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racast广播音频的发展前景

描述

近日,蓝牙技术联盟高级营销项目经理Mindy Dolan有机会采访到了瑞声达听力集团(GN)首席工程师 Thomas Olsgaard,并与他共同探讨了Auracast广播音频的发展,以及该技术将如何为助听器和助听设备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Q贵公司以什么方式参与Auracast广播音频的开发?

A为推动低功耗蓝牙(LE)发展,GN针对iPhone专用解决方案和Android解决方案开发了专有音频传输协议,以支持用户实现手机直联。但与此同时,我们意识到行业标准的缺失让过程变得更加复杂,阻碍了蓝牙助听器连接技术的应用,导致我们用户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GN意识到需要成立一个助听器工作组并建立行业标准协议,从而提高助听器佩戴者的便利性。通过与蓝牙技术联盟合作,GN在蓝牙低功耗音频的开发过程中发挥出关键作用,也表明了GN推动助听器行业创新的决心。

Q贵司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技术难题?你们又是如何克服的?

A同时开发新技术和新生态系统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开发的第一步就是设想未来五到十年的用例。由于蓝牙低功耗音频是一个涵盖私人和公共领域的开放标准,所以我们必须提前为未来所需的设置做好准备。GN的工作组中既有助听器专家也有用户。通过开展全面工作,工作组为了解未来的应用场景奠定了良好基础。

技术需要兼备实时性和可用性。我们必须确保Auracast广播音频能与尚未上市的产品配合使用。要想实现强大且简便的功能,关键在于与相关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此外,与其他制造商展开更多交流,对于实现产品间互通也至关重要。

通过早期的原型设计和测试,工程师能够深入了解在复杂的系统中,如何才能使产品既坚固又易用。我们发现,蓝牙技术联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开发环境,让我们可以在创建标准的同时推进技术发展,并植根于实际测试来创建标准。

Q是什么促使GN将蓝牙低功耗音频和Auracast广播音频集成到助听器中?集成后将如何改善用户体验?

A听损人士与非听损人士的需求是相同的,例如他们会希望在开放的办公室或公共场所工作、轻松接听视频电话、在家中和外出时连接各类多媒体设备等。但在需要同时佩戴耳麦和助听器的情境下,他们往往会遇到困难。

多年以来,听损人士的最大需求是与个人电脑(PC)直接连接并能与多种设备无缝连接。所以,利用创新解决方案帮助听损人士充分融入现代工作场所成为一个难题。

GN通过将蓝牙低功耗音频与Auracast广播音频集成,满足了听损人士的特殊需求,并为他们提供了所需的工具和技术。

Q与传统蓝牙助听器相比,Auracast广播音频如何提高产品的连接速度和音质?

A延迟对于广播音频能否提供无缝、高质量的听觉体验十分关键。虽然蓝牙经典音频可以满足电话、耳机的需求,但其高延迟在助听器等应用中就成了一个缺点。

相比之下,Auracast广播音频提供的解决方案更大程度地降低了延迟,更好地满足了现代用户的需求。因此,对于需要混合传输声音和直达声的应用(例如助听器)来说,Auracast广播音频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此外,Auracast广播音频的设计用途广泛,可满足从小型房间到剧院和礼堂等大型场所的各种需求。尽管环境各异,Auracast仍能保持高音质和极低的延迟,保证了始终如一的出色听觉体验。

Q在设计和改进Auracast设备的过程中,用户反馈发挥了什么作用?

A技术只有在服务好用户时才能实现价值。GN始终致力于满足听损人士的需求和愿望。因此,用户反馈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虽然用例是可预测的,但只有在实际测试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哪些方面需要调整。例如,听损人士往往在航班上难以使用娱乐系统,既无法使用耳机,也没有助听系统。但只要插入自己的流媒体播放器,就能获得出色的音质和所需的音量。

QGN Hearing对于未来Auracast技术如何为助听器和助听设备开辟更广阔的前景有什么看法?

A我们期待Auracast技术在不久之后为助听器佩戴者带来更多好处,相信它将使人们在公共场所更容易获取声音信息,减轻助听器佩戴者在旅行中的压力。

公共场合的静音屏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Auracast广播音频,这些屏幕能够更有价值,让所有人都能收听到屏幕上所播放内容的声音。Auracast广播音频还将改善人们在会议、剧院和宗教场所中的体验。Auracast广播音频还可以同时传输多种语言,为助听器佩戴者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和益处。

在私人场合,Auracast广播音频也能发挥优势。通过统一行业标准,无论GN助听器佩戴者使用哪种品牌的助听器,他们都可以在私人场合通过Auracast广播音频向他人分享音频。

总之, Auracast广播音频有可能彻底改变助听器佩戴者的体验。我们可以期待着它将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