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焊点金属间化合物分析:EDS与EBSD技术应用

描述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迅猛发展,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经历了从简单的平面二维布局到复杂的三维堆叠结构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极大地增强了芯片的性能,并提高了其功能集成度。三维集成电路的实现关键在于硅通孔技术(TSV),该技术允许不同层级的芯片实现垂直连接,从而创造出更为精密的芯片架构。随着焊点尺寸的持续减小,对焊料的选择和焊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半导体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

 

焊料选择与挑战

在这一过程中,基于锡(Sn)的焊料因其优异的焊接性能和成本效益而被广泛采用。然而,基于Sn的焊料与母材(例如铜Cu)在焊接过程中会发生反应,形成如Cu6Sn5和Cu3Sn等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MCs)。这些IMCs的形成对焊点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可能会影响微电子设备的长期可靠性。


 

 

分析技术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这些现象,研究人员采用了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nergy-Dispersive Spectroscopy, EDS)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 EBSD)技术来分析微焊点。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使用能谱探测器,研究人员对微焊点区域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焊点的两侧主要是铜(Cu)和镍(Ni)元素,而中间区域则存在锡(Sn)和少量银(Ag)颗粒。通过AutoPhaseMap功能,研究人员进一步揭示了中间区域相结构的复杂性,发现了多种不同的相。菊池带衬度分布图清晰地展示了各层晶粒的形貌,而将相结构与菊池带衬度叠加的图像则显示了区域内存在的六种不同相。


 

 

探测器


 

定量线扫描分析揭示了镍(Ni)元素在中间区域的分布,表明可能存在稳定的(Cu,Ni)6Sn5相。对Cu6Sn5和Cu3Sn相的取向和晶粒大小分析显示,Cu3Sn相中的晶粒呈等轴晶结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50纳米,部分晶粒的[001]晶向趋于与Y方向平行。


 

 

技术优势与挑战

能谱探测器和Symmetry EBSD技术在本研究中展现了其高速度和高分辨率的优势。AZtec软件的TruPhase功能利用能谱实时区分具有相似晶体结构但成分不同的相,极大地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Symmetry EBSD技术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多种物相的标定和能谱采集,显示了其高效率。


 

 

探测器


 

 

总结与展望

通过运用先进的EDS和EBSD技术,研究人员能够对微焊点的成分和结构进行精确表征,这对于优化焊接工艺、提高微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半导体工业中的焊点设计和工艺优化将更加依赖于这些高精度的分析技术。此外,随着对焊点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对IMCs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将更加深入,以确保微电子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