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发展中国领先优势显著 分析5G投资方向与动态

描述

我国将在2018年进行大规模试验组网,于2019年启动5G网络建设,2020年正式商用5G网络。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均打算在2019年下半年开展5G网络的商用部署,到2020年正式进行商用。

根据CCS Insight的5G预测,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将确保比任何先前的移动技术更快走出起步区。2022年,中国就将占到所有5G用户的一半以上。面对这一竞争格局,美国政府意欲5G国有化,由美国政府出资建设一个单一的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并将接入口出租给AT&T、Verizon和T-Mobile这样的运营商。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主席Ajit Pai直接表达自己的反对。

目前来看智能手机上的移动宽带接入视为5G普及的主要领域,将固定无线接入定位为固定宽带的补充服务,成为5G的首个商业应用,但是未来前景有限;自动驾驶有可能成为5G的杀手级应用;

中国5G发展进展快速,日前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规范发布:2018年完成5G NSA和5G SA架构规范制定以及5G NSA架构的室内测试和外场测试;2018年Q2完成3.5GHz、4.9GHz室内和外场环境建设;2018年Q3至2018年Q4完成5G SA架构的室内和外场测试;2018年Q4启动5G终端和互操作测试。

重点厂商进展点评

1、中兴通讯:130亿增发,为5G赛跑中蓄积能量

2、中际旭创年报预告点评:业绩环比增长,数据中心持续火爆

3、亨通光电年报预告点评:光纤光缆高增长,大踏步扩产能

4、麦捷科技年报预告点评:商誉计提轻装上阵,SAW滤波器国产化突破在即

重点关注热点

       5G发展,中国领先优势显著;面对落后,美国政府意欲5G国有化

(1)时间:2019-2020年各国5G商用时限,谁能抢跑首发?

中国将在2018年进行大规模试验组网,于2019年启动5G网络建设,2020年正式商用5G网络。

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均打算在2019年下半年开展5G网络的商用部署,到2020年正式进行商用。

(2)美国政府意欲5G国有化:网业分离

美国新闻网站《Axios》报导,根据一份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最近提交给其他部会的文件指出,联邦政府应该在三年内推出由中央主导的全国性5G网路;计划的两种方案:一种是国家主导,部分设施国有化,即由美国政府出资建设一个单一的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并将接入口出租给AT&T、Verizon和T-Mobile这样的运营商。另一种做法是保持市场主导,由美国的无线网络供应商们自己建设5G网络并相互竞争,但文件称这种做法成本更高且耗时更长,好处是政府对行业的干预较少。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主席Ajit Pai直接表达自己的反对。

美国运营商计划在2019-2020年上线5G网络。

美国电信运营商Sprint公司CEO承诺该公司将于2019年上半年利用其所持有的2.5GHz波谱在全美范围内上线5G移动通信服务

美国电信巨头T-Mobile承诺将在2019年开始建设其5G网络并于2020年完工;

美国电信运营商巨头AT&T称将于2018年年内在大约十几个城市开始提供5G服务,虽然该公司还没有透露会使用哪种类型的波谱。

电信运营商Verizon将于2018年在三到五个城市利用其毫米波波谱上线5G服务

(3)5G发展,中国领先优势显著

根据CCS Insight的5G预测,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将确保比任何先前的移动技术更快走出起步区。到2023年中期,全球5G连接数将达到10亿。2022年,中国就将占到所有5G用户的一半以上。即使到2025年,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已部署后,仍将占到全球5G连接的40%以上。韩国、日本和美国正在争取成为第一个推出商用5G网络的国家,但中国将在用户规模上领先。欧洲的网络部署将至少落后一年。

目前来看智能手机上的移动宽带接入视为5G普及的主要领域,将固定无线接入定位为固定宽带的补充服务,成为5G的首个商业应用,但是未来前景有限;自动驾驶有可能成为5G的杀手级应用。

(4)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规范发布:

2018年完成5G NSA和5G SA架构规范制定以及5G NSA架构的室内测试和外场测试;2018年Q2完成3.5GHz、4.9GHz室内和外场环境建设;2018年Q3至2018 年Q4完成5G SA架构的室内和外场测试;2018年Q4启动5G终端和互操作测试。

重点测试六大方面内容:核心网和5GC设备要求、基站和终端设备要求、无线网移动性要求、射频和性能OTA测试、5G语音方案研究验证、无线接口互操作要求。

5G与投资

(1)通信板块中最确定的投资方向:5G,5G各个细分板块龙头表现强劲,主设备龙头中兴通讯、传输网龙头烽火通信、光纤龙头亨通光电、光模块龙头光迅科技;5G确定性和领先型,来自于国家战略驱动,5G成为拉动投资、引领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繁荣、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倍给予极高期望。在这种情形下,中国运营商可能被动的、非理性的快速建设一张全覆盖的5G网络;

(2)通信板块中确定的市场空间:亿联网络,高速增长的低估值品种;

(3)通信板块的大方向:云计算;云计算首选光环新网;短期我们看好牌照落地带来的催化,中期看好公司IDC业务的内生持续高增长,长期看好携手亚马逊在开拓中国万亿云计算市场;CDN行业竞争格局趋缓,网宿科技有望底部回升,实现EPS和估值戴维斯双升。

本周复盘:通信板块跌幅第一

(一)本周指数表现

5G

行业指数上来看,上证50表现强劲,科技股表现疲弱,主要是受业绩快报影响;

个股表现上来看,没有明显上涨主题线路,下跌个股主要受年报业绩快报的影响。

5G

(二)本周重要报告及重要点评

1、中兴通讯:130亿增发,为5G赛跑中蓄积能量

事件:中兴通讯此次非公开发行A股不超6.87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0亿元,其中91亿元用于面向5G网络演进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项目,39.0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每一代大网络建设中,中兴都在初期进行融资扩张,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回顾中兴通讯的融资历程,大的融资就分为三次,第一次是2001.04 在A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5亿人民币,当时为了大力发展中国CDMA业务,当年收入同比增长106%,利润同比增长66%;第二次是2008年.01募集资金39亿元,中国试验搞3G,移动大力推TD-SWCDMA,当年收入同比增长27%,净利润同比增长32%;第三次是2010.01 港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26亿港币,中国4G试验开始,当年收入同比增长16%,净利润同比增长32%;每一代大的网络建设中,中兴都基本在初期进行融资扩张,市场份额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得以提升。

(2)随着5G建设到来,公司盈利将大幅改善

市场担心130亿增发股份将被EPS摊薄,我们认为未来随着5G的建设到来,公司的盈利将大幅改善,盈利水平不用担心;同时公司之前也给予响应的股权激励目标,ROE水平不低于10%,也要求这部分资产贡献出对应的利润;130亿增发完成后,按照目前5%的年化费用来看,预期每年减少6.5亿财务费用。

(3)5G需要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公司与全球5G商用发展节奏保持一致

2018年至2020年是全球5G技术标准形成和产业化培育的关键时期,需要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本次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与全球5G商用发展节奏保持一致;作为通信行业设备龙头,迎接5G时代,公司近期管理架构和人事变动带来的边际改善效应明显,未来随着行业规模扩大和公司市占率提升,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4)投资建议:

考虑目前增发尚有一定不确定性,我们暂不摊薄股份,我们维持公司2017、2018年的业绩为45亿、51亿,对应EPS为1.08、1.22,PE 为29x、26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2、中际旭创年报预告点评:业绩环比增长,数据中心持续火爆

事件:中际旭创发布业绩预告,201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4-1.8亿元,同比增长1293%-1691%,增长主要源自于7月3日起将苏州旭创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其中,苏州旭创自合并日起实现净利润约为3.15-3.55亿元,2016年全年苏州旭创净利润为2.3亿元,因此苏州旭创2017年业绩同比也有了大幅的提升。

(1)苏州旭创Q4业绩环比增长

苏州旭创2017年合并入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3.15-3.55亿元,按照Q3并表1.6亿元计算,Q4单季度实现1.55-1.95亿元。环比增长-3%~22%,中位数增长9.4%。由于苏州旭创在Q4进入部分海外新客户,因此我们判断苏州旭创业绩大概率保持着环比提升的态势。

苏州旭创在2017年净利润调整项目包括:

-       股权激励费用2300万元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调减当期净利润1-1.2亿元

-       合并日资产增值,调减当期净利润3900万元

(2)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拖累1-1.2亿元,预示公司对18年业绩上修

2017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亏损7900万元-9900万元,其中1-1.2亿元来自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该损益主要来自于公司对未来盈利预计扣减合并日时的业绩预估,按60%来计提业绩奖励。因此反推过去,公司对未来业绩的预估(包含17年下半年和18年全年)自合并日到公告日提升了1.7-2亿元。

此前公司已经计提了3.7亿的其他负债,以及1900万的折现财务费用,再叠加此次1-1.2亿元调减,可以看到公司对赌业绩奖励已经考虑了近5亿的业绩奖励。按照业绩奖励的上限5.6亿计算,未来该项目不再会对公司产生较大影响。

(3) 数据中心持续高增长,光模块龙头逐渐形成

在2017年国外数据中心龙头大规模建设后,其他数据中心厂商建设在2018年也都开始提速。100G光模块需求在2018年有望持续高增长。

同时我们关注到旭创凭借自己在CWDM4产品的积累,在许多重要的新客户已经打开局面,2018年苏州旭创有望成为数据中心中距离光模块的龙头厂商。

(4)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中际旭创在数通和电信光模块领域的持续研发能力,考虑到公司2017年的费用情况,以及2018年市场火热,我们调低2017年的EPS,并调高2018年EPS,预计公司17-18年的备考EPS为0.72(85X),1.68(36X)。我们看好公司在光模块领域的龙头地位,给予2018年48-54XPE,对应目标价80-90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3、亨通光电年报预告点评:光纤光缆高增长,大踏步扩产能

事件:亨通光电发布业绩预告,201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9.7-23亿元,同比增长50-70%,其中光通信网络产品盈利同比增长70%左右。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为1.5-2.06亿元,比2016年的2.1亿元有所下降。

(1)营收利润持续高增长,光通信网络为主要增长点

公司发布2017年报预告,201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9.7-23亿元,同比增长50-70%。其中非经常性损益约为1.5-2.06亿元,同比2016年的2.1亿元有所下降。

中国移动2018年招标为1.1亿芯公里,仅对应6个月用量。我们预计中移动全年需求量接近2亿芯公里,2018年全国光纤需求量达到3.3-3.5亿芯公里,同比2016年2.6亿芯公里持续大幅提升。

同时,从进口光棒价格数据可以看到,2017年年末光棒进口价格超过170美金/千克,比年初的140美金也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全球光棒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

(2) 大踏步扩产能,新产品绿色光棒项目逐渐放量

从公司的在建工程项目可以看到,2017年Q3公司的在建工程超过8个亿,其中很大一部分为光棒项目。过去公司的光棒技术主要以套管法为主,其扩产依赖于德国赫劳斯的套管产能,公司在近几年布局全合成法,并在2017年开始逐渐实现量产,未来扩产将摆脱对套管供给的依赖,并有望更进一步对成本实现更好的管控。

公司在2017年已经实现1700-1800吨的产能,2018年产能还将进一步大幅提升。

(3)EPC业务协同推进,新兴产业布局未来长足发展

通信和电力EPC业务由于和公司原有光通信、电力业务协同较大,业绩增长强劲,公司EPC及系统集成业务盈利提高,同比增长40%左右。

万山电力业务收入在上半年同比增长118%,电信国脉去年全年实现扣非净利润1.45亿,亦是大幅超过对赌业绩9600万。同时公司于今年3月收购电信国脉31.42%股权,将合计持有电信国脉83.32%股权,未来将更加受益通信EPC的增长。

此外公司持续布局新兴产业,在海工、新能源汽车电控、光器件、量子保密通信以及智慧社区和大数据等运营服务领域都做了深入的积累。

(4)投资建议:

公司主营业务光通信网络产品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未来公司将由产品向运营和服务转型,同时海外业务稳步进行为公司发展增加新的市场。我们给予2017-2018年EPS分别为:1.61、和2.13元,对应PE为22X,16X。我们看好光纤光缆行业2018年持续景气,给予2018年20-22XPE,对应目标价为42.6-46.9,维持推荐评级。

4、麦捷科技年报预告点评:商誉计提轻装上阵,SAW滤波器国产化突破在即

事件:麦捷科技发布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7年利润为亏损:-22,352.16万元~-17,658.30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5,646.20万元。

(1)计提商誉2.55亿元,2018轻装上阵

2015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并配套募集资金的方式收购星源电子,并确认5.77亿元商誉。星源电子承诺业绩为2014-2016年分别为:不低于8,106.65万元、10,173.14万元、12,678.54万元,目前已过业绩对赌期。

此次公司大幅计提商誉,应是本着审慎性原则,对于消费性平板电脑行业疲软以及面板行业全球竞争的一个合理应对措施。同时公司也在不断优化星源电子的客户结构,提升车载屏和教育平板等高毛利产品的占比。

(2)SAW滤波器有望大放异彩

麦捷科技于2015年开始与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旨在开展声手机表面滤波器以及双工器方面的合作。2017年,麦捷科技和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分别向对方全资子公司增资,以SAW、TC-SAW、FBAR产品为主要合作业务,双方进行联合产品设计生产并共享供应商代码销售。

此外,麦捷科技于2016年非公开发行募资8.5亿元,其中3.7亿元拟用于投资SAW滤波器项目。该项目原定达产时间为2017年12月31日,由于设备采购原因而推迟一年。

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下属26所为声表技术门类最全研究所,具备SAW、TC-SAW、FBAR全套设计能力。麦捷科技传统业务为片式电感及片式LTCC射频元器件。双方的合作将基于26所提供晶圆,麦捷科技负责基板以及后道封装的方式来展开。

行业普遍预测终端滤波器市场将有目前的50亿美金左右增长到2020年超过100亿美金,是射频前端增长最快的价值量所在。

目前手机SAW滤波器市场还主要掌握在Murata、TDK(Epcos)、Taiyo、Wisol等滤波器厂商,以及Skyworks、Qorvo等以模组为主的产商手中。国内厂商目前市场份额极低,若公司募投项目在2018年达产(约10亿只/年),麦捷科技有望成为国内SAW滤波器龙头企业。

(3)外延持续发力,现金收购金之川

公司以2.27亿现金收购金之川67.5%股权,交易对方承诺2017-2019业绩为2800,3342,3907万元。

金之川主营业务为磁性元件设计制造商,产品主要应用于3G及以上移动通信板块、光通信设备、泛载网络设备、高性能低功率多核高端服务器等。目前金之川客户涵盖华为、中兴、艾默生网络能源、三星和GE等国际一流品牌客户。此次外延在增厚业绩的同时,也有望为公司带来多样化布局。

(4)终止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未来适时重启

2017年6月,公司曾授予90名员工共计332万股限制性股票。由于股票市场行情波动的原因以及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公司采取回购的方式终止该次激励计划。12月6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事项,同时公司公告将在此次股东大会决议公告起3个月后根据经营情况及二级市场情况择机再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5)投资建议:

公司在此次商誉计提之后将轻装上阵,2018年公司在SAW滤波器业务将大规模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同时MPIM电感业务以及金之川将同时增厚公司业绩,我们预计麦捷科技2018-2019年净利润为1.4亿元、2.2亿元,对应PE33X,21X,我们看好SAW滤波器国产化大趋势需求,给予2019年30X-35X市盈率,对应目标价9.3-10.85元,维持推荐评级!

行业数据库

(一)运营商:2011-2015(资本开支上行周期),2016-2018(资本开支下行周期),预期2019-2024(资本开支上行周期),每3-5年一个周期迭代

1、三大运营商历年资本开支

三大运营商整体资本开支近年来总体保持上升的趋势,从2016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其中中国联通2016年资本开支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滑46.15%,中国电信资本开支同比下滑11.27%,中国移动资本开支下降幅度较小,同比下滑4.2%, 预计中国移动2017年资本开支将有所提升。5G

在中国移动资本开支中,移动通信网和传输网占据约80%的份额。从2016年开始,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网和传输网的资本开始呈逐年下降趋势,支撑网、业务网、房屋土建及动力配套等呈上升趋势。

5G

中国联通资本开支主要由移动网络、宽带及数据、基础设施及传送网组成,从2016年开始,移动网络、宽带及数据、基础设施及传送网资本开支均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分别同比下跌54.43%、50.30%、29.67%。

5G

中国电信资本开支主要由无线网络、宽带及互联网、VAS和综合信息业务构成,从2016年开始,无线网络、宽带及互联网、VAS和综合信息业务资本开支均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分别同比下跌17.46%、1.19%、12.00%。

5G

2、三大运营商业务收入规模:人口红利发展已过,长期将低于GDP的增速

从收入规模来看,中国移动收入规模最大、中国联通收入规模最小;从增速来看,中国移动收入规模保持不断上升趋势,2014-2016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81%、4.28%、5.99%。中国电信收入规模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14-2016年同比增速分别为0.87%、2.10%、6.37%。中国联通收入规模从2014年开始呈现不断下降趋势,2014-2016年同比增速分别为-3.38%、-2.70%、-0.94%。

5G

三大运营商整体收入增速从2014年开始放缓,并且低于我国GDP增速,2014-2016年三大运营商整体收入增速分别为0.34%、2.12%、4.58%,同时期我国GDP增速分别为7.30%、6.90%、6.70%。

5G

3、三大运营商用户数、移动电话用户数、有线宽带用户数:全球最大运营商中国移动移动用户一家独大,宽带用户竞争格局即将失衡

从2017年12月三大运营商用户数占比来看,中国移动用户数占据过半的份额,为51.92%,中国电信占据约26.24%的份额,中国联通用户数占比最少,为21.84%。

5G

从三大运营商用户数来看,中国移动用户数最多,超过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用户数之和,2017年12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用户数分别达到10.00亿亿、5.05亿、4.21亿,环比增速分别为0.58%、0.45%、0.30%。

5G

从2017年12月三大运营商移动电话用户数占比来看,中国移动用户数占据过半的份额,为62.42%,中国联通占据约19.99%的份额,中国电信用户数占比最少,为17.59%。

5G

从三大运营商移动电话用户数来看,中国移动用户数最多,超过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用户数之和,2017年12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分别达到8.87亿、2.50亿、2.84亿,环比增速分别为0.37%、1.00%、0.86%。

5G

从2017年12月三大运营商有线宽带用户数占比来看,中国电信占据最大的份额,为41.37%,中国移动占据约34.91%的份额,中国电信用户数占比最少,为23.71%。

5G

从三大运营商有线宽带用户数来看,中国电信用户数最多, 2017年12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有线宽带用户数分别达到1.34亿、1.13亿、0.77亿,环比增速分别为0.50%、2.32%、-1.24%。

5G

中国移动2014-2016年的用户数分别为AT&T的3.7倍、3.4倍、3.8倍,分别为Verizon的3.21倍、3.29倍、3.71倍。

5G

4、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井喷式增长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呈现三位数爆发式增长,2015-2017年11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速分别达到103.01%、123.66%、158.23%。

5G

(二)光纤光缆:光通信最靓丽的板块,供需持续紧张

1、我国光纤需求量和价格

5G

5G

5G

2、全球光纤需求预测

5G

3、国内光纤厂商产能情况

5G

4、国内厂商光棒产能情况

5G

运营商历年招标统计

1、中国移动历年招标统计

5G

5G

5G

5G

2、中国联通历年招标统计

5G

5G

5G

3、中国电信历年招标统计

5G5G

5G

5G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相关推荐
  • 5G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