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环路干扰问题的试验和分析和解决方案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一个良好的接地设计,是每个PCB工程师的必修课程。接地不仅显著减少干扰是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常用技术,效果明显立竿见影。但是,接地不良可能会引入干扰,比如地环路干扰。下面我们以电机控制器传导发射整改过程中遇到的地环路为例。来说明以下

1、地环路干扰问题的产生

在电机控制器的EMC测试整改过程中,测试传导发射低压侧正极时,32M、41M、65M出现超标,如图一所示;调试低压侧滤波参数效果不明显,考虑电机控制器在整车的安装环境以及之前的整改经验,将电机控制器外壳增加接地点,变成两点接地,32M、65M明显降低,6.1M出现超标,如图二所示,接下来针对6.1M频点做整改。

pcb

pcb

2、地环路干扰问题的试验和分析

用频谱分析仪和近场探头定位噪声点,确定干扰来自电机控制器的DCDC输出线。DCDC模块是电机控制器内的最大干扰源,干扰很容易通过输出线缆向外传导或者直接通过空间向外辐射,甚至耦合到其他电源线、信号线,此外,DCDC输出负极通过钣金件直接接机壳,即已经和接地参考平面相连,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地电位不稳。

由于电机控制器传导发射低压侧只要求测试12V/24V电源线,并不直接测试DCDC输出线,故推测6.1M干扰是DCDC模块通过线束耦合到12V/24V电源线。首先在DCDC模块的相关信号线上套铁氧体磁环,对6.1M频点没有改善;用铜箔将信号线包裹起来并粘接机壳内壁,同样没有效果;在DCDC模块的CAN通讯线上套铁氧体磁环,没有效果......

试验N多方法仍然对6.1M频点束手无策,回忆6.1M频点到底从何而来,猜想会不会是因为增加接地点引起的呢,于是尝试去掉增加的接地点,6.1M频点马上变好

pcb

将增加的接地点恢复,6.1M又超标,可以复原现象,说明6.1M处干扰确实是接地问题引起的。观察增加的接地点位置,正好在DCDC输出线正负极之间,使用铜带编织网接接地参考平面,两点接地会引起地环路干扰,6.1M超标很有可能是地环路干扰引起的。

3、地环路干扰问题的解决

地环路干扰产生的内在原因是地环路电流的存在,地环路电流是因为两个接地点的电位不同形成电压导致的。常用的解决地环路干扰问题的方法有单点接地,采用隔离变压器或光耦隔离器隔离,安装共模扼流圈增加地环路阻抗等。在本整改测试试验中,只需要将增加的接地点远离DCDC输出线,保证两个接地点的电位相近,就可以避免和减弱地环路干扰。将增加的接地点布置在机器的另一侧,远离干扰输出端,就可以避免6.1M超标同时抑制32M、41M和65M干扰点,结合其他措施,就可以通过传导发射试验。

4、总结

两点接地和多点接地很容易引起地环路干扰问题,在机器外壳有输出线缆时应尤为注意,防止接地点的电位相差过大,当频率比较低时,应尽量选择单点接地。接地技术是解决电磁兼容问题最简便成本最低的技术,同时也是最有讲究的技术,所以在设计前期多考虑接地方式、接地位置对后续EMC测试与整改会有很大帮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