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多输出电源,可以使用有源分流稳压器和预负载电路来防止在不平衡负载条件下输出电压上升。
在线压交流到低压直流开关电源的世界里,反激式是最常用的拓扑结构之一。这样做的一个原因是成本效益,多个输出电压可以通过简单地在变压器的二次侧增加额外的绕组来提供。
通常,反馈是从需要最严格的输出公差的输出中获取的。然后,该输出定义了所有其他次级输出绕组的每伏特匝数。由于漏感的影响,它并不总是能够实现所需的输出电压交叉调节,特别是当一个给定的输出可能被卸载或只有轻微负载,而其他输出满载。
后稳压器或预负载可用于防止输出电压在这些条件下上升。然而,较高的成本和后稳压器和预负载导致的效率降低使它们不那么有吸引力,特别是考虑到许多消费者应用中最近对低/空载和/或待机输入功耗的监管要求。图1所示的主动搜索调节器解决了监管问题,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成本和效率的影响。
图1所示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图1所示。用于多输出反激变换器的有源分流调节器
当功率转换器的输出都在调节范围内时,电阻分压器R14和R13偏置晶体管Q5接通,使晶体管Q4和Q1关断。在这种工作模式下,通过Q5的电流作为5v输出的小预负载。5 V输出和3.3 V输出之间的标称差异为1.7 V。当负载需要从3.3V输出获得额外的电流,而没有从5v输出获得相同的负载电流增加时,5v输出的输出电压将相对于3.3V输出的输出电压增加。
当两个输出之间的差值超过100 mV时,晶体管Q5偏置,这将打开晶体管sq4和Q1,并允许电流从5 V输出流向3.3 V输出。这个电流降低了5 v输出的电压,减小了两个输出之间的电压差。流过晶体管Q1的电流是由两个电压之间的差决定的。因此,图1所示的电路有助于保持两个输出处于调节状态,而不管它们的负载如何;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3.3 V输出满载,而5v输出卸载。
晶体管Q5和Q4的排列也提供温度补偿,因为每个晶体管的VBE温度变化相互抵消。二极管D8和D9是可选的,可用于减少晶体管Q1的耗散,并可能潜在地消除晶体管Q1有一个散热器的需要。由于电路仅对两个输出之间的相对电压差作出反应,因此在满载和轻负载时,由于分流器从5 V输出连接到3.3 V输出,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活动的。与接地的分流稳压器相比,电路的有源耗散降低了66%。其结果是,效率保持高在满负荷和轻到空载功耗保持低。
审核编辑 黄宇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