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应用,他能借助数据的采集解决问题以及预测未来,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是目前国家关注的项目之一。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大数据得到空前重视,本文将描述对大数据的3大拷问。
从移动支付到共享经济,大数据正在加速重塑着大众生活的诸多方面;从万物互联到智慧城市,大数据正在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的各个领域。了解大数据、掌握大数据、运用大数据,这是当下的现实课题,更意味对未来的判断和引领。
大数据正在得到空前重视。2017年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最近一年来,贵州、海南、四川等地陆续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工作方案或相关地方法规,以促进和保障大数据发展有序推进,各类便民应用层出,产业集聚明显加快。
我国大数据发展现状如何—数据应用是否发挥应有效果?数据公开共享是否合理充分?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是否全面?
-应用领域不广泛
-区域水平不均衡
-行业融合不深入
年度账单、听歌历程、出行轨迹……年初,多个互联网应用平台推出对用户使用情况的“个人总结”,买了什么东西、下了几次馆子、听了什么歌、去了什么地方……大数据似乎比用户更了解自己。虽质疑不断,但有趣的“用户画像”背后,是大数据应用越来越深入寻常百姓家。
工信部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指出,目前大数据仍存在应用领域不广泛、应用程度不深、认识不到位等问题。为解决更多需求痛点,大数据亟待打通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应用领域不平衡、业务融合不深入等堵点。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产业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互联网、金融和电信三大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在各行业总规模中所占比重超过70%;健康医疗领域和交通领域近年不断“上架”新应用,但行业规模占比相对较小;而其他众多民生领域,大数据应用仍处于浅层次信息化层面,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上海普陀区全面推广“社区治理云平台”系统,基层大数据让社区服务“掌上”可得;全国首个旅游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杭州旅游数据在线”上线,游客通过手机便可了解景点实时拥堵度、酒店好评率等信息……总体上,东部地区的大数据应用“刷新”更快。赛迪顾问统计显示,北京、江苏、浙江、山东、上海五大省市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领跑全国,而云南、吉林、河北、内蒙古、广西等省区则相对滞后,大数据应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容忽视。
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应用。“玩转大数据”的关键,在于大数据技术与业务实现深度融合。“目前,大数据在多个行业尚未与业务实现深度融合,应用场景创新不足,大数据技术人员需要提升行业业务知识和经验。”数据技术与应用服务商百分点首席数据科学家杜晓梦表示,国内很多行业仍仅在局部业务上使用大数据技术,仅掌握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如不能将技术与业务全面、深度地融合,则无法完全发掘出数据应用的真正价值。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到2020年,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30%左右,大数据在创新创业、政府管理和民生服务等方面广泛深入应用。未来如何在搜集、储存大数据的基础上更好地整合、分析和应用,将成为优化“数据大脑”的重点课题。
大数据的生命力,在于发现问题、感知风险、建立连接、解决问题以及预测未来。目前国内的大数据应用侧重于数据收集,在基础统计分析、风险感知和预测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也不能在尚未明晰具体业务应用场景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大数据,而要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只汇集不分析或者片面追求大而全,都不利于大数据发挥其对生产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此外,在大数据广泛运用于创新创业、政府管理和民生服务等方面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大数据对社会的冲击有多大,社会对于大数据发展的回应、规范和约束就应有多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
-收集标准不统一
-信息壁垒待打通
-供给需求不匹配
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中。近年来,在《关于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若干意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等文件的推动下,政府数据加快共享开放的步伐,惠民成绩单亮点不断。然而,由于我国大数据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不少基础性、关键性数据仍被政府部门束之高阁,共享开放程度低,成为现代化治理进程中的“路障”。
有效的数据收集是实现共享与开放的基础。据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部分政府部门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收集到的数据虽然量大,但质量不高,可利用价值低。
由于目前数据共享开放的法律、政策环境尚不成熟,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评估信息是否要开放等问题时,往往有所推脱。如果数据毫无关联地沉淀在各部门的信息系统中,缺乏共享开放的意识,甚至把数据资源视为“私产”,就会造成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形成壁垒森严的“信息孤岛”。据此前媒体报道,长江上游地区一些省份的交通管理部门、运输公司不愿与其他省市共享物流信息,造成联运衔接的信息壁垒,甚至出现了同样1吨货,百公里公路运费比经济发达地区高60元的现象。
供给与需求脱节也让数据共享和开放效果打上折扣。截至去年底,广东省全省87个省直部门有6988类数据资源、62332项信息项,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但各部门提出共享需求仅3649类,省级编目共享仅477类,数据难以真正发挥利民惠民、支撑政府决策的作用。
此外,尽管部分数据已接入共享开放平台,但由于不能被机器读取,成为无法释放应有活力的“休眠数据”。《2017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报告》显示,截至去年4月,全国19个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8398个开放数据中仍有约25%的机器可读性较差。
-越权收集花样多
-数据黑市有隐患
-安全防护存漏洞
2018年初,对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安全的担忧再度升级:微信官方表示,不会将用户任何聊天内容用于大数据分析;支付宝因用户查看年度账单时“被同意”收集个人信息,被国家网信办约谈;百度则回应江苏消协称,旗下手机应用没有能力、也从来不会申请监听用户电话。
数据作为大数据产业中的核心资源,已成为各家企业、平台的争夺对象。为采集数据,众多网站平台、联网设备、应用软件“各出奇招”。有网友质疑,连手电筒应用都要求读取手机通讯录、使用麦克风和摄像头,实在不合理。
“究其原因,是因为数据变得值钱了”。九次方大数据创始人、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总裁王叁寿说,大数据是海量数据的聚合,没有数据,大数据如同无源之水。合法企业通过用户数据提供精准、便捷的个性化服务,从而实现商业变现,让大数据产业有利可图。
除了政府开放的数据和企业自身收集的数据,数据交易也是数据的重要来源,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黑色产业链。据业内人士介绍,正规数据交易市场的交易额约为100亿元,而数据黑市的交易额度则庞大得多,盈利状况也很好。
王叁寿介绍,正规交易的数据需要经过采集、清洗、脱敏、脱密、融合等流程,保障了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安全性,成本也相应提高。但黑市交易的大部分数据多由内鬼或黑客窃取得来,几乎是无本万利。比如,正规渠道的人脸识别数据价格为每条0.1元,而黑市上只需花1分钱就能获取同样的数据。
去年3月,某知名电商内部员工被捕,因其涉嫌盗取涉及交通、物流、医疗、社交、银行等个人信息50亿条并在网络黑市贩卖;去年11月,深圳警方在华强北某投资咨询公司查获上千份公民征信报告,循线追查出售卖者为某商业银行深圳分行信贷部职员。2016年发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近七成企业曾在过去一年内遭遇公司内部人员窃取或试图窃取数据。
大数据技术不断创新演进,传统网络安全技术也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大数据发展调查报告(2017年)》显示,企业在选购大数据软件产品时,产品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业内人士指出,大数据背景下的攻击者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对攻击工具进行升级,提高网络攻击的精确度和隐蔽性。安全保护技术手段亟待强化更新,构建更可靠、更有效的大数据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网站和手机应用越界收集用户数据,根本原因是为了追逐商业利益。企业收集用户数据时,要尊重用户的知情权、退出权和自由选择权。要明确大数据和个人信息之间的关系:个人信息属于隐私权范畴,而大数据一部分来源于个人信息,但本质是知识产权。
现阶段,数据黑市问题严重,反映出《网络安全法》落实尚未到位,在制度上、人员上、技术防控上还有很大差距。立法不代表问题完全解决,还要加大力度、严格执行。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