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MEMS/传感技术

1274人已加入

描述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是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传感器的芯片是其最为核心的部件。近日,暨南大学理工学院罗云瀚课题组提出了使用二硫化钨纳米薄膜覆盖层进行增强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传感器灵敏度与二硫化钨覆盖层的厚度有关,其可以通过涂覆不同浓度的二硫化钨乙醇悬浮液或重复后涂覆的次数来调整。由于其大的表面面积、高的折射率和独特的光电性能,涂覆在金膜上的二硫化钨纳米片覆盖层显著提高了传感灵敏度。

此外,暨南大学提出的二硫化钨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在折射率范围为1.333到1.360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99.76%。除了灵敏度增强之外,二硫化钨纳米片覆盖层还能够显示额外的优点,例如保护金属膜免受氧化、共振波长区域的可调谐性、生物相容性、蒸气能力和气敏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