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网的定义和特点

描述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与新能源电气化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与迭代。

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DER)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网络模式,正成为全球电力行业创新的重要方向。

分布式能源不仅有助于推动能源的清洁化与低碳化,还能显著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灵活性和效率,推动智能电网的实现。

今天小K就带你来学习分布式电网的一二事。

1什么是分布式电网?

我们先看分布式能源电源的定义:

分布式能源电网是基于分布式能源(如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小型水力、燃料电池等),结合智能电网技术形成的电力系统。

分布式电网中的“分布”和“集中”相对。不同于传统的集中式发电模式,分布式能源电网通过在用户端部署小型发电设备,直接向本地或区域用户供电,减少了对单一大型发电站的依赖,从而提高了能源供应的可靠性。由于分布式能源系统接近负荷中心,电力的输送距离大大缩短,相比传统集中式电网,减少了电力传输中的损耗与成本。

此外,分布式能源电网通过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调度和分配,能够迅速响应电力需求变化,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分布式电网有哪些特点?

分布式发电

分布式能源电网的核心特征是能源的分布式生产。传统电力系统依赖大型中央电厂,而分布式电网则采用多个小型发电单元,包括家庭、商业设施和工业园区等。这些小规模的发电设备通常部署在接近需求端的地方,能够就地发电、就地消费。

双向电力流动

传统电网采用单向电力流动——从电厂到用户。而分布式能源电网实现了电力的双向流动。在电力过剩时,用户可将多余电力反馈至电网;反之,当本地发电不足时,电网则可从其他区域或集中电厂获取电力。

智能化与自动化

分布式能源电网依赖先进的通信和控制技术,通过智能传感器、智能计量设备和大数据分析,能够实时监控、分析并调度电力流动。智能化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灵活性,能够迅速应对负荷波动、设备故障等突发状况。

多样化能源来源

分布式能源电网采用多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并结合现代储能技术,使电力供应更加绿色、可持续。特别是太阳能和风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正在成为分布式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3分布式能源并网有哪些挑战?

尽管分布式能源电网为能源系统带来了许多优势,但在并网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挑战。由于分布式能源的发电特性与传统电网的运行模式有所不同,如何安全、稳定地将其接入电网成为当前能源电气化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课题。

主要挑战包括:

• 并网审批与标准

各国对分布式能源的并网要求不同,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审批程序复杂且周期较长,给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和普及带来了不小的障碍。

• 电力波动性与不稳定性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可能导致电网负荷波动与频率不稳定,从而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为应对这种波动性,电网需要具备较高的调节能力和足够的储能设施支持。

• 电压和频率控制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并网可能引起电压和频率的波动,尤其在大规模接入时,如何保持电网稳定运行成为技术难题。逆变器需具备高精度的电压调节和频率同步功能,以保障电网的稳定。

• 并网设备的兼容性

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时,需要确保不同类型的能源设备(如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储能系统等)与电网的兼容性。这涉及逆变器的性能、通信协议的统一以及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等技术问题。

• 孤岛效应问题

孤岛效应指的是分布式能源在电网发生故障或断开时仍继续运行,导致电网无法及时感知故障并采取保护措施。为了避免孤岛效应,分布式能源系统需实现与电网的即时断开机制。

4分布式能源并网国际标准

随着分布式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如何确保分布式能源安全、稳定地接入电网,成为各国和地区关注的核心问题。为了规范分布式能源并网的技术要求,保障电网安全与可靠性,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机构制定了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分布式能源并网标准不仅涵盖设备的性能要求,还涉及电能质量、安全性、保护措施和通信协议等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分布式能源并网国际标准:

IEEE 1547

由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发布,规定了分布式能源并网设备的技术要求,包括系统保护机制、自动化控制、响应能力、故障检测与恢复等方面。

UL 1741

美国发布的针对并网逆变器的标准,规定了逆变器在并网过程中需满足的安全、电能质量和电气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VDE-AR-N 4105

德国的分布式发电接入标准,特别针对光伏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并网。

CEI 0-16

由意大利电气工程师协会(CEI,Comitato Elettrotecnico Italiano)发布的关于分布式发电系统与电网并网的技术标准。

5什么是反孤岛测试?

在说反孤岛测试之前,我们要先说一新概念——孤岛效应。

孤岛效应(Islanding Effect)指的是在电力系统中,分布式发电设备(如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机等)与电网断开连接后,仍继续为局部区域或负载供电的现象。当电网发生故障或停运时,分布式能源系统错误地认为电网仍在运行并继续供电,形成一个孤立的“孤岛”。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电网恢复时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对电网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反孤岛保护机制(Anti-Islanding Protection)是确保分布式能源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功能之一。

反孤岛测试的核心目标是确保逆变器能迅速识别电网的断开或故障,并立即切断与电网的连接,防止继续向电网供电。分布式能源系统需配备有效的反孤岛保护机制,确保在电网故障或停运时能够及时断开与电网的连接,从而防止孤岛效应的发生。测试过程中,反孤岛保护机制包括频率、电压和相位监测等,确保电网恢复时能够顺利并网。

6如何进行反孤岛测试?

反孤岛测试是分布式能源并网测试中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面临以下主要挑战:

反应速度要求高

当发生孤岛效应时,逆变器必须在毫秒级别内检测到电网失效并断开,否则可能对电网恢复造成风险。

快速检测电网断开

电网断开的检测方法必须高度灵敏和可靠,尤其是在电网波动较大时,逆变器必须准确判断是电网故障还是正常波动。

频率和电压变化引发误动作

电网频率和电压的突然变化可能导致逆变器误判。逆变器需要具备精确的电网状态监测功能,区分正常波动与真正的电网故障。

反孤岛测试通常需要创建高度仿真的测试环境,通过模拟电网故障场景进行验证。传统的测试方法依赖组合电网模拟器、电池或光伏模拟器及综合负载箱来搭建逆变器的测试环境。测试过程包括在电网断电或电压、电流波动时,检查逆变器是否能够及时断开与电网的连接,并采取断开措施。

作为基于全球的测试与测量解决方案供应商,Keysight提供了电网模拟器方案,帮助工程师、研究人员和电网运营商进行电力系统建模、仿真、测试与优化。

基于强大的硬件和软件平台,Keysight的电网模拟器能够精确模拟电网环境中的各种电气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和功率等),并能够模拟光伏、风力发电等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过程及其对电网的影响。

特别是针对反孤岛测试,Keysight电网模拟器通过创新的P-HIL技术和谐振RLC自动调谐功能,使得测试环境的搭建和测试步骤变得更加简便,显著降低了设备投资、测试时间与人力成本。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NYSE:KEYS)启迪并赋能创新者,助力他们将改变世界的技术带入生活。作为一家标准普尔 500 指数公司,我们提供先进的设计、仿真和测试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工程师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更快地完成开发和部署,同时控制好风险。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等市场。我们与客户携手,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