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方波信号的频谱
1、理想方波的频谱(时域到频域)
理想方波为频率1G,50%占空比,幅度为1v,上升时间为0,把理想方波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就可以知道各个频率分量的幅度,如下图所示,偶次谐波如2G,4G,6G,8G.....的幅度都为零,奇次谐波有如下关系式:
An= 2 / n*π
也就是1次谐波的幅度为0.63v,3次谐波的幅度为0.21v,以此类推,如方波的幅度加倍,谐波的幅度同样也要加倍。
还有一个特殊的频率点0Hz,这个频率点的信号幅度为信号幅度的均值相同,50%占空比的1v信号,均值为0.5v,0次谐波的的幅度也为0.5v。
2、合成一个理想方波(频域到时域)
通过傅里叶的逆变换,我们可以把信号由频域逆变回时域,这样更可以清楚的看到方波信号是怎么形成的,如下图把方波信号的奇次谐波组合起来就形成了理想方波。
二 方波信号的带宽
在上图中,如果只用0次,1次,3次谐波合成时域的波形,那么所得的波形的信号带宽只达到3次谐波的值,即3Ghz的带宽,越多次谐波合成时,方波的带宽也就越大,方波的上升时间也就越短,与理想方波就越接近。对于方波的生产过程,我们不断的增加一些高次谐波,把谐波带宽和上升时间的关系画在图表中,得出下面的关系:
BW= 0.35 / Tr
BW为带宽,单位为GHz,Tr为上升时间(10%到90%),单位为ns。
这个关系是这样推导来的:
例如信号的上升沿为1ns,那么信号的带宽就是350MHz,若信号的带宽为3.5G,那么上升时间就为0.1ns左右。所以我们经常会根据信号的上升时间来判断信号的带宽。
传输线的损耗问题:
我们知道高频的信号的板材并不是FR-4了,因为传输线上的损耗会比较大了,要选用其他的板了,从下图可以看出随着频率的增加,传输的损耗越来越大,一般在超过1G的高速链接中就不能再使用FR-4的板材了,主要表现就是上升边沿变缓。
原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8345163/article/details/124977928
-- END --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