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瑞的光伏+储能微电网智慧能源系统平台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安科瑞徐赟杰18706165067

背景与需求

“双碳”目标:30、60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各行各业进行节能减排

电力改革: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储能、分布式发电、虚拟电厂和新能源微电网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交易;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政策加持:明确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市场主体地位。

市场推动:企业用电安全性、经济性方面的需求;成本刺激:光伏组件、储能成本下降;

新能源利用率低:大量分布式能源装机后存在弃风弃光、或者直接并网导致回收期增加;

综合用电成本高:余电上网、缺乏有序管理、对分时电价关注低;

能源可靠性不足:新能源易受环境影响供电可靠性低、新能源汽车充电易对电网形成冲击或者超容;

数据分析不全:新能源利用率;发电、储能设备运行状态、用电能耗与成本缺乏分析,协调出力无依与据;

能量管理挑战多:负荷需求、天气状况、电网分时电价等因素下,无法实现微电网内部能量的有效控制和调度。

解决方案

总体方案

安科瑞微电网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在企业内部的源、网、荷、储、充的各个关键节点安装安科瑞自主研发的各类监测、分析、保护、治理装置;通过先进的控制、计量、通信等技术,将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电能路由器聚合在一起;平台根据最新的电网价格、用电负荷、电网调度指令等情况,灵活调整微电网控制策略并下发给储能、充电桩、逆变器等系统与设备,保证企业微电网始终安全、可靠、节约、高效、经济、低碳的运行。

光伏

分布式光伏系统

用户痛点:统一监管困难,数据分析不全,能源利用率低,缺乏安全保护能源可靠性不足。

用户价值:全景感知,运行监视,统计分析,功率预测,运维管理,数字化/智能化/集中化/信息化。

分布式光伏监控系统包含:光伏监控系统平台/运维平台,光功率预测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箱变测控装置,无线测温装置,组件优化控制装置,电能量计量装置,AGC/AVC调控系统,远方调度上传系统。

光伏

工商业储能系统

工商业负荷峰谷差日益扩大,而随着新能源应用普及,电网电能质量也愈发不稳定,成本却不断攀升。配置储能系统可有效解决电价成本高、短时容量不足、限电/停电影响正常运营以及电能质量不稳定对设备造成损伤等问题。

经济高效

1、多种收益:峰谷套利、动态增容、需量管理、需求侧响应、提升新能源利用率。

2、高效集成:算法智能,延长寿命;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

灵活便捷

1、模块化设计,安装调试便捷;

2、母线汇连,便于扩容和管理;

3、接入友好,方式灵活多样。

安全稳定

1、并离网无缝切换,保证关键负荷用电;

2、多层级保护,快速故障隔离;

3、全面监控,快速故障告警;

4、在电网不稳定时辅助供电,提升电能质量。

光伏

光储系统

Acrel-2000MG光储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通过对用户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及用电负荷进行实时监测,结合光伏预测与负荷预测,灵活调节储能系统出力,实现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能成本,与大电网灵活互动,实现备用、调峰、需求侧响应等双向服务,助力多能互补与能源互联网发展,促进节能减排从而实现双碳目标。

基础功能:光伏监测;储能监测;系统运行监视;数据查询;异常告警。

高级功能:光伏、负荷功率预测;储能优化分析;源网荷优化调度;需求响应管理。

光伏

光储充系统

系统平台能够对微电网的源、网、荷、储能系统、充电负荷进行实时监控、诊断告警、全景分析、有序管理和高级控制,满足微电网运行监视全面化、安全分析智能化、调整控制前瞻化、全景分析动态化的需求,完成不同目标下光储充资源之间的灵活互动与经济优化运行,实现能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主要功能:实时监测;能耗分析;智能预测;协调控制;经济调度;需求响应。

系统特点:平滑功率输出,提升绿电使用率;削峰填谷、谷电利用,提高经济性;降低充电设备对局部电网的冲击;降低站内配电变压器容量。

光伏

微电网系统

光伏

微电网智慧能源平台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监测、分析管理、智能诊断、协调控制。

智能化运行策略:支持多种科学高效运行策略,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可靠性与经济性分析:支持能源利用率、能耗、成本收益及异常与电能质量分析。

系统规划与评估:结合负荷数据分析,规划分布式电源与储能配置,并针对微电网系统方案做经济性评估。

多种预测算法模型:多种智能算法,适配各种环境,实现光伏、风电及负荷用电功率的短期和超短期预测。

多种调度算法模型:多种经济调度算法,适应各种目标下的优化调度。

多业务场景匹配:适用于光伏、储能、充电桩、光储、光储充一体等多种业务场景。

光伏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