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制造业的变革浪潮中,数字化车间无疑成为了智能制造的核心引擎。它宛如一座桥梁,将传统制造业与智能化未来紧密相连,为企业的转型升级铺就了坚实的道路。
数字化车间,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对传统的生产车间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通过将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工艺、人员、物料等要素进行数字化表达和管理,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分析和应用,从而达成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可视化。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还显著增强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和竞争力。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制造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而数字化车间则是这场变革的关键所在。它涵盖了多个关键指标体系,这些指标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数字化车间的评价标准,为企业实现智能制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这些关键指标,揭开数字化车间的神秘面纱。
设备综合效率(OEE)
设备综合效率(OEE)是衡量设备利用程度的关键指标,它犹如设备的 “健康晴雨表”,清晰地反映出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效能。其计算公式为:时间开动率 × 性能开动率 × 合格品率。时间开动率体现了设备的时间利用状况,即设备实际运行时间与负荷时间的比值;性能开动率则反映了设备的性能发挥水平,通过加工数量与理论加工周期的乘积和开动时间的比例来衡量;合格品率直接关乎产品质量,是合格品数量与加工数量的占比。
影响设备综合效率的因素众多,如同隐藏在暗处的 “绊脚石”,阻碍着设备效能的充分发挥。设备故障、换型换模的设定调整、工装刀具更换、开机准备暖机、生产不协调导致的小停顿、速度低下以及设备空运转等,均会造成时间损失或性能下降;而返工返修、不合格品的出现则会导致品质损失。例如,某工厂的一台关键设备,因频繁发生故障,每次维修耗时数小时,导致时间开动率大幅降低;同时,由于设备老化,运行速度减慢,性能开动率也不尽人意;再加上产品质量不稳定,合格品率仅为 90% 左右,最终使得该设备的 OEE 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为提升设备综合效率,企业可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就像为设备进行全方位的 “体检” 和 “治疗”,开展自主保全活动,让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保养技能,对设备进行日常清扫、点检、加油紧固等,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深入分析设备故障原因,实施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如优化设备设计、提高操作技能、建立刀具点检制度、开展快速换模活动等,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和性能损失;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检修,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可靠性。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逐步清除影响设备效率的 “绊脚石”,使设备综合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是指产品从开始投产至产出的全部时间,它涵盖了生产准备、工艺加工、生产、检查质量、搬运及入库等各个环节,还包括劳动过程中的中断时间,如技术性中断(如自然干燥、冷却)和组织性中断(如等待加工、装配、运输)。其计算方法通常是用完成生产的日期减去开始生产的日期,从而得出生产周期的时长。
缩短生产周期对企业而言,犹如为其发展装上了 “加速器”,意义非凡。它能够使企业更迅速地响应市场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客户对于产品交付的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只有缩短生产周期,才能在第一时间将产品交付到客户手中,满足客户的需求,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市场份额。例如,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管理,将产品的生产周期从原来的 15 天缩短至 7 天,大大提高了客户满意度,订单量也随之显著增加。
同时,缩短生产周期有助于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生产周期的缩短意味着产品能够更快地转化为销售收入,资金回笼速度加快,从而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或其他投资活动,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为实现生产周期的缩短,企业可以从多个方面发力,多管齐下。对生产流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运用精益生产的理念和方法,去除其中的瓶颈和非增值环节,就像疏通河道中的堵塞物一样,让生产流程更加顺畅高效;采用先进的生产计划和调度系统,如 APS(高级计划排程),根据订单需求、设备产能、物料供应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精确安排生产任务和时间,减少生产等待和切换时间;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加强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及时供应,避免因物料短缺而导致生产停滞;还可以通过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培养多技能工人,打造灵活生产线,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次品率
次品率是指生产过程中不合格产品数量占总生产数量的比例,它犹如一面镜子,直观地反映出企业产品质量的高低。次品率的计算公式为:次品数量 ÷ 总生产数量 ×100%。例如,某企业在某一生产周期内共生产了 1000 件产品,其中次品有 50 件,则该企业在这一生产周期的次品率为 50÷1000×100% = 5%。
次品率的产生原因错综复杂,如同一个谜团,涉及到人员、设备、材料、工艺、环境等多个方面。操作人员技能不足或疏忽大意,可能导致产品加工出现偏差;设备精度下降、故障频发或维护保养不当,会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原材料质量不稳定或不符合要求,犹如 “先天不足”,为次品的产生埋下隐患;工艺不合理、参数设置不准确或生产流程不规范,可能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缺陷;生产环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不符合标准,也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降低次品率,企业需要像侦探一样,全面深入地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使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精度检测,及时更新老化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加工精度;建立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和筛选,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可靠;优化工艺设计,合理设置工艺参数,规范生产流程,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还应控制生产环境,确保其符合产品生产的要求。例如,某汽车制造企业通过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和优化,成功将次品率从原来的 3% 降低到了 1% 以内,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质量追溯性
质量追溯性是指通过记录和追踪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能够准确地查询到产品的原材料来源、生产加工过程、质量检验数据、操作人员、设备信息以及产品的流向和销售去向等详细情况。它就像一个产品的 “身世档案”,为产品质量的管控和问题的追溯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在数字化车间中,实现质量追溯性主要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物联网、条形码、二维码、RFID(无线射频识别)等。通过在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上粘贴或植入唯一的标识标签,在生产过程中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等对产品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记录,并将这些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企业可以通过扫描产品上的标识标签,快速查询到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详细信息,从而精准地定位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例如,在食品行业,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企业可以通过质量追溯系统迅速查找到问题产品的批次、生产时间、生产车间以及所用的原材料供应商等信息,及时召回问题产品,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可以对相关责任方进行追溯和惩处,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质量追溯性在产品质量管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纠正;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问题源头,减少质量问题的排查时间和成本,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还可以为企业的质量改进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质量追溯信息的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生产成本
在数字化车间中,生产成本的控制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关键环节。它犹如一把 “金钥匙”,能够开启企业利润增长的大门。数字化车间通过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策略,在降低人力、物料、设备维护等成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字化车间对降低人力成本有着显著的影响。传统车间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生产任务,不仅人力成本高昂,而且容易出现人为误差,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产品质量不稳定。而数字化车间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机器人,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减少了对人力的依赖。例如,在汽车制造行业,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使得焊接、涂装、装配等工序能够高效精准地完成,原本需要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才能完成的生产任务,如今只需少数技术人员进行监控和管理即可。这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据相关数据显示,某汽车制造企业在实施数字化车间改造后,人力成本降低了约 30%,生产效率提高了 50% 以上。
在物料成本控制方面,数字化车间同样表现出色。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企业能够对物料的采购、库存、配送等环节进行精准管控。在采购环节,系统可以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自动生成采购订单,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筛选,确保采购的物料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在库存管理方面,实时监控库存水平,避免物料积压或缺货现象的发生,从而降低库存成本。例如,某电子制造企业采用了数字化物料管理系统后,库存周转率提高了 25%,库存成本降低了约 20%。同时,数字化车间还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减少物料的浪费和损耗。例如,采用精准的切割技术和优化的排版算法,能够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废料的产生。
设备维护成本也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车间通过设备联网和智能化监测技术,能够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就像给设备安装了一个 “智能医生”,提前发现设备潜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避免设备突发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和维修成本的增加。例如,某机械制造企业利用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对设备的运行温度、振动、压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当参数出现异常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息,维修人员可以根据预警信息提前准备维修工具和零部件,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这样不仅减少了设备停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据统计,该企业实施数字化设备管理后,设备维护成本降低了约 25%,设备利用率提高了 15% 以上。
能源消耗
能源消耗是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中的重要一项,在当前全球倡导节能减排的背景下,降低能源消耗对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数字化车间通过先进的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能够对能源消耗进行精准的掌控和优化,为企业节省大量能源成本,同时也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数字化车间采用多种方式对能源消耗进行监测与管理。通过在车间的各类能源供应设备和生产设备上安装智能电表、水表、气表等传感器,实时采集能源消耗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能源管理系统中。能源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能源消耗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能源消耗的规律和潜在的节能空间。例如,系统可以分析出不同生产设备在不同生产工艺下的能源消耗情况,找出能源消耗较高的环节和设备,为制定针对性的节能措施提供依据。
在节能技术应用方面,数字化车间有着丰富的 “工具箱”。例如,采用节能型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能够从源头上降低能源消耗。在照明系统中应用智能照明技术,根据车间内的光照强度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照明亮度,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还有企业在空调系统中采用变频控制技术,根据车间内的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空调的运行频率,使空调系统始终处于高效节能的运行状态。据某企业案例显示,在实施数字化车间改造后,通过应用一系列节能技术,企业的能源消耗降低了约 20%,年节约能源成本数百万元。
能源管理系统在数字化车间中扮演着 “能源管家” 的重要角色。它不仅能够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情况,还具备能源预测、优化调度等功能。通过对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和生产计划的分析,能源管理系统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能源需求,提前制定能源供应计划,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能源消耗情况和生产任务的优先级,对能源进行优化调度,将能源优先分配给能源利用效率高、生产任务紧急的设备和工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例如,在某化工企业的数字化车间中,能源管理系统通过优化调度,使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了约 15%,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设备故障率
设备故障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次数与设备运行总时间的比值,它是衡量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其计算公式为:设备故障率 = 故障次数 ÷ 设备运行总时间 ×100%。例如,某台设备在一个月内运行了 500 小时,发生了 5 次故障,则该设备在这个月的故障率为 5÷500×100% = 1%。
设备故障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较高的故障率意味着设备频繁出现故障,导致生产中断、停机时间增加,不仅会降低产品产量,还可能影响产品交付周期,使企业面临客户投诉和订单流失的风险;同时,故障维修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企业的维修成本和运营成本。因此,降低设备故障率对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为了降低设备故障率,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维护策略。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设备预防性维护体系,如同为设备构建一道坚固的 “防护墙”。根据设备的类型、使用频率、运行环境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养和维修。例如,对于一些关键设备,可以采用定期巡检的方式,每周或每月对设备的关键部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处理;对于一些易损件,要提前制定更换计划,在其磨损达到一定程度之前进行更换,避免因零部件损坏而引发设备故障。
其次,加强设备的日常监控与管理,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通过安装传感器、智能仪表等设备,对设备的温度、压力、振动、电流等运行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设备管理系统中。设备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变化和潜在故障风险。例如,当设备的振动值突然增大或温度异常升高时,系统能够自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维护人员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从而有效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
再者,提高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也是降低设备故障率的关键。操作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正确操作设备,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设备损坏;维护人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设备维护技术和方法,提高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设备故障。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邀请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或安排员工参加外部专业培训课程等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
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通过实施上述维护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企业在引入数字化设备管理系统之前,设备故障率较高,平均每月达到 3% 左右,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维修成本居高不下。引入数字化设备管理系统后,企业通过建立预防性维护体系,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保养,提前更换易损件;同时,利用设备管理系统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异常情况;此外,还加强了员工培训,提高了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技能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企业的设备故障率大幅降低至 1% 以内,生产效率提高了 20% 以上,维修成本降低了 15% 左右,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设备维护成本
设备维护成本是指企业为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它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维护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维修费用,涵盖了设备故障维修所需的零部件更换费用、维修人工费用以及外委维修服务费用等;二是保养费用,包括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所需的润滑油、滤清器、清洁工具等材料费用以及保养人员的人工费用;三是设备更新改造费用,当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或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时,企业需要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这部分费用也属于设备维护成本的范畴;四是设备管理费用,如设备管理系统的购置与维护费用、设备管理人员的薪酬福利费用以及设备档案管理费用等。
在数字化车间中,优化设备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还能够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优化设备维护成本,而数字化工具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采用预测性维护技术是优化设备维护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设备故障预测模型,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并在故障发生前进行针对性的维护。这样可以避免传统的定期维护方式可能导致的过度维护或维护不足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维修费用和停机时间。例如,一家化工企业通过实施预测性维护技术,对反应釜、压缩机等关键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前发现设备的潜在故障,并及时安排维护人员进行处理。在实施预测性维护技术后的一年内,该企业的设备维修次数减少了 30%,维修成本降低了 20% 左右,同时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也大幅缩短,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优化备件库存管理也是降低设备维护成本的重要举措。借助数字化库存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实现对备件库存的实时监控和精细化管理。根据设备的故障率、维修历史、备件采购周期等因素,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科学合理地确定备件的安全库存水平和补货点,避免备件库存积压或缺货现象的发生。通过优化备件库存管理,企业可以减少备件库存资金占用,降低备件采购成本和库存管理成本。例如,某电子制造企业利用数字化库存管理系统,对各类备件的库存情况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根据分析结果,企业调整了备件采购策略,减少了一些低需求备件的采购量,增加了常用备件的安全库存。经过优化后,该企业的备件库存资金占用降低了 25% 左右,库存周转率提高了 30% 以上,有效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
换线时间
换线时间是指前一机种最后一个(台)产品流出到后一机种首件流出之间的时间间隔。它包括内部时间和外部时间,内部时间是指停机过程中作业仍应该继续的时间,如取放工具等;外部时间是指机器仍在运转过程中或是刚刚重启动之后可以进行的作业,如第一次检测等。其计算公式为:换线时间 = 内部时间 + 外部时间。例如,某生产线在切换产品时,内部时间为 15 分钟,外部时间为 10 分钟,那么总的换线时间就是 25 分钟。
换线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生产灵活性。较长的换线时间会导致设备停机时间增加,生产效率降低,无法及时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而缩短换线时间则可以提高生产灵活性,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增强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能力。
为了缩短换线时间,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SMED(Single Minute Exchange of Dies)法,即单分钟快速换模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通过将内部作业尽可能地转化为外部作业,并减少内部作业和外部作业的时间,来实现换线时间的缩短。例如,在模具更换过程中,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模具,将模具的调试工作在机器运转时进行,减少停机时间;对换线作业进行标准化和流程优化,提高作业效率;采用快速连接装置、定位装置等辅助工具,减少装卸时间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熟练度,以及实施并行作业,让多人同时进行换线相关工作,进一步缩短换线时间。
产品定制化能力
在当今个性化消费日益盛行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定制化能力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数字化车间凭借其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生产系统,在满足产品定制化需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数字化车间能够实现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通过数字化平台与客户进行深度沟通和交互,精准获取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将这些需求快速转化为生产指令,传递到生产线上。例如,利用 3D 建模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定制要求,快速设计出产品的三维模型,并进行虚拟装配和性能测试,提前验证产品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错误和返工。
在生产制造环节,数字化车间的柔性制造系统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机器人、自动化物料配送系统等智能化设备,以及基于物联网的生产管理系统,生产线能够快速调整生产工艺、设备参数和物料配送路径,实现不同产品型号、规格的快速切换和生产。例如,汽车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车间可以根据客户订单,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快速生产出不同颜色、配置和款式的汽车,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产品定制化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忠诚度,还能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只有不断提升产品定制化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数据采集与传输准确性
在数字化车间中,数据采集与传输的准确性犹如大厦的基石,直接决定了后续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可靠性。如果数据采集不准确,就如同在错误的地图上导航,无论多么精密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应用技术,都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决策失误,给生产运营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企业需要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先进的数据采集设备。例如,在生产过程中,温度、压力、湿度等物理量的监测需要使用精度高、稳定性强的传感器,以确保采集到的数据能够真实反映生产环境的实际情况。同时,数据采集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准确地获取数据。在数据传输方面,要采用可靠的传输协议和网络架构,如工业以太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等,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丢失、不被篡改。
数据验证也是保障数据准确性的重要环节。企业可以通过设置数据校验规则、进行数据比对和审核等方式,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性验证。例如,在产品质量检测数据的采集中,可以设置上下限阈值,对超出正常范围的数据进行报警和重新检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此外,还可以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通过对多个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
数据分析在数字化车间中扮演着 “智慧大脑” 的角色,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通过对生产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够挖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价值,为企业的生产优化、质量改进、设备维护、成本控制等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生产优化方面,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识别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环节和潜在的改进空间。例如,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生产工艺参数以及产品质量数据的综合分析,找出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并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如某汽车制造企业通过对生产线的数据分析,发现某个工序的设备运行速度与其他工序不匹配,导致整体生产效率低下。于是,企业对该工序的设备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使生产线的整体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质量改进方面,数据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产品质量的精准管控。通过对质量检测数据的分析,追溯质量问题的根源,及时发现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例如,一家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产品的次品率进行分析,发现某一生产批次的次品率较高是由于原材料供应商的问题。企业及时更换了供应商,并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从而降低了次品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数据分析还在设备维护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设备的预测性维护,提前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在成本控制方面,通过对生产成本相关数据的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例如,通过对能源消耗数据的分析,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策略,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在数字化车间中,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包括统计学方法、数据挖掘算法、机器学习模型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例如,利用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可以对生产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运用数据挖掘算法中的关联规则挖掘、决策树算法等,可以发现数据中的潜在模式和规律;通过机器学习模型中的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预测和优化;而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则可以实现对复杂生产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这些工具和技术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