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储能系统作为未来能源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储能系统的组成部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而又关键的技术。
能源的存储,即储能,是指通过储能设备将能量以机械能、热能、电磁能等形式进行存储。储能不仅可以提高常规发电和输电的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还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平滑波动、调峰调频,满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分布式能源系统、智能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对环保的重视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储能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激励储能行业发展,我国也不例外。从 2016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中国制造 2025 - 能源装备实施方案》,将储能列为能源装备发展任务的 15 个领域之一,到 2017 年国家能源局等多部委联合印发《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再到 2023 年国家能源局组织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提出充分发挥储电、储热、储气、储冷、储氢等优势,实现多种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有机结合和优化运行,我国对储能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截至 2024 年 1 月 7 日,中国各省新获备案的储能项目已超 130 个。
储能可分为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电磁储能三类。物理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化学储能主要包括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等;电磁储能主要包括超级电容器储能、超导储能。
二、储能系统的组成
(一)蓄电池系统
目前储能方式主要分为三类:物理储能、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由于经济性及应用场景的原因,除抽水蓄能外,化学储能是应用最广泛的。从国际和国内市场来看,化学储能中的锂离子应用较多。
锂离子电池储能以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载体,锂离子电池以碳材料、钛酸锂等作为负极,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等作为正极,含锂盐作为电解液。
(二)PCS 变流器系统
储能双向变流器简称 PCS,储能变流器可以实现电池与电网间的交直流转换,完成两者间的双向能量流动,并通过控制策略实现对电池系统的充放电管理、网测负荷功率跟踪、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控制和正常及孤岛运行方式下网测电压的控制;具有高转换效率、宽电压输入范围、快速并离网切换和方便维护等特点,同时具备完善的保护功能,如孤岛保护、直流过压保护和低电压穿越(可选)等,满足系统并、离网要求。
(三)箱变系统(如有)
如采用高压(6kV、10kV、20kV、35kV 等)并网系统,须采用箱变完成升压任务,为尽量减少两支路间的电磁干扰及环流影响,箱变系统采用双分裂变压器,其他参数跟风电和光伏无大的差别。
(四)站用变电系统(如有)
为变电站内的设备提供交流电,如照明、暖通、检修、保护屏、高压开关柜内的储能电机、开关储能、生活和工作设施供电等,需要操作电源的。如与跟风电、光伏等组成多能互补的电站,可与风电或光伏共用一套站用变系统。同时根据用电负荷,选择合适的站用变容量。
(五)电池管理系统 BMS、能量管理系统 EMS
电池管理系统 BMS
主要对电池组的充放电保护进行管理。充满电时能保证各单体电池之间的电压差异小于设定值,实现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的均充,有效地改善了串联充电方式下的充电效果。同时检测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过压、欠压、过流、短路、过温状态,保护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BMS 系统随锂离子电池成套提供。
能量管理系统 EMS
主要是对电站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进行监控,包括系统功率曲线、电池电压温度信息、累计处理电量信息及其他约定的监测信息。并且可以在服务器中建立远程监控软件能够远程控制及下载数据,能够实时报警,并传输到指定手机上。
(六)监控系统、相关接入系统设备
电池储能监控系统基本功能包括:测量监视功能、数据处理功能、分析统计功能、操作控制功能、事件告警功能、保护管理功能、人机接口功能、事故追忆及历史反演功能、历史数据管理功能、远动及转发功能、系统维护功能。
三、不同类型储能的组成特点
(一)物理储能
飞轮储能
飞轮储能是将电能转化为旋转动能进行存储。它是一个机电系统,主要由电动机、轴承、电力电子组件、旋转体和外壳构成。通过电动机带动飞轮转动将电能转化为动能,而电动机也可充当发电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释放。
抽水储能
抽水蓄能是将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进行存储,基本组成包括两处位于不同海拔的水库、水泵、水轮机及输水系统等。当电力需求低时,利用电能将下水库的水抽至上水库,将电能转化成势能存储;当电力需求高时,释放上水库的水,推动水轮机发电。
压缩空气储能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基于燃气轮机发展而来的储能技术,主要由压缩系统、发电机、膨胀系统、离合器和储气罐等构成。当电能富余时,利用电能驱动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并存储于腔室中;当需要电能时,释放腔室中的高压空气,驱动发电机发电。
超级电容器储能
超级电容器中属于物理储能形式的为双电层电容器,它可利用电极和电解质间的界面双电层来存储能量。当电极和电解液接触时,由于库仑力、分子间力或原子间力的极化作用,形成符号相反的稳定双电荷,从而实现储能,而通过改变电解液的极化方向可实现释能。
超导磁储能
超导磁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将电能直接无损耗地以电磁能形式存储的技术,它在超导状态下,无焦耳热损耗,几乎实现电流零损耗。当需要电能时,可通过变流器馈网。
(二)化学储能
化学储能主要是电化学储能,包括锂离子电池储能、铅蓄电池储能和液流电池储能等。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商业应用广、单位成本不断下降、技术成熟等优点,成为全球电化学储能的霸主地位。
(三)电磁储能
电磁储能主要包括超级电容器储能、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可利用电极和电解质间的界面双电层来存储能量;超导储能可将电能直接无损耗地以电磁能形式存储,在超导状态下无焦耳热损耗,几乎实现电流零损耗。
四、储能系统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储能技术在能源利用中具有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削峰填谷
电力需求在白天和黑夜、不同季节间存在巨大的峰谷差,储能可以有效地实现需求侧管理,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消除昼夜峰谷差,改善电力系统的日负荷率,大大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电网整体的运行效率,降低供电成本。
(二)改善电能质量、提高可靠性
借助于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储能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的有功功率调节和无功控制,快速平衡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不平衡功率,调整频率,补偿负荷波动,减少扰动对电网的冲击,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改善用户电能质量。
(三)改善电网特性、满足可再生能源需要
储能装置具有转换效率高且动作快速的特点,能够与系统独立进行有功、无功的交换,将储能设备与先进的电能转换和控制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快速控制,改善电网的静态和动态特性,满足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需要。
未来,储能技术将朝着多样化、高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储能成本将逐渐降低,储能系统的性能将不断提高,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二、储能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蓄电池系统
蓄电池系统是储能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储能方式主要分为物理储能、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三大类,其中化学储能中的锂离子电池应用较为广泛。锂离子电池储能以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载体,以碳材料、钛酸锂等作为负极,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等作为正极,含锂盐作为电解液。
(二)PCS 变流器系统
储能双向变流器简称 PCS,可实现电池与电网间的交直流转换,完成双向能量流动,并通过控制策略实现对电池系统的充放电管理等功能。
PCS 由 DC/AC 双向变流器、控制单元等构成。控制器通过通讯接收后台控制指令,根据功率指令的符号及大小控制变流器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实现对电网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调节。PCS 控制器还可以通过 CAN 接口与 BMS 通讯,获取电池组状态信息,实现对电池的保护性充放电,确保电池运行安全。
PCS 具有高转换效率、宽电压输入范围、快速并离网切换和方便维护等特点,同时具备完善的保护功能,如孤岛保护、直流过压保护和低电压穿越(可选)等,满足系统并、离网要求。
(三)箱变系统(如有)
采用高压并网系统时,需采用箱变完成升压任务,减少电磁干扰及环流影响。如采用高压(6kV、10kV、20kV、35kV 等)并网系统,须采用箱变完成升压任务,为尽量减少两支路间的电磁干扰及环流影响,箱变系统采用双分裂变压器,其他参数跟风电和光伏无大的差别。
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箱变作为一种重要的设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箱变在新能源储能系统中被用作能量转换装置的一部分,将电池组中储存的能量转换为适合电网使用的电能。箱变具有高效性,能够有效地提高电能的转换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快速的电压和电流调节,以满足电网的需求;具有可靠性,设计使其能够抵抗恶劣的环境条件和机械振动,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易于维护,由于结构简单,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四)站用变电系统(如有)
为变电站内设备提供交流电,可与风电、光伏等共用一套站用变系统。为变电站内的设备提供交流电,如照明、暖通、检修、保护屏、高压开关柜内的储能电机、开关储能、生活和工作设施供电等,需要操作电源的。如与跟风电、光伏等组成多能互补的电站,可与风电或光伏共用一套站用变系统。同时根据用电负荷,选择合适的站用变容量。
(五)电池管理系统 BMS 和能量管理系统 EMS
电池管理系统 BMS:主要对电池组的充放电保护进行管理,检测电池状态,保护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BMS 充满电时能保证各单体电池之间的电压差异小于设定值,实现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的均充,有效地改善了串联充电方式下的充电效果。同时检测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过压、欠压、过流、短路、过温状态,保护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BMS 系统随锂离子电池成套提供。
能量管理系统 EMS:对电站实时运行状态信息进行监控,包括功率曲线、电压温度信息等,并可远程控制及报警。
EMS 主要是对电站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进行监控,包括系统功率曲线、电池电压温度信息、累计处理电量信息及其他约定的监测信息。并且可以在服务器中建立远程监控软件能够远程控制及下载数据,能够实时报警,并传输到指定手机上。
(六)监控系统及相关接入系统设备
具有测量监视、数据处理、分析统计等多种功能,保障储能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池储能监控系统基本功能包括:测量监视功能、数据处理功能、分析统计功能、操作控制功能、事件告警功能、保护管理功能、人机接口功能、事故追忆及历史反演功能、历史数据管理功能、远动及转发功能、系统维护功能。
三、储能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
(一)储能元件
常见的储能元件包括电池、超级电容器、氢能储存等,将能源储存起来为系统提供能量。
储能元件是储能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不同的储能元件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电池:目前储能方式主要分为物理储能、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三大类,其中化学储能中的锂离子电池应用较为广泛。锂离子电池储能以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载体,以碳材料、钛酸锂等作为负极,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等作为正极,含锂盐作为电解液。
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中属于物理储能形式的为双电层电容器,它可利用电极和电解质间的界面双电层来存储能量。当电极和电解液接触时,由于库仑力、分子间力或原子间力的极化作用,形成符号相反的稳定双电荷,从而实现储能,而通过改变电解液的极化方向可实现释能。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快速反应速度、低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等特点,适用于需要高功率输出的应用,如电子设备的瞬态电源、电机的起动和制动等。
氢能储存:氢能储存是一种新兴的储能方式,具有高能量密度、清洁无污染等优点。氢能可以通过压缩氢气、液态氢或金属氢化物等方式进行储存,然后在需要时通过燃料电池等设备将氢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氢能储存技术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提高储存效率和降低成本。
(二)控制系统
监测储能装置状态,控制充放电过程,实现智能化控制。
控制系统是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时监测储能装置的状态,如电压、电流、温度、容量等,并根据这些状态信息控制充放电过程,实现智能化控制。
控制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部分组成。传感器用于采集储能装置的状态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对采集到的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发出控制指令给执行器。执行器根据控制指令对储能装置进行充放电控制,如控制电池的充电电流和电压、控制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功率等。
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智能化控制,如根据电网的需求和储能装置的状态,自动调整充放电功率和时间,实现削峰填谷、调峰调频等功能。此外,控制系统还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通信和交互,如与能量管理系统、监控系统等进行数据交换和协同控制,提高储能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三)逆变器
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使储能系统与市电或其他设备交互。
逆变器是储能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储能装置存储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使储能系统能够与市电或其他设备进行交互。
逆变器通常由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电路和控制器等部分组成。整流器用于将市电或其他交流电源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储能装置充电。滤波器用于滤除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中的谐波和干扰信号,提高直流电的质量。逆变器电路用于将储能装置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实现电能的转换。控制器用于控制逆变器的运行,如控制输出电压、频率和功率等参数,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逆变器具有多种类型和规格,根据输出功率的大小可以分为小功率逆变器和大功率逆变器;根据输出电压的相数可以分为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根据与电网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独立式逆变器和并网式逆变器等。在选择逆变器时,需要根据储能系统的容量、应用场景和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四)传感器
实时监测储能系统状态,并传输数据到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处理。
传感器在储能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实时监测储能系统的状态,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处理。
传感器可以监测储能系统的各种参数,如电压、电流、温度、容量、充放电功率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传感器的类型和规格也有很多种,根据监测的参数不同可以分为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容量传感器等;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内置传感器和外置传感器等。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根据储能系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和规格,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热管理系统
控制储能系统中电池组的温度,提高效率和寿命。
热管理系统是储能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储能系统中电池组的温度,提高效率和寿命。
在储能系统中,电池组的温度对其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电池组的温度过高,会导致电池的性能下降、寿命缩短,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如果电池组的温度过低,会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性能。因此,需要通过热管理系统对电池组的温度进行控制,使其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热管理系统通常由冷却系统、加热系统、保温系统和热扩散防护系统等部分组成。冷却系统用于在电池组温度过高时降低其温度,常见的冷却方式有风冷、液冷和相变冷却等。加热系统用于在电池组温度过低时提高其温度,常见的加热方式有电阻加热、电磁加热和热泵加热等。保温系统用于在电池组温度适中时保持其温度,减少热量的散失。热扩散防护系统用于防止电池组内部的热量聚集和扩散,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
(六)辅助设备
包括配电系统、接口设备、保护设备、通讯设备等,提高储能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易用性。
辅助设备是储能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提高储能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易用性。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用于将储能系统与市电或其他设备进行连接,并对电能进行分配和控制。配电系统通常由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设备和电缆等部分组成。变压器用于将市电的高电压转换为储能系统所需的低电压,或者将储能系统的低电压转换为市电的高电压。开关设备用于控制电能的通断,保护设备用于保护储能系统和市电不受过电流、过电压和短路等故障的影响。电缆用于连接各个设备,传输电能。
接口设备:接口设备用于实现储能系统与其他设备之间的连接和通信。接口设备通常包括连接器、适配器和通信模块等。连接器用于将储能系统与其他设备进行物理连接,适配器用于将不同类型的接口进行转换,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储能系统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保护设备:保护设备用于保护储能系统免受过电流、过电压、短路、过热等故障的影响。保护设备通常包括熔断器、断路器、漏电保护器和过压保护器等。熔断器和断路器用于在过电流或短路时切断电路,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漏电保护器用于检测电路中的漏电电流,并在漏电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切断电路,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过压保护器用于在过电压时限制电压的升高,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通讯设备:通讯设备用于实现储能系统与监控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其他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通讯设备通常包括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两种。有线通讯设备如以太网、RS485 等,用于实现近距离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无线通讯设备如 Wi-Fi、蓝牙、ZigBee 等,用于实现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和通信。通讯设备可以将储能系统的状态信息、运行数据等传输到监控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以便对储能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四、结论
储能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由多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了解储能系统的组成对于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储能系统将在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储能技术在能源利用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其组成部分涵盖了多个关键系统和设备,共同为实现能源的高效存储和利用发挥作用。
(一)削峰填谷
电力需求在不同时间存在巨大的峰谷差,储能系统通过有效地实现需求侧管理,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例如,在电力需求低时,将多余的电能存储起来,如抽水蓄能将下水库的水抽至上水库,把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存储;锂离子电池储能则通过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储存电能。当电力需求高时,释放存储的能量,消除昼夜峰谷差,改善电力系统的日负荷率,大大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电网整体的运行效率,降低供电成本。
(二)改善电能质量、提高可靠性
借助于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储能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的有功功率调节和无功控制。以储能双向变流器(PCS)为例,它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如孤岛保护、直流过压保护和低电压穿越等,满足系统并、离网要求。当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不平衡功率时,储能系统能够快速平衡,调整频率,补偿负荷波动,减少扰动对电网的冲击,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改善用户电能质量。
(三)改善电网特性、满足可再生能源需要
储能装置具有转换效率高且动作快速的特点,能够与系统独立进行有功、无功的交换。例如,将储能设备与先进的电能转换和控制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快速控制,改善电网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对于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太阳能、风能等,其发电具有间歇性,储能系统可以在能源产量过剩时将其储存起来,在需求高峰或能源供应不足时释放出来,满足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需要。
未来,储能技术将朝着多样化、高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储能成本将逐渐降低,储能系统的性能将不断提高。例如,多元化储能技术研发将推动钠离子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创新智慧调控技术将集中攻关规模化储能系统集群智能协同控制关键技术。最终,储能系统将在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全面满足系统日内调节与短时支撑等方面的需求,为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朗凯威 www.langkawipower.com
时间 2024/12/05
审核编辑 黄宇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