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粮食安全供应面临严峻的挑战。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导致粮食增产空间有限,节粮减损等同于增产。因此,各地粮食存储单位需定期对粮库内现有粮食进行算量统计工作。而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及数据精度,防止粮食的丢失或倒卖,保证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某供销社粮仓实际测量项目为案例,为大家阐述华测“盘粮仪”——如是RS10,在粮堆测量作业中的全流程方案及作业优势。
目前,粮仓盘粮主要采用“先码粮再测粮”的方式进行,即先将粮食码成规则形状再通过激光测距仪来测量粮食的长、宽、高。此模式存在以下几种弊端:
01
综合成本高
玉米堆粮仓的堆砌工作,往往需要5~6个工作人员耗时半小时才能完成,且在管理期间内需要持续维护(人工、水电、耗材费用不断增加),既费时又费力。
02
测量误差大
码粮后,粮食堆体的顶部大多呈不规则状,这使得以激光测距仪与量尺为组合的测量方式所测得的结果与实际重量,往往存在超过10%的误差。
03
数据复核难
粮食检核单位收到的最终成果仅包含粮食堆体的长、宽、高数据,如需进一步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则需要派人亲临现场再次盘点。数据复核作业复杂且困难。
如是RS10盘粮仪一体化解决方案
如是RS10盘粮仪相较于传统的激光测距仪,大幅提升了激光束的数量及频率,通过每秒向外发射32万个激光束,精准获取大量粮仓的点云数据。
搭配华测自研的CoProcess 智能盘粮软件,仅需三步,即可计算出偏差小于2%的完整方量,实现从数据采集到最终报告生成的全流程作业方案。
无论粮食如何堆积,均可输出完整的粮食三维成果数据,将粮仓绘制成高精度三维成果,相对误差小于1cm,单人手持设备环绕粮食即可采集,实现免码粮作业,让盘粮更精准,复核结果有据可依。
项目概况
由于预算受限,某供销社无法满足传统盘粮方式所需的经费需求,选择采用如是RS10盘粮仪一体化解决方案完成盘粮工作。
作业流程
采用如是RS10+CoProcess的外业采集及内业处理解决方案,30分钟外业+5分钟内业即可高质量完成4000吨左右的玉米堆数量计算工作,整体作业流程如下:
如是RS10粮仓盘粮业务流程图
外业数据采集
1
规划路线
首先对粮仓内部进行路线规划,明确作业人员进行粮仓整体数据采集时的安全行进路线。
2
采集前调试设备
为保证每次测量的三维模型可叠加,如是RS10需在粮仓外开机,1分钟完成初始化后,一键开启扫描,等待卫星信号固定后即可进入粮仓开始作业。
3
数据采集
按照规划路线行进,首先扫测玉米堆底部,再对玉米堆顶部进行测量。30分钟完成玉米堆整体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可通过平板实时查看扫描情况,确保数据的完整采集。
点击查看【数据采集全过程】
4
结束采集
扫描完成后,即可结束工程、保存数据。
内业数据处理
1
数据传输
数据采集完成后,将如是RS10连接到电脑,通过华测自研的CoPre软件生成三维成果。
如是RS10扫描的点云原始成果
2
数据后处理
使用华测自研CoProcess软件,可在5分钟内快速完成粮堆的裁切并计算方量,输出盘粮报告。
粮堆点云成果图
最终的三维成果,采用通用的数据存储格式,一次采集完成后即可保留当次采集的详细数据信息,便于随时进行复核比对。
3
数据成果比对
通过与称粮重量比对,使用如是RS10方案计算出的玉米堆重量与实际称重重量偏差仅为2%。
1. 无需码粮,节约成本
如是RS10盘粮解决方案,仅1人外业采集30分钟+内业5分钟,即可完成一个标准粮仓中粮堆的计算,并输出成果报告。对比传统人工码粮的计算方式,不仅极大降低了测量成本,整体效率还提升了8倍以上。
2. 盘粮精度高
以4000吨粮食为例,传统方案计算出的重量与实际称重相比重量偏差约200吨,误差近10%;而如是RS10方案计算出的重量与实际称重重量偏差约30吨,偏差仅2%,大幅提升了粮库算量精度。
3. 数据留档可查
如是RS10扫描的三维成果采用通用的数据存储格式,可存入系统资料库中,以供随时查阅数据扫描结果,为现场进行量测或盘粮的二次计算工作提供比对,让测量结果更真实。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