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推动全球经济高速增长,而5G成本居高不下

通信网络

635人已加入

描述

在移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机上的4G网络已经极大扩展了我们可以操作的范围,不管是娱乐性还是实用性,如今的网速已经足以满足在线视频、直播、网络购物、在线办公等大部分需求,但5G可能将这些需求推向新的高度。因此,对于即将到来的5G,不论是企业还是运营商都抱有极大期待。

5G推动全球经济高速增长

就在不久前,高通发布5G产业预测报告,到2035年5G将在全球创造12.3万亿美元经济产出,全球5G价值链将创造3.5万亿美元产出,同时创造2200万个工作岗位。5G价值链平均每年将投入2000亿美元,这将支持全球GDP的长期可持续增长。高通预计,2020年至2035年间,5G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将相当于与印度同等规模的经济体。

按照计划,5G的最终制定将在2020年完成。而在此之前,标准的定夺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前段时间联想在3GPP中的投票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当然在这里必须要强调一句,所谓3GPP中的投票并不代表着最终结果,这个组织也没有一锤定音的效力。

在当初3GPP投票中,大家只是公认了5G长码频段使用LDPC技术,而在短码频段中,由于互相势均力敌,因此还需再议。并且不论是LDPC还是Polar,其技术都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只不过LDPC发展较久,国外企业掌握的专利比较多,而对于华为来说,掌握Polar技术的专利相比更多。

因此对于这些企业而言,选择使用哪种技术都是出于自己企业利益的考量,这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并且3GPP更多的只是一种协商,它不能最终确定哪家企业必须使用什么标准,最多让大家达成一种共识。

5G的投入将更加庞大

回到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从2G一路走来,技术的更迭越来越快。从2G到3G用了十年左右,从3G到4G用了五年,而从4G到5G只经历了三年时间。越来越短的代差间隔,也极大的压缩了投资回收期,造成了利润及利润率增长压力。

再加上国家一直提倡提速降费,许多互联网套餐更是层出不穷,因此对于运营商而言,已经感受到了盈利的压力。对比4G,5G最明显的变化在于速度上的提升以及连接数量的爆发性增长。

但是相比于4G,5G的辐射范围反而更小,这也意味着想要做到足够的覆盖率,将要建立更多的5G基站,而5G的基站由于成本更高,因此构筑良好的5G网络需要运营商投入大量财力进行建设。

除此之外,设备的升级、维护,都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才能进行下去。即便是如移动、联通、电信这样的运营商巨头,在承担这些成本时也不那么容易。

高成本与更低的利润

在提速降费的大背景之下,国家也要求抢占5G制高点,这对于许多相关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艰难的转折时刻。一方面在面对5G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如何让自己拥有足够的资本进场,能够在今后的几十万亿市场中分一杯羹。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普通用户对于5G的感知还不明显,用户更换至5G的进度显然不会很快,如何让用户接受并使用5G也是今后的一大难题。

首先对于第一点,随着技术的发展,5G的建设速度必然也会越来越快,而按照市场定律,生产越多的东西会越便宜,因此5G的建设成本也会得到很大的降低。不过与此同时,用户的流量费用在国家提速降费的大背景之下,也在同步下降,因此企业的利润能够维持现状已经算非常厉害,但大部分企业的利润显然还会下跌。

这也让相关企业必须转变思路,在过去主要客户是普通消费者,但随着流量费用的进一步下降,运营商想要获取更高的利润必须找其他的渠道。显然如今的流量龙头企业再适合不过了,比如微信、微博等,这些具备实时通讯功能与社交软件将成为运营商的头号客户,可能在未来消费者使用软件的流量都是由相关企业付费承担。

用户才是企业的根本

对于另外一点,如何将用户吸引使用5G网络,毕竟用户才是一切的根本,几十万亿的市场也需要有普通的用户参与才能建成。为了吸引用户,只有单纯的速度当然不够,还需要有配合5G的使用场景。

如4K、8K超高清视频,裸眼3D,实时在线游戏和教育培训的VR(虚拟现实)技术。这些需要5G支持的使用场景将会极大的吸引用户进行网络升级。除此之外,智能家居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构建的物联网社会才是对用户真正的吸引力。

届时,万物互联的场景,通过手中的智能终端可以操控其他智能设备也将极大的提升人类社会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5G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当然,这也必须整个行业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或许2020年正是这样一个关键的节点。

小结

5G说到底也只是一种移动通信技术,其真正的价值需要通过其他的事物才能体现。这项即将到来的技术无疑能够改变当前的市场格局,但已经有非常多的企业做出了充足的准备去迎接这股浪潮的到来,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都代表着未来5G的市场愈发庞大。

但是,也要清楚的认识到,5G并不是万能的,它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未来这巨大的市场,说到底,还需要所有行业共同去创造。首先要做的是如何把5G的基础打牢,而不是一味的制造概念,这样未来的5G前景才会更加光明。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