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竞争激烈_10年内部署30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

通信网络

650人已加入

描述

中国希望在十年内部署30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这在中国催生了一个新兴的芯片行业,涌现出地平线机器人(Horizon Robotics)等致力于为这些汽车打造“大脑”的公司。

眼下,自动驾驶时代已是大势所趋,但同时国际贸易争端也带来了不确定性。总部位于北京的地平线公司希望瞄准英伟达和Mobileye等国际竞争对手,来为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供应芯片。据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到2021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芯片行业的年营收将增长超过一倍,至50亿美元。

中国希望减少对智能手机和电视的关注,着重研发精密半导体和人工智能技术,从而向全球制造价值链的上游移动。目前,中国每年要进口1.75万亿元人民币的芯片,甚至比石油的进口额还要高。

“中国必须不遗余力地获取和发展自己的芯片技术,以提高自身的安全感,尤其是当美国政府让我们担心任何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时候。” 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少军在上海的论坛活动上说道。

努力在芯片领域实现自给自足是新一届中国政府的优先任务。据彭博社报道称,中国政府已经设立2000元人民币的基金,来投资本土芯片厂商。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和电动汽车市场,中国监管方希望其部署的自动驾驶汽车能够采用自主研发的芯片。政府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整车和芯片、传感器等零部件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对于自动驾驶行业),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这为中国创造了机会,”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裁丁文武说道。

地平线机器人公司由前百度人工智能业务负责人余凯创立。该公司投资方包括英特尔资本、上海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以及中国建银投资有限公司。

去年12月,地平线机器人完成了一轮规模1亿美元的融资。

地平线公司开发的“征程”1.0电路板尺寸比一枚邮票还要小。在今年1月举行的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这款处理器在通用汽车的Yukon XL车型中进行了展示。据悉,该处理器可以实时探测多达200个目标(包括行人、车辆和车道标记),帮助无人驾驶汽车避免碰撞。

“中国公司已经从中国制造发展到中国创造,”42岁的余凯说道,“现在我们正在走向中国发明(invented-in-China)。”

眼下,地平线公司正与大众旗下的奥迪、重庆长安汽车、汽车零部件厂商博世合作,以打入未来的车型。在2016年,一辆长安自动驾驶汽车曾成功完成1200英里的路测。

在汽车行业,为了减少油耗,汽车刹车灯中的LED灯数量都会受到严格的审查。而如何在不消耗大量电力的情况下,处理来自激光、雷达和相机传感器的数据,更是为各芯片厂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于凯说:“这就像我们在寻找一匹马,能够跑得又快又长,但吃的又很少。如果嵌入式汽车芯片消耗了太多的电力,它将导致汽车续航迅速衰竭,难以跑远。”

奥迪驻北京发言人约翰娜·巴斯(Johanna Barth)表示,奥迪已经为中国项目挑选地平线公司为合作伙伴,公司将在采取下一步措施前评估其结果。

她说,在中国境外销售的汽车中,奥迪仍采用英伟达和Mobileye的芯片。

竞争激烈

英伟达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得益于自动驾驶行业的需求提升,该公司营收已经七个季度实现超过20%的增长。它还与百度合作开发了一个自动驾驶汽车平台,并计划在奇瑞汽车中安装该系统。

“我们正在与中国的汽车制造商、生态系统,以及在中国销售汽车的全球汽车制造商合作,”英伟达汽车芯片业务高级总监丹尼·夏皮罗(Danny Shapiro)说。

这些公司就包括北京自动驾驶卡车创业公司图森。图森计划明年在上海和美国亚利桑那州开始运营商业化卡车车队,其投资方就包括英伟达。

“我们对英伟达的芯片很满意,对于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来说,它的计算能力是最强的,”图森公司首席技术官说。

在自动驾驶汽车芯片领域,Mobileye是中国公司的另一个重要竞争对手。该公司总部位于以色列,在去年被英特尔斥资15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发言人称,Mobileye希望通过其第四代EyeQ芯片和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地图系统在中国市场扩展业务。

Mobileye将通过与北京数字地图供应商四维图新合作,将其地图系统带到中国。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但中国有足够的资金和决心,让自己成为半导体开发领域的生力军,就像现在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所做的一样。

3月5日,中国政府领导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表示,中国的工业优先任务包括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领导者,包括集成电路、5G移动通信、飞机引擎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中国政府预计,将在未来10年在这些领域投资约1500亿美元。

来自清华大学的魏少军说:“世界各地的主要政府都在政策、人才和资本上部署各种资源,来升级自己的产业。中国也不例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