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应用电路图
温度控制器采用LM324四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温度控制范围为5~95℃,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方面的温度自动控制。
该温度控制器电路由电源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基准电压电路、温度指示电路、电压比较放大电路和控制执行电路组成,如图6-6所示。
图6-6采用LM324运算放大器的温度控制器电路
电路中,电源电路由电源开关S、电源变压器T、整流桥堆UR、滤波电容C1、C2、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限流电阻R10和电源指示发光二极管VL1组成;温度检测电路由晶体管式温度传感器V1、电阻R1、电容C3和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IC1(N1~N4)内部的N1组成;基准电压电路由电阻R4、R5、R8、电位器RP1~RP3、稳压二极管VS和IC1内部的N4组成;温度指示电路由电阻R2、R3、IC1内部的N2和电压表PV组成;电压比较放大电路由IC1内部的N3和电阻R6、R7组成;控制执行电路由电阻R9、晶体管V2、继电器K、二极管VD和工作指示发光二极管VL2组成。交流220V电压经T降压、UR整流、C1滤波及IC2稳压后,为IC1、基准电压电路和控制执行电路提供+9V工作电压,同时将VL1点亮;+9V电压经R5限流、VS稳压后产生+6V左右的基准电压,一路经R4、RP1分压后为N2的正相输入端提供基准电压;另一路先经N4缓冲放大,然后经RP2、RP3分压后,再经R8加至N4的正相输入端,作为N3的基准电压;V1发射结的电压降(Vbe)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上升时,V1的导通内阻变小,发射结的电压降也减小,使N1的输出电压降低,N2的输出电压升高,N4的输出电压则下降;PV用来指示V1检测的温度值(灵敏度为10mV/℃),若PV指示电压值为250mV,则表明温度为25℃;RP3用来设定控制温度值;RP2用来设定RP3的最大输出电压(调节RP2的阻值,使RP3的最大输出电压为1V);RP1用来设定N2正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调节RP1的阻值,使N2的正相输入端电压为530mV)。
在V1检测到环境温度低于RP3的设定温度时,N3输出低电平(约0.65V),使V2饱和导通,K通电吸合,VL2点亮,电加热器EH通电工作,使环境温度缓慢上升。当温度升高至设定温度时,N3,又输出低电平(约7.7V),使V2截止,K释放,VL2熄灭,电加热器EH断电而停止加热。随后环境温度又缓慢下降,当温度降至RP3的设定温度时,K又吸合,EH又通电加热。如此周而复始,使受控场所的温度恒定在设定温度附近。
R2和R3均选用精度为1%的金属膜电阻。
K选用JRX-13F型9V直流继电器(若用于控制较大功率的电热器,应使用交流继电器。即使用继电器来控制交流接触器,再通过交流接触器来控制电热器)。
使用电压比较器LM324组成的电平测试电路
如图所示为使用电压比较器LM324组成的测试电路。其特点是便于检测阈值电平的调整,可测试DTL、TTL、CMOS等多种逻辑电平。由电压比较器的原理可知:当同相输入端(正端)电压高于反相输入端(负端)电压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反之,则输出低电平。RP为比较电压调整电位器,当UIN高于设置电压时,7脚输出高电平,显示1,同时小数点dp发光;UIN低于设置电压时,1脚输出高电平显示0,但小数点不亮;当检测到高、低变化的时钟脉冲时,若频率很低,可见0、1交替显示。频率较高时,0、1变化非常快,所以只见显示为0,同时小数点dp发光,这种“带点的零”即可表示检测的是时钟脉冲。
图1中,由U1a、U1d组成振荡器电路,提供频率约为400Hz的方波/三角形波。U1c产生6V的参考电压作为振荡器电路的虚拟地。这是为了振荡器电路能在单电源情况下也能工作而不需要用正负双电源。U1b这里接成比较器的形式,它的反相输入端(6脚)接入电阻R6、R7和VR1,用来提供比较器的参考电压。这个电压与U1d的输出端(14脚)的三角形波电压进行比较。当该波形电压高于U1b的6脚电压.U1b的7脚输出为高电平;反之,当该波形电压低于U1b的6脚电压,U1b的7脚输出为低电平。由此我们可知,改变U1b的6脚电位使其与输入三角形波电压进行比较。就可增加或减小输出方波的宽度,实现脉宽调制(PWM)。电阻R6、R7用于控制VR1的结束点,保证在调节VR1时可以实现输出为全开(全速或全亮)或全关(停转或全灭),其实际的阻值可能会根据实际电路不同有所改变。
图1中,Q1为N沟道场效应管,这里用作功率开关管(电流放大),来驱动负载部分。前面电路提供的不同宽度的方波信号通过栅极(G)来控制Q1的通断。LED1的亮度变化可以用来指示电路输出的脉冲宽度。C3可以改善电路输出波形和减轻电路的射频干扰(RFI)。D1是用来防止电机的反电动势损坏Q1。
当使用24v的电源电压时,图1电路通过U2将24V转换成12V供控制电路使用。而Q1可以直接在21v电源上,对于Q1来讲这与接在12v电源上没有什么区别。参考图1,改变J1、J2的接法可使电路工作在不同电源电压(12V或24V)下。当通过Q1的电流不超过1A时,Q1可不用散热器。但如果Q1工作时电流超过1A时,需加装散热器。如果需要更大的电流(大于3A),可采用IRFZ34N等替换Q1。
LM324多路反馈带通滤波器电路图
LM324函数发生器电路图
LM324滞后比较器电路图
硬件电路如图1所示。S1为手动电源开关;S2按下闭合,放手断开;按下S2,单片机启动运行,经过2s左右,KM闭合,交流220V可为电器设备持续供电,供电5min后,单片机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控制电源的供电;当某一路传感器检测到信息使P1.1为高电平时,P1.0输出5V高电平至U4的3脚,而U4的2脚只有1.5V,这样U4的1脚输出高电平使VT1导通,VT2导通,使12V的直流电源可以为继电器JZC-36F的线圈供电,KM闭合,使交流220V可为电器设备正常供电。当传感器检测到信息使P1.1为低电平时,延时1min后,再次检测P1.1,若连续5minP1.1为低电平,使P1.0输出低电平至U4的3脚,使U4的1脚输出低电平至VT1的基极,VT1截止,VT2截止,继电器JZC-36F线圈断电,KM断开,切断交流220V供电。
VD3,VD4为实现线或而接的隔离二极管,VD2为保护二极管,VD1是为了抬高VT1的发射极电位,VT2必须采用功率较大的三极管,如JE9051硅中功率晶体管。为了使继电器可靠地动作,电路中设计了+5V和+12V两种电源。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