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工程远程监控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

描述

行业背景

降雨时空不均、地势西高东低等特点决定了我国对于水资源管理必须进行有序调控。水闸是利用闸门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具备泄洪、分洪、挡洪、挡潮、排水、引水等功能。

据2021年统计数据,我国已建成流量5m3/s及以上水闸100321座。由于长期受“重建轻管”思维影响,导致大量水闸往往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加重了出现工程隐患与洪涝灾害的风险。《水闸技术管理规范》指出:水闸管理单位应经常对建筑物各部位、闸门、启闭机、电气设备、管理范围内的河道、堤防、拦河坝和水流形态等进行检查。

水闸工程面广量大的特点带来了繁重的工作量与人力成本,因此降本升效成为水闸管理单位的主要诉求。随着工业物联网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水闸工程得以实现“监管一体”,运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去提升工作效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

痛点分析

1、信息化水平低

许多水闸工程仍依赖于传统的人工巡检和纸质记录方式,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较低,隐患识别、预测预警能力严重不足,缺少与防汛部门、水利部门等信息共享能力。

2、运维工作效率低

对于闸门、启闭机以及机电设备的巡检维护常常出现不到位的问题,设备出现异常故障却无从得知,导致维护工作往往滞后,进而影响到水资源的调控工作。

3、人员值守成本高

大量的水闸工程需要安排人员值守进行巡检,成本高、工作量也大,同时管理单位难以全面管理各个水闸工程,无法精准调度人员物力,影响到防汛、防旱等工作开展。

解决方案

对此,物通博联提供水闸工程远程监控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通过将物通博联工业智能网关部署到水闸工程现场,接入水位计、流量计、启闭机PLC、摄像头、配电柜等设备,实现数据采集到水闸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并共享到水行政管理部门、流域管理机构中,从而实现对各个水闸工程的远程监控、异常告警、运维管理与数据分析等功能,有助于形成信息化的管理机制,实现水闸运管的协同工作与降本升效。

远程监控

实现功能

1、数据采集:实时采集水闸工情、设备参数并对接到水闸信息化管理平台,具备工业级防护、高性能硬件、边缘计算、断点续传、低功耗等优势。

2、远程监控:能够随时随地查看各个水闸工程的闸前/闸后水位、闸门高度、瞬时流量、启闭机运行状态、电力参数与视频图像等信息。

3、站点管理:基于GIS电子地图实现对区域内各个水闸工程的统一纳管,了解各个水闸工程的基本信息、位置分布、设备状态等重要信息。

4、故障告警:设定告警阈值,能够在监测到超限数据时自动告警,通过微信、短信、邮件等方式进行通知各级管理人员,并实现对闸门的远程启闭控制。

5、运维管理:实现对各个水闸工程运维状况的汇总、展示与管理,实现维护、巡检等工单的创建、编辑、管理与派发等,灵活调度运维人员,实现效益与成本的综合统一。

6、数据分析:通过各类数据报表或图表,能够全方位了解区域水闸的运行状况,并根据实时雨水情、农业生产计划等进行合理调控,确保生活、生产等活动安全开展。

应用价值

水闸工程远程监控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样适用于水库、蓄滞洪区等水利工程建设中,实现运营、管理、维护等各项工作与信息化系统的融合,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水利工程管理,为加强管理水平、减少洪涝灾害、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提供可靠决策支持。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