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医疗
尽管外界对于远距病患监控(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RPM)装置改善病患健康状况抱持乐观的态度,但Digital Medicine期刊研究指出,目前缺乏明显证据可支持此论述。
据报导,一份针对2000年1月~2016年10月随机对照试验的集成分析研究指出,RPM在数个健康评估项目缺乏统计上的显著影响,包括身体质量指数、体重、腰围、体脂百分比、收缩压与舒张压等6个项目。
多年来,外界认为穿戴式生物传感器有极大潜力改善病患健康状况、降低医疗成本以及提高医疗成效。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 Clinic)便将RPM列在2018年值得观察的十大医学创新之中。
然该研究指出,RPM配合健康行为模式以及个人化指导更有成效。不过在临床上使用RPM前,医疗人员须考量到预想结果与实际研究证据上的差距。
Remedy Partners创办人Steve Wiggins指出,现有许多创新技术以穿戴式装置、远距监控与病人参与度的大跃进态势为发展基础,不过,问题在于是否真能改善病患健康。研究显示,透过健康追踪器改善高血压、帕金森氏症以及腰痛等症状似乎颇有成效,然而对于提高活动量以及降低体重等结果就好坏参半。
此外,自动发送鼓励简讯以及现金奖励机制对于改善健康成效也不显著。不过照护计画或其它行为修正模式却可望明显改善病患健康。即便如此,部分群体的成效较为显著,如在高血压采RPM的病患中,只有55岁以上的群体有成效。
该研究认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着重研究RPM在不同群体的效果差异,以及病患与医疗人员又是如何看待RPM的效益。 RPM应该要着重在病患所重视的成果,包括对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症状严重程度、护理满意度、资源利用率、再住院率和生存率。
有部分证据显示,使用健康追踪器有助于降低再住院率。根据一份针对71名罹患阑尾癌病患的研究,这些病患术后皆穿戴Fitbit,其中每日步数较高的病患30天内、60天内再住院率明显较低。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