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零售”是零售未来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

636人已加入

描述

近期亚马逊的无人零售店Amazon Go正式对外开放,此店运用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算法跟踪购物者,并根据消费者选择的商品收取费用,从而消除收银台的角色。对此,逗号智能零售CEO冯新宇表示:“Amazon Go的高科技是我们难以取代的,但它自身也难以被大规模复制,因为几千万美元的高成本要拓宽市场不是那么容易。”无人零售席卷中国,它的产生是由于背后技术的推动,例如人脸识别、RFID技术、视觉识别、深度识别。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智能货柜等一系列无人零售业态在2017年霸占风口。

与无人零售企业不同,广州逗号智能零售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应用在新零售领域的初创型公司,2017年9月成立并获得黑洞资本的天使轮融资。冯新宇表示:“逗号智能零售主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化商品系统,赋能商家解决自助结账问题,提高防盗以及降低货损率等问题,并取得降低人力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成果。”据亿欧了解,逗号智能零售员工在100人左右,其中研发团队则占三分之二的数量,其研发团队包括AI研发、系统研发和硬件研发三部分。实际上,智能零售领域的玩家不在少数,以下是亿欧对部分智能零售企业的相关信息整理:

视觉识别

赋能线下传统便利店,人工智能是社会的水和电

技术催生零售新业态的出现,在此过程中,新业态也促使技术提高。冯新宇说:“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在零售领域的应用方向是要实现降本增效,同时零售也将是人工智能最快变现的领域之一。”逗号智能零售在初期阶段主要将产品赋能快消品和便利两大行业,主打三种产品,智能结账台、智能门禁和智能黑盒。去年12月,逗号智能零售在广州改造了第一家传统便利店,此次改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验证自主研发产品,收集相关数据,为下一代产品的更新迭代和升级版本做铺垫。通过测试,冯新宇认为每个店至少可以节省40%的人力成本,这主要体现在智能结账台的安装,可以将一个便利店内的7个员工减少到4人。

目前,逗号智能处于初期研发阶段,冯新宇告诉亿欧,今年2-3月,公司产品已经具备商业化程度,近期正在与个别关键客户打造1-2个合作案例,但迅速拓广市场仍需要一段时间。此外,逗号智能零售在半年后会与相关核心客户完成门店的合作。由于逗号智能零售不介入运营和供应链,所以冯新宇认为公司在市场拓展中不会受区域选择的限制。同时,面对拓展高成本问题,冯新宇表示公司前期将主打一二线城市,因为一二线城市的用户接受程度高,其次是市场密度高。此外对于长期发展目标,冯新宇希望2018年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完成1000-2000家便利店的改造。在合作商家选择上,冯新宇表示正在与相关商家洽谈,但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不过,对于主打快消品的周黑鸭、三只松鼠和便利店品牌全家、711等企业或将成为逗号智能零售的潜在客户。

“线下转型加速,赋能而不是卖设备”

2018年,无人零售风口仍在继续,冯新宇从打造无人便利店到带领团队切入技术一端有其自身想法。他认为现在是线下传统零售商业面临变革的时代,仅便利店门店则需要转型升级,门店需要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而在消费端,消费升级的推动、消费水平和消费者体验要求的提高也在推动转型速度。对于无人零售,冯新宇说:“如果只是为了无人而无人,无人零售或将是伪命题。”无人便利店实际上存在商品和选址的问题:首先是熟食不便于在无人便利店里进行销售,香烟酒类等商品的零售是有严格要求的;此外严格来说设置无人便利店盒子相当于要进行地址的选择,此时将面临更高的BD成本。

单纯讲逗号智能零售的业务模式,找到愿意转型升级的线下门店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一步,因为只有达成合作后才能实现其设备的输出,但冯新宇表示逗号智能零售不是靠卖设备盈利的公司,据冯新宇介绍,未来公司的盈利是在设备卖出后长期时间服务收入。

“人工智能+零售”是零售未来发展趋势

冯新宇认为未来线下便利店以两种形式存在:智能化商店和非智能化商店。相比之下,智能化商店在人力成本、效率和体验方面更有优势,并且这将很快实现,在5-10中会有大部分商店实现智能化转型,所以零售人工智能化或者理解为“智能零售”是未来发展趋势。

此前有业内人士表示,安全的云服务、数据流分析、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识别和物联网是零售业实现“涅槃”的核心技术;苏宁技术研究院院长向江旭也认为中国消费群体庞大、政策激励较多以及法规限制相对宽松,是“智能零售”等应用性创新在中国落地更快的主要原因。

新技术推动新业态的诞生,医疗、金融、零售、汽车都在大谈智能的词眼,不得不承认技术在诸多领域已经显露头角并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正如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零售领域,其最终目的是实现高效率与消费端相触达,所以,冯新宇认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消费体验是人工智能赋予零售主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同时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体验还处于初级阶段,真正体会到它给人们带来的好处还需要技术的进步和时间的检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