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核电站是指通过适当的装置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设施。核电站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使核能转变成热能来加热水产生蒸汽。核电站的系统和设备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核的系统和设备,又称为核岛;常规的系统和设备,又称为常规岛。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释放出能量,经能量转化而发电的。现以压水堆核电站(见图1)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
在压水堆内,由核燃料原子核自持链式裂变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冷却剂(又称载热体)将反应堆中的热量带入蒸汽发生器,并将热量传给其工作介质——水,然后主循环泵把冷却剂输送回反应堆,循环使用,由此组成一个回路,称为第一回路。这一过程也就是核裂变能转换为热能的能量转换过程。
蒸汽发生器U型管外二次侧的工作介质受热蒸发形成蒸汽,蒸汽进入汽轮机内膨胀做功,将蒸汽焓降放出的热能转换成汽轮机的转子转动的机械能,这一过程称为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过程。做了功的蒸汽在凝汽器内冷凝成凝结水,重新返回蒸汽发生器,组成另一个循环回路,称为第二回路,这一过程称为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过程。汽轮机的旋转转子直接带动发电机的转子旋转,使发电机发出电能,这是由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过程。
核电站的优势:
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站相比,核电站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1)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因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2)核能发电无碳排放,不会加重地球温室效应;
(3)核能发电所使用的铀燃料,除了发电外,暂时没有其他的用途;
(4)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万千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
(5)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赞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本不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固发电成本较为稳定。
核电站的缺点:
(1)核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的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其具有放射性,必须慎重处理;
(2)核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的化石燃料电厂排放出更多的废热,故核电站对环境的热污染较严重;
(3)核电站的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
(4)核电较不适宜满负荷运转,也不适宜低于标准负荷运转;
(5)兴建核电站常易引发政治歧见的纷争;
(6)核电站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核电池又叫“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它是通过半导体换能器将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不断地放出具有热能的射线的热能转变为电能而制造而成。核电池已成功地用作航天器的电源、心脏起搏器电源和一些特殊军事用途。2012年8月7日,美国好奇号火星车抵达火星,核电池寿命可达14年。核电池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放出载能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并将其能量转换为电能的装置。按提供的电压的高低,核电池可分为高压型(几百至几千V)和低压型(几十mV—1V左右)两类按能量转换机制,它可分为直接转换式和间接转换式。
更具体地讲,包括直接充电式核电池、气体电离式核电池、辐射伏特效应能量转换核电池、荧光体光电式核电池、热致光电式核电池、温差式核电池、热离子发射式核电池、电磁辐射能量转换核电池和热机转换核电池等。其中直接充电式核电池、气体电离式核电池属于直接转换式,应用较少。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温差式核电池和热机转换核电池。核电池取得实质性进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寿命长的特点,而且其能量大小、速度不受外界环境的温度、化学反应、压力、电磁场等影响,因此,它可以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和恶劣的环境中工作。
据了解,当放射性物质衰变时,能够释放出带电粒子,如果正确利用的话,能够产生电流。通常不稳定(即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会发生衰变现象,在放射出粒子及能量后可变得较为稳定。核电池正是利用放射性物质衰变会释放出能量的原理所制成的,此前已经有核电池应用于军事或者航空航天领域,但是体积往往很大。过去在电池的研发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难关之一,就是为了提高性能,电池大小往往比产品本身还大。由美国密苏里大学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权载完(音)率领的研究组成功为“核电池”瘦身,研发出的“核电池”体积小但电力强。但权载完教授组研发出的核电池只是略大于1美分硬币(直径1.95厘米,厚1.55毫米),但电力是普通化学电池的100万倍。密苏里大学研究团队称他们研制小型核电池的目的是,为微型机电系统或者纳米级机电系统找到合适的能量来源。如何为微型或纳米级机电系统找到足够小的能量来源装置,同微型装置一样是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优点:
核电池在衰变时放出的能量大小、速度,不受外界环境中的温度、化学反应、压力、电磁场等的影响。
核电池提供电能的同位素工作时间非常长,甚至可能达到5000年。
缺点:
有放射性污染,必须妥善防护;而且一旦电池装成后,不管是否使用,随着放射性源的衰变,电性能都要衰降。
核电站的反应堆,里面主要进行的是裂变反应,也就是在一个中子的轰击下,铀235分裂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并放出两到三个中子。
而核电池主要使用钚238,通过钚238的自身衰变,放出阿尔法粒子并产生热量。这热量被用来发电。
图为钚238
钚是第94号元素,它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质量最重的元素,比铀还要重。其稳定的同位素是钚244,半衰期大约是八千万年。
而钚238的半衰期为87.74年,衰变时释放阿尔法粒子,同时放出大量热,这使得即使它的量很少,钚238在某些条件下也能自燃。
钚能自燃,这使它看起来就像一块还在发光的余烬。
1千克钚238的热功率相当于一个570瓦功率的电炉,且持续时间以数十年计,从不间断。
好奇号上采用的核电池,也是利用钚-238,在任务初期可以在任何状况下稳定地提供大约125瓦的功率输出,而14年后功率还可以保持在100瓦左右。
核电站中裂变产生的热,是通过冷却剂循环把热量带出来,接着冷却剂加热第二回路的水,产生高温蒸气冲击汽轮机并发电。而核电池是采用热电效应来发电。
我们先来演示一下热电效应:
上图中的两个杯子,左面的装着冷水,右边的一会儿加入热水。
把热水倒入右边的杯子中
电风扇开始转动了
金属中都有自由电子,而自由电子具有的能量和速度各不同,什么因素能决定电子的能量和速度?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当金属导体的两端有温度差异时,电子更容易从热的那一端扩散到冷的那一端,形成电压,这就是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示意图
图为“卡西尼-惠更斯号”上的核电池,1997年10月升空的“卡西尼-惠更斯号”,携带有3块核电池,核电池燃料为钚238,它被制成二氧化钚的陶瓷压块,1997年时可提供880瓦的功率,十多年后,也就是2010年,“卡西尼-惠更斯号”上的核电池还能提供670瓦的功率。
图为宇航员艾伦˙宾从阿波罗12号上取出的核电池的画面。
核电池热电转化率不是很高,然而,核电池也不光只可以用来发电,尤其是在月球上,长达半个月的黑夜,其温度可达零下两百多摄氏度。而核电池提供的热能可以使航天器上的某些敏感部件经受住低温的考验。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