其表面平整、平行。然后,在氮化酸或乙酸溶液中蚀刻晶圆,去除微观裂纹或表面损伤,并通过一系列高纯度RO/DI水浴清洗。

硅片抛光、清洗(Wafer Polishing and Cleaning):在化学和机械抛光过程中,晶圆表面进一步被抛光至镜面效果。抛光过程包括多个步骤,使用不同粒度的抛光浆料和RO/DI水进行清洗。最后,使用特定的化学溶液去除有机杂质和颗粒,形成超干净的表面。

晶片外延加工(Wafer Epitaxial Processing):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在晶圆表面生长一层单晶硅薄膜。气相外延(VPE)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在晶圆表面沉积一层新的单晶硅层。这一层通常具有不同的电活性掺杂剂浓度,以满足特定器件的需求。

3. 晶圆制造和分拣

晶圆制造是半导体器件制造的核心环节,涉及多个复杂的工艺步骤,包括薄膜沉积、光刻、蚀刻、离子注入等。

 

薄膜沉积(Thin Film Deposition):在晶圆表面形成各种薄膜是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基础。这些薄膜可以是绝缘体、半导体或导体,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等方法生长或沉积。例如,SiO₂薄膜常作为绝缘层,而多晶硅薄膜则用于制作晶体管栅极。

光刻(Photolithography):光刻是图形化工艺的核心步骤,通过光刻胶和掩模版将设计好的电路图案转移到晶圆表面。光刻胶是一种光敏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与掩模版图案相对应的图形。随后,通过蚀刻去除未被光刻胶保护的区域,形成所需的电路结构。

蚀刻(Etching):蚀刻是去除晶圆表面材料以形成特定图形的过程。根据使用的化学物质或等离子体,蚀刻可分为湿法蚀刻和干法蚀刻。湿法蚀刻使用化学溶液去除材料,而干法蚀刻则通过等离子体进行物理或化学蚀刻。

离子注入(Ion Implantation):离子注入是改变晶圆表面电特性的重要工艺。通过加速掺杂原子的离子束轰击晶圆表面,将杂质原子注入到晶圆内部,形成所需的掺杂层。注入后的晶圆通常需要进行退火处理,以修复损伤并激活掺杂原子。

4. 封装

封装是将制造好的芯片与外部环境隔离并保护起来的过程。封装不仅保护芯片免受物理损伤和化学腐蚀,还提供了与外部电路连接的接口。封装过程包括芯片切割、引线键合、封装体成型和测试等步骤。

 

芯片切割:将晶圆切割成单个的芯片。这一步通常在晶圆测试完成后进行,以确保只有合格的芯片被用于封装。

引线键合:将芯片上的焊盘与外部引脚或封装体内的金属线连接起来。引线键合通常使用金线或铝线,通过热压或超声波焊接实现。

封装体成型:将芯片和引线封装在塑料、陶瓷或金属等材料中,形成完整的封装体。封装体不仅保护芯片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还提供了稳定的机械支撑和电连接。

5. 终测

终测是对封装后的芯片进行全面测试的过程,以确保其性能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终测通常包括功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和参数测试等多个环节。通过终测,可以筛选出不合格的芯片,确保只有合格的芯片被用于最终产品。

 

二、常用名词解释

晶圆(Wafer):圆形的高纯度硅片,是半导体芯片制造的基础材料。

单晶硅(Monocrystalline Silicon):具有完整晶格结构的硅材料,用于制造高质量的半导体器件。

多晶硅(Polycrystalline Silicon):由许多小单晶颗粒组成的硅材料,常用于制造晶体管的栅极和电阻器等元件。

光刻胶(Photoresist):一种光敏材料,用于光刻工艺中将电路图案转移到晶圆表面。

掩模版(Mask):具有特定图案的透明板或金属板,用于光刻过程中将图案投影到晶圆表面。

化学气相沉积(CVD):一种在衬底表面形成薄膜的化学方法,通过热分解或化学反应将气体化合物沉积在衬底上。

物理气相沉积(PVD):一种通过物理过程(如蒸发或溅射)将材料沉积到衬底上的方法。

湿法蚀刻(Wet Etching):使用化学溶液去除晶圆表面材料的方法。

干法蚀刻(Dry Etching):使用等离子体或反应离子束等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晶圆表面材料的方法。

离子注入(Ion Implantation):通过加速掺杂原子的离子束轰击晶圆表面,将杂质原子注入到晶圆内部以改变其电特性的方法。

退火(Annealing):将晶圆加热到高温并保持一段时间,以修复离子注入等工艺造成的损伤并激活掺杂原子的过程。

通过了解晶圆制造的工艺流程和常用名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半导体芯片的生产过程和技术细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晶圆制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为电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