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我国与其它国家的电池回收现状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编者按

对于新能源汽车上退役的动力电池,能量残余在70%以上的,经过挑选、测试等环节之后,可进一步应用在储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家庭用电、低速电动车等领域;之后再进一步分解,进行再生处理。

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处理的问题也被大家所关注。由于动力电池中正极材料、电解质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而国内尚未出台具体法案规范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同时各车企、电池生产商业也没有寻到一套完备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因此大家对于动力电池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十分担忧。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发达国家在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对于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目前普遍采取的方式是:梯次利用+再生处理。对于新能源汽车上退役的动力电池,能量残余在70%以上的,经过挑选、测试等环节之后,可进一步应用在储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家庭用电、低速电动车等领域;之后再进一步分解,进行再生处理。

动力电池

我国:企业牵头,对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

日本:国家立法,并对电池生产企业进行补助

美国:由电池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完成电池回收

德国:电池生产者承担主要责任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存在专业性不强、安全性差、入行门槛低、拆解不规范等突出问题。

一是技术规范不完善,回收利用体系未建立;参考之前对于铅酸电池的回收可以看到,市场上很多小作坊采用不科学的方法回收、拆解铅酸电池,废电解液中含有硫酸、硫酸铅等,采用落后方法回收铅蓄电池,会导致废液随意进入环境,冶炼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含铅烟尘或重金属废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我国近年来多次发生的“血铅事件”。

二是出台的政策具体回收要求不明确,在《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及《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中对动力电池回收的要求只是“企业应承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主体责任”,“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售后服务承诺制度包括电池回收”。

三是缺乏动力电池回收奖惩机制,目前政策也不是强制性管理,企业积极性不高,需制定动力电池回收激励细则,建立明确的赏罚机制。

对比上述几个国家的电池回收现状可以看出,除了拥有先进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外,这些国家还拥有相对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目前,为引导和推动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国家政策层面不断出台政策,但中国还缺乏专业的法律法规,回收利用企业也缺乏相关严格的管理体系。因此,中国也有必要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