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车联网作为新兴产业生态,正在成为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数字经济转型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产业链逐步完善,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市场应用持续拓展。
01智能网联化是汽车产业未来演进的重要方向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新四化的发展,车联网成为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和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生态,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数字经济转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动力,是全球创新热点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了“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到2025 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的战略愿景,强调“完善安全管理联动机制、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强数据安全监督管理,构建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车网络安全体系”。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积极稳妥发展车联网,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02车联网市场蕴含巨大机遇
一、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车联网产业健康发展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车联网产业健康发展。美国自1996年首次推出OnStar系统以来,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推动车联网的发展。英国、德国和日本也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网络安全责任和法规标准,以确保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欧盟更是制定了严格的车辆网络安全和软件升级准入管理要求,标志着车联网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我国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产业链基本形成
随着众多互联网企业的加入,我国车联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国家在车联网的发展中也起着巨大的推动力,陆续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以及《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为车联网在我国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23年底,全国设立了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和7个车联网先导区,构建起多元化、深层次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体系。
03网络与数据安全成为车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随着车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车路云网图安全风险复杂交织:由于车联网涉及多个参与方和技术领域,各系统之间的接口众多,导致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例如,车辆与云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可能被窃听或篡改;路侧设施容易受到物理攻击;地图数据也可能存在泄露风险。
车联网安全事件频现引发社会高度关切: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多起严重的车联网安全事故,如黑客入侵导致车辆失控、个人隐私信息被盗取等,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些事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国家大力推进车联网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我国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构建覆盖车端、网络、平台及数据等重点领域的安全防护体系,保障车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多层级、全方位、立体化的车联网信息安全体系:车路云一体化架构的车联网安全体系需全面覆盖车-路-云-网-图及第三方应用平台,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在车、网、云之间建立起多维度、多视角、多层级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构建纵深动态的防御策略,从物理层面到应用层面,再到用户行为层面,形成一个全方位、车云一体、端云联动的立体防护体系,保障智能汽车的网络安全及驾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个人隐私,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04芯盾时代车联网业务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
针对车联网产业面临的各种安全挑战,芯盾时代推出了一系列专业的业务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有效应对风险,保障用户权益。
一、以数据为核心的车联网业务安全解决方案
芯盾时代的车联网业务安全建设专注于智能网联业务产生的多维度、多模态数据,基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坚持管理和技术并重的原则,通过体系化、实战化和常态化的网络安全能力,结合纵深防御与零信任架构,统筹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实现身份治理、认证管理、权限控制及细粒度访问策略。
二、车联网业务安全产品布局
芯盾时代车联网业务安全产品聚焦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服务平台中的业务和数据安全需求,包括云端(服务端)产品和车端产品两个部分。
三、跨领域、强创新的多场景应用
1.数字钥匙安全-整车企业
芯盾时代物联网安全密码模块(SPMI)基于可信安全沙箱、设备指纹、终端安全环境检测等技术,从车辆、移动终端两个层面,提供密钥管理、证书管理、数字钥匙安全认证等支撑手段,构建数字钥匙保护体系。
· 设备指纹:通过底层设备硬件的指纹算法,结合后台设备库及实时获取的的海量特征信息,为设备产生全球唯一ID,确保设备ID的唯一性。
· 终端安全检测:对Android设备、iOS设备、车机的多个设备环境风险点检测,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存在木马、病毒等设备环境风险,保障终端业务运行环境安全。
· 可信安全环境:通过软件SE技术,在手机终端创建可信安全沙箱,模拟硬件SE安全运行,确保静态存储及动态运行时的安全性。
2.数据分类分级-整车企业/车联网服务平台运营企业
芯盾时代数据资产梳理系统(含分类分级模块)通过网内嗅探识别等技术对企业数据资产进行自动化盘点,支持识别规则管理,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最佳实践及企业数据安全规范对数据进行自动化分类、分级,对数据资产中的个人信息、个人敏感信息和重要信息的自动化打标,并支持人工复核。
3.车载视频脱敏-整车企业
芯盾时代车载视频脱敏工具满足GB 44495-2024的要求,针对车载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流数据,在车外图像数据在上云前,自动进行匿名化处理,保障数据隐私,满足合规要求。工具具备高适配性、快速部署、灵活高效的特性,兼容适配多种车载硬件及操作系统,有效降低车企开发成本,仅需一次集成,即可满足不同场景应用功能使用需求,在车端算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框架、模型优化,有效降低车端算力资源消耗。
4.云控基础平台数据脱敏-车联网服务平台运营企业
芯盾时代数据脱敏系统通过AI模型进行自动驾驶视频、图片中敏感信息的检测,通过脱敏算法实现敏感信息的遮蔽,包括马赛克、方框等,支持配置脱敏区域大小及脱敏数据类型,针对车牌、路牌、人脸、时间戳配置不同的识别和处理算法,优化脱敏逻辑和效率,实现不同敏感信息的灵活处理,实现高性能脱敏,通过任务管理及策略管理进行自动驾驶视频/图片脱敏的日常使用配置,支持视频、图片的上传、下载,视频源管理,在线预览等能力,并支持设置计划任务及调度管理,灵活配置脱敏策略,针对不同类型数据设置不同的脱敏方式。
5.数据安全监测-车联网服务平台运营企业
芯盾时代数据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对IP及人员账号访问的过程、操作等进行记录以及审计,支持IP及账户权限管理,分权限账户的动作监测,支持对IP动作监测、热点IP统计,IP日均活跃情况统计等功能,通过识别各类IP及账户的访问操作行为,依据安全策略对违规操作、高危操作进行识别和告警处置。
6.数据安全共享、流通-整车企业/车联网服务平台运营企业
芯盾时代隐私计算系统秉承“数据可用不可见”、“可用不可取”的理念,融合可信执行环境、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同态加密等技术,结合可信计算、非对称加密等技术,实现共享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保障多方数据联合计算过程的可靠可控,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挖掘数据价值,实现数据要素充分利用,提升车企及车联网运营方的数据利用程度,促进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提升车辆的智能化、网联化水平。
7.车联网(自动驾驶)数据集-整车企业/车联网服务平台运营企业
芯盾时代数据标签生成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能够高效、精准地为自动驾驶视频数据自动打标,具备强大的多目标检测和跟踪能力,能够在复杂多变的驾驶环境中准确识别和标注各类交通参与者,如车辆、行人、自行车等,并生成详细的时间序列标签。此外,系统还支持多种标注类型,包括边界框、关键点、语义分割等,确保生成的数据标签全面且精确。通过集成高性能计算资源和分布式处理架构,该系统能够处理大规模视频数据集,大幅提升数据标注的效率和质量,显著减少了人工标注的时间和成本,为自动驾驶算法的研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四、芯盾时代车联网行业最佳落地实践
芯盾时代已经形成车联网数据安全监测系统、数据脱敏系统、数据分类分级、车载视频脱敏系统、物联网安全密码模块等产品和方案。
在研究方面,作为核心参与方承担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智能与网联车关键技术培育”重大项目课题研究,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中唯一的安全厂商,负责智能网联云控系统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和能力建设,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场景下个人敏感信息及重要数据的安全保护。
在项目合作方面,公司与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某企业合作,共同开展车联网数据资产管理平台研究及测试工作,包含数据盘点,统计分析数据类型、数据量、格式、交互流转状态,进行数据访问监控,分析访问量、权限、频率等信息,并建立安全告警机制以及安全加固策略,保证车联网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的识别与安全使用。
在标准方面,牵头编写《车联网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参考框架》行业标准已立项。
芯盾时代凭借先进的技术实力、全面的服务体系、持续的创新能力和严格的合规性保障,为整车企业、车联网服务平台运营企业等车路云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业务安全解决方案。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