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公司采用无人机与带电作业组合模式,进行带电线路安全监督性飞行作业

军用/航空电子

370人已加入

描述

近日,建水公司采用无人机与带电作业的组合模式,成功的消除了10千伏车家067线路76支线42号杆中相绝缘子螺帽脱落导致导线弹飞的紧急缺陷,确保了线路安全稳定运行。这是建水公司首次利用无人机进行带电线路安全监督性飞行作业。

据了解,建水供电公司所管辖线路的路径很多都位于高山、峻岭、深沟之中,运行维护难度大、风险高。在过去,常规的人工巡视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人力、物力。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以人工巡线为主的传统线路巡视模式已无法满足电网发展的需求。于此同时,新兴科技给线路巡视这一传统工作带带来了新的的变化,无人机就是时下最热门的一个选择。

高空作业是一项危险的工作,现场安全员必须时刻监督好作业人员的安全.在以往的大多线路作业中,安全员很多时候都只能站在杆塔底下指导作业人员开展工作,监督他们的安全,可是遇到杆塔较高的时候,安全员就很难清晰的看到工作人员的作业情况了。

在此次带电消缺工作中,现场工作环境及其复杂,为了确保本次带电作业安全、高效、有序进行,建水公司提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最终决定启用无人机线路巡检技术辅助设计勘察作业,充分利用无人机空中悬停的优势,让无人机充当了此次现场的空中“安全员”,工作负责人只用站在地面,通过显示屏查看无人机实时传输回来的影像,就能实时监督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既降低了多人登塔带来人身风险的概率,又大大提高了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可谓一举多得。

现场负责人李豪说:“这次作业只是一个小动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带电作业方法,但这次的成功也达到了我们的既定目标,有了这一步的跨越,对我们在带电作业技术方面如何充分利用无人机的特点开展更多作业方法的设想给予了肯定,也为我们将无人机技术引入更多更深的带电作业工作中去增添了信心!”

由于本次无人机技术的介入,缩短了作业时间,提高带电作业效率,降低了地电位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及劳动强度,也为今后带电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思路。后续,建水公司还将以此次工作为契机,努力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包括带电作业在内的多个领域中,让无人机开启电力企业运检新时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