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基于TOPCon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即BICS(背接触交叉指式载流子选择性)太阳能电池。BICS结合了PERC、IBC和TOPCon的优势,在标准条件下(室温、20%反射率)实现超过30 mW/cm²的输出功率密度。
美能温湿度综合环境试验箱用于环境模拟试验,为了验证评估BC电池的可靠性,并通过热疲劳诱导失效模式,早期识别制造缺陷。
BICS的电池结构
BICS 电池结构
BICS太阳能电池结构:
BICS电池结合了局部TOPCon技术和全TOPCon技术,分别应用于发射极和背表面场(BSF)区域。这种结构利用了PERC的双面性、IBC的背接触以及TOPCon的载流子选择性接触。
结构优势:
局部TOPCon(局部隧道氧化层钝化接触)应用于发射极区域,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全TOPCon(全隧道氧化层钝化接触)应用于BSF区域,进一步增强了电池的性能。结构设计使得电池能够利用来自正面和背面的光,提高了光吸收和电池的整体效率。与HBC+的比较:
与HBC+电池相比,BICS电池的设计不依赖于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这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光吸收和输出功率密度。BICS电池的设计预期在标准使用条件下提供更高的性能,而HBC+电池则更适合高温操作。BICS的功率密度与掺杂类型
在双面光照(100%正面 AM1.5G 和 20%背面 AM1.5G)条件下,采用三种工艺参数(标准、改进、高端)对 BICS 电池性能进行评估。三种工艺下BICS不同电池周期距离时的功率密度变化工艺条件对性能的影响
随着工艺从标准到改进再到高端的提升,BICS 的整体电池性能逐步提高。在高端工艺下,细胞性能显示输出密度超过 30mW/cm²,这表明工艺改进对于提升 BICS 的功率密度具有显著作用。
电池周期距离的影响
较小的电池周期距离对BICS更为有利,意味着BICS具有较高的内部电阻,适当减小电池周期距离有助于优化 BICS 的性能。
前表面掺杂类型对比
IBC电池具有两种前表面掺杂类型FFE和FSF,结果显示FSF类型在这些条件下表现更优,这与之前对双面IBC电池评估中FFE更具优势的结果不同。原因在于FFE在BICS中不利于载流子传输,进一步说明在 BICS 结构中FSF是更合适的前表面掺杂类型选择。BICS的J-V曲线与性能参数
BICS电池在不同照明条件下的J-V曲线
在三种光照条件下的最佳电池的 J-V 性能
双面光照下,BICS的输出功率密度达到30.35mW/cm²,相比之前研究的HBC +约高出 1mW/cm²,表明 BICS 结构在双面光照时具有更高的输出功率优势。
正面光照时,BICS的性能参数也表现良好,如Jsc为41.25mA/cm²、Voc为 725.6mV、FF为83.4%、Pmax为24.96mW/cm²,展示了其在正面受光时的发电能力。
背面光照下,BICS同样表现出色,Jsc为42.87mA/cm²、Voc为726.8mV、FF为83.5%、Pmax为26.03mW/cm²,背面电池效率超过26%。
与HBC对比:BICS的Jsc更高,这有助于提高电池的输出功率,但Voc略低(约 750mV)。总体而言,BICS在光学性能方面表现更优,复合性能也较为出色。BICS 和 HBC+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表现
BICS 和 HBC+温度依赖性及在室温下的损失分析
在室温下,BICS电池的输出功率密度比HBC+高出约1 mW/cm²,但在温度升高到45°C以上时,HBC+的性能更优。
随着温度的升高,BICS太阳能电池的性能退化比HBC+更为显著。这表明在高温环境中,HBC+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BICS 结合了 PERC电池的双面方案、IBC电池的背接触以及 TOPCon电池的载流子选择性接触的优点,其在标准反照率(20%)条件下具有超过 30mW/cm² 的输出密度。在室温时,BICS 性能优于 HBC+,但HBC +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在温度超过45°C时表现更优。故而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安装地点的气候条件来选择 BICS 或 HBC+,以确保太阳能电池达到最佳性能。美能温湿度综合环境试验箱
确定太阳能电池承受高温和潮湿以及零下温度影响的能力,满足标准:IEC61215-MQT12(湿冻试验)、MQT13(湿热试验)
采用进口温度控制器,实现多段温度编程,精度高,可靠性好
美能温湿度综合环境试验箱可以模拟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温湿度环境,对BICS和HBC+太阳能电池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和优化。这样的试验箱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控制环境,以精确评估太阳能电池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反应和耐久性,确保它们能够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保持最佳性能。
原文出处:Back-Contact Interdigitated Carrier-Selective Cell: Numerical Demonstration of 30 mW/cm2 Output Power Density in Standard Albedo Condition
*特别声明:「美能光伏」公众号所发布的原创及转载文章,仅用于学术分享和传递光伏行业相关信息。未经授权,不得抄袭、篡改、引用、转载等侵犯本公众号相关权益的行为。内容仅供参考,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司进行删除。
关于我们
「美能光伏」涵盖太阳能光伏的整个产业链:从机理研究到组件以及发电厂的质量保证。我们的研发范围旨在与行业合作,促进在市场上推出新的创新产品。我们的目标是降低制造成本并支持中国光伏产业参与国际竞争。
公司研发出美能在线湿法工作站,在线四探针,在线poly膜厚检测仪,微晶晶化率测试仪、量子效率测试仪、美能二次元测试仪、美能3D显微镜、美能TLM等一系列先进光伏电池片制程检测设备。同时针对光伏组件 IEC61215、IEC61730测试标准以及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标准,为光伏组件实验室提供综合专业的综合测试解决方案,产品涵盖力学可靠性,环境可靠性,电性能测试和化学材料分析等测试设备。同时我司积极布局终端电站运维以及上游硅棒硅片检测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博士6人,25名行业应用专家,以及超过110名资深行业工程师,能为广大客户提供光伏测试整体解决方案。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