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精密股票代码及价格走势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2017年7月20日,《财富》发布“全球企业500强”榜单,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鸿海精密)名列27位,较上年下滑2个名次,但仍高居中国***地区企业榜首。其掌门人是传奇商人郭台铭,曾“霸榜”***首富多年。

郭台铭旗下鸿海精密一纸公告,将滴滴出行运营主体小桔快智的最新估值曝光。根据这笔以1.199亿美元占股0.355%的交易估算,小桔快智的最新估值逼近340亿美元,较今年6月保利披露入股时的276亿美元估值又攀升了约23%。这是滴滴收购Uber中国后估值的首次曝光。

鸿海精密

富士康集团上市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鸿海精密”)是全球最大的3C(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代工龙头。9月8日晚间,鸿海精密发布公告称,代子公司Foxteq Holdings Inc.取得Xiaoju Kuaizhi Inc.(即小桔快智)股权。公告显示,公司以38.227美元/股的价格获得小桔快智313.57万股特别股,交易总金额约1.199亿美元,持股比例为0.355%。鸿海精密称,此次投资为长期投资,交易方式为按市场行情议价。

根据此前6月保利投资滴滴时披露的情况,当时保利以4亿美元获得约1.46%股份,滴滴当时的估值约为276亿美元。保利是滴滴公布的最后一轮融资方之一。由此推断,仅仅3个月时间,滴滴的估值由276亿美元攀升到340亿美元,涨幅高达23%。

滴滴方面昨日向记者确认了该笔投资,其官方回复称,富士康是全球电子行业领军企业,滴滴在海内外价值投资者支持下将继续全力投入推动中国移动出行产业发展,为用户创造更佳体验。双方关于未来合作还在持续探讨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鸿海精密的主要客户苹果正是滴滴的上轮融资方之一。当时,苹果战略投资额高达10亿美元,是滴滴此前收到的单笔最大投资。此外,富士康曾与北汽集团、腾讯控股等分别达成新能源汽车租赁以及“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相关合作,而北汽产业投资基金和腾讯控股亦是滴滴此前的投资人。

据富士康方面透露,物联网及基于电动车的共享出行或将成为双方合作的方向之一。巧合的是,昨天正是滴滴APP上线四周年的日子。当天,滴滴出行宣布,旗下租车业务在上海正式上线,滴滴租车在成都、武汉、青岛三大城市启动试运营。这是滴滴继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试驾、公交及企业级之后,在移动出行领域的第九个业务,标志着其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台建设正日臻完善。

按照其公布的运营模式,滴滴租车并不自己拥有车辆,也不使用个人的车辆,而是与线下租赁公司合作。正在洽谈的合作方包括一嗨等租车公司。此外,还有不少合作租赁公司看好滴滴模式,也投入了大批新车共同运营。

根据滴滴方面的规划,该业务将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逐步推广至全国多个一、二线城市。

鸿海精密

2017年11月13日,电竞概念“第一股”雷蛇登陆港交所,12月18日收市后的总市值约为338亿港元,鸿海方面(富士康)为其投资方,持股0.32%。除此之外,2015-2017年,鸿海以1.9亿美元投资了美图秀秀、2亿美元投资滴滴出行、44亿元人民币投资创新工场、1.25亿美元投资Tink Lab、1.2亿美元投资Face++。除了参股企业进行投资,郭首富还把目光投向了自家企业。

2017年7月13日,鸿海精密旗下的鸿腾六零八八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鸿腾)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鸿腾主要从事应用于资讯科技、通讯、自动化设备、精密模组、汽车及消费电子行业的连接器、机壳、散热模组、有线及无线通讯产品、光学产品、供电模组及配件的制造、销售与服务。

鸿腾在12月19日港股收盘时总市值约为360亿港元,根据鸿海精密持有鸿腾76.92%的股份计算,鸿海精密持有市值约为276.91亿港元,按当日汇率折算约为35.4亿美元。

上市前,鸿海精密持有鸿腾法定股本3亿美元(持股比例为92.57%,因无资本公积金,投资金额按法定股本算),按此计算,一只“小金鸡”(鸿腾)上市让鸿海精密净赚约32.4亿美元。

在香港上市的鸿海系公司,还有2001年上市的讯智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代码:8051)和2005年上市的富智康集团有限公司(代码:2038)。据鸿海精密2016年年报,鸿海精密旗下有19大板块,旗下公司实体多达600多家。而在2013年的股东大会,郭台铭曾表示,鸿海精密旗下约有50只“小金鸡”可拆分上市,将创造100-200位董事长。2015年6月的股东大会,郭台铭再次提及考虑在未来三到五年分拆中国大陆的业务,以期在A股上市。

富士康互联网IPO消息的高调发布,正是今年“鸿海系”企业加紧落实上述战略的体现之一。除了赚钱,还有一大因素推动富士康互联网的上市。近年来,“代工帝国”鸿海精密开始谋求转型,寻找新的市场风口。鸿海精密2016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仅3C电子产品收入一项,坐收超43587亿新台币,并无其他领域的收入,以12月18日央行对美元中间价套算,约合人民币9609亿元,其他利息、股利、补助等杂项收入合计为50.12亿新台币。此外,鸿海精密最新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第三季度9月底,鸿海精密营收为1.08万亿元新台币,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然而鸿海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39%,为9年来的最大降幅。

这些数据表明,鸿海精密转型的成效似乎并不明显。这时,鸿海精密把目光投向了在熟悉的领域拓展业务链和提高利润率,而富士康互联网,则是鸿海精密掏出的“首付款”。

鸿海精密,股票代码2317,是***的企业,在***地区挂牌上市,并不在A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