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这种因其多种结构、热学和电子特性而受到广泛赞誉的二维(2D)材料,已从实验室走向如今可供购买的量产微芯片。这标志着电子行业先进材料转型的早期阶段。这篇文章将介绍石墨烯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石墨烯及其二维同类材料的未来又将如何?
石墨烯在电子学的初期
2004年,康斯坦丁·诺沃塞洛夫和安德烈·盖姆在曼彻斯特大学首次分离出石墨烯,并测量其属性时,该材料在电子领域的潜力成为其承诺的基石。他们的开创性论文《原子薄碳膜中的电场效应》(《科学》,2004年10月)强调了石墨烯的电子特性,引发了科学界的热烈反响。
这一突破不仅展示了石墨烯的潜力,还通过论文中描述的剥离方法,使全球研究人员能够平等地研究这一材料。然而,早期石墨烯商业应用的成功更侧重于其物理特性——如材料强度和热导率,而非其电子能力。尽管如此,研究人员仍在探索其在高速晶体管、光调制器及其他电子元件中的潜力,这从专利和出版物的激增中可见一斑。
围绕石墨烯的专利活动显示出反映全球事件和特定应用的激增,但总体趋势是从2009年到2016年的快速上升,随后保持稳定但高水平的活动。中国提交的专利在这一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反映出公开承诺利用石墨烯积极推动各个行业的发展。
图1
克服挑战:从研究到生产
尽管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石墨烯电子能力的多次展示,真正实现大规模生产仍面临重大障碍。转移石墨烯——即在一个基底上生长材料,再转移到另一个基底上——引入了变异性和污染风险,并且增加了多道复杂的生产步骤,导致成本上升。
解决方案是将石墨烯直接沉积到半导体兼容的基底上。这种方法消除了转移相关的问题,使得在标准半导体制造设备上实现可重复的设备性能成为可能。这导致了基于石墨烯的霍尔效应传感器的生产,用于磁场测量,以及用于液体分子检测的场效应晶体管——这两者现在都已实现量产,并保持一致的质量。
制造的新纪元
直接沉积方法减少了污染并确保了纯度。对沉积在蓝宝石上的石墨烯进行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显示出干净的界面,仅检测到来自石墨烯的碳和来自晶圆基底的氧化铝。该过程还确保了晶圆之间和批次之间的均匀性,石墨烯展现出卓越的电子迁移率(>10,000 cm²/Vs)。这样的性能对于要求高灵敏度、热稳定性和低功耗的应用至关重要。
拉曼光谱仍然是评估石墨烯质量的首选方法,持续验证低缺陷水平和可重复的高迁移率。这些成就标志着重要的进步,为将石墨烯整合到主流半导体工艺中奠定了基础。
图2
二维材料在电子学中的未来
直接沉积石墨烯的传感元件的可用性仅仅是个开始;下一个前沿包括认证高产量生产,并将石墨烯与特定应用集成电路和其他组件集成到单一封装解决方案中。此外,研究人员还在关注基于石墨烯的异质结构,并探索其他二维材料,承诺带来全新的电子设备类别。
石墨烯从学术好奇走向量产电子组件的旅程展示了先进材料的变革潜力,但前提是以可扩展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交付。当我们站在更广泛应用的边缘时,显然石墨烯正在为电子技术的新纪元铺平道路——在这个时代,二维材料将重新塑造技术的格局。
浮思特科技深耕功率器件领域,为客户提供IGBT、IPM模块等功率器件以及单片机(MCU)、触摸芯片,是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和解决方案商。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