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
电脑的超频就是通过计算机操作者的超频方式将CPU、显卡、内存等硬件的工作频率提高,让它们在高于其额定的频率状态下稳定工作,以提高电脑的工作速度。 超频的英文名称是“Over Clock”,是一种通过调整硬件设置提高芯片的主频来获得超过额定频率性能的技术手段。 以AMD 羿龙II X4 955黑盒CPU为例,它的额定工作频率是3.2GHz(赫兹),其作为一款原生四核处理器,仅通过软件方式便稳超4GHz风冷极限频率,系统可以稳定运行,就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超频。
一个是硬件设置,一个是软件设置。其中硬件设置比较常用,它又分为跳线设置和BIOS设置两种。
1、跳线设置超频
早期的主板多数采用了跳线或DIP开关设定的方式来进行超频。在这些跳线和DIP开关的附近,主板上往往印有一些表格,记载的就是跳线和DIP开关组合定义的功能。在关机状态下,你就可以按照表格中的频率进行设定。重新开机后,如果电脑正常启动并可稳定运行就说明我们的超频成功了。
比如一款配合赛扬1.7GHz使用的Intel 845D芯片组主板,它就采用了跳线超频的方式。在电感线圈的下面,我们可以看到跳线的说明表格,当跳线设定为1-2的方式时外频为100MHz,而改成2-3的方式时,外频就提升到了133MHz。而赛扬1.7GHz的默认外频就是100MHz,我们只要将外频提升为133MHz,原有的赛扬1.7GHz就会超频到2.2GHz上工作,是不是很简单呢:)。
另一块配合AMD CPU使用的VIA KT266芯片组主板,采用了DIP开关设定的方式来设定CPU的倍频。多数AMD的倍频都没有锁定,所以可以通过修改倍频来进行超频。这是一个五组的DIP开关,通过各序号开关的不同通断状态可以组合形成十几种模式。在DIP开关的右上方印有说明表,说明了DIP开关在不同的组合方式下所带来不同频率的改变。
例如我们对一块AMD 1800+进行超频,首先要知道,Athlon XP 1800+的主频等于133MHz外频×11.5倍频。我们只要将倍频提高到12.5,CPU主频就成为133MHz×12.5≈1.6GHz,相当于Athlon XP 2000+了。如果我们将倍频提高到13.5时,CPU主频成为1.8GHz,也就将Athlon XP 1800+超频成为了Athlon XP2200+,简单的操作换来了性能很大的提升,很有趣吧。
2、BIOS设置超频
现在主流主板基本上都放弃了跳线设定和DIP开关的设定方式更改CPU倍频或外频,而是使用更方便的BIOS设置。
首先启动电脑,按DEL键进入主板的BIOS设定界面。从BIOS中选择Soft Menu III Setup,这便是升技主板的SoftMenu超频功能。
进入该功能后,我们可以看到系统自动识别CPU为1800+。我们要在此处回车,将默认识别的型号改为User Define(手动设定)模式。设定为手动模式之后,原有灰色不可选的CPU外频和倍频现在就变成了可选的状态。
如果你需要使用提升外频来超频的话,就在External Clock:133MHz这里回车。这里有很多外频可供调节,你可以把它调到150MHz或更高的频率选项上。由于升高外频会使系统总线频率提高,影响其它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因此一定要采用锁定PCI频率的办法。
Multiplier Factor一项便是调节CPU倍频的地方,回车后进入选项区,可以根据CPU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倍频,例如12.5、13.5或更高的倍频。
菜鸟:如果CPU超频后系统无法正常启动或工作不稳定,我听说可以通过提高CPU的核心电压来解决,有这个道理吗?
阿萌:对啊。因为CPU超频后,功耗也就随之提高。如果供应电流还保持不变,有些CPU就会因功耗不足而导致无法正常稳定的工作。而提升了电压之后,CPU就获得了更多的动力,使超频变得更容易成功和稳定。
在BIOS中可以设置和调节CPU的核心电压(如图7)。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Default(默认)状态。如果CPU超频后系统不稳定,就可以给CPU核心加电压。但是加电压的副作用很大,首先CPU发热量会增大,其次电压加得过高很容易烧毁CPU,所以加电压时一定要慎重,一般以0.025V、0.05V或者0.1V步进向上加就可以了。
3、用软件实现超频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软件来超频。这种超频更简单,它的特点是设定的频率在关机或重新启动电脑后会复原,菜鸟如果不敢一次实现硬件设置超频,可以先用软件超频试验一下超频效果。最常见的超频软件包括SoftFSB和各主板厂商自己开发的软件。它们原理都大同小异,都是通过控制时钟发生器的频率来达到超频的目的。
SoftFSB是一款比较通用的软件,它可以支持几十种时钟发生器。只要按主板上采用的时钟发生器型号进行选择后,点击GET FSB获得时钟发生器的控制权,之后就可以通过频率拉杆来进行超频的设定了,选定之后按下保存就可以让CPU按新设定的频率开始工作了。不过软件超频的缺点就是当你设定的频率让CPU无法承受的时候,在你点击保存的那一刹那导致死机或系统崩溃。
1、选材
这里的选材不仅仅指一款核心优异的CPU,它包括更多的配件(主板、内存、硬盘等一系列可能影响超频的配件)的选择。这要求主板具备丰富的BIOS的调节(可逐兆对处理器外频进行线性调节,调节范围较大,能够对CPU、内存、芯片组电压和内存频率调整,最好可固定AGP/PCI频率等等),要求内存具备更高频率品质(如DDR500)或优秀的超频芯片(如Winbond的BH-5内存芯片),此外最好有一块可以稳定工作在更高PCI总线频率下的硬盘。这一切对于超频来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以后的文章中将会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2、散热
CPU现在的温度已经高得让人头疼了,尤其在增加电压超频时,更为恐怖的夏天即将来到我们身边,良好的散热便成了超频成功的保障。如何更好地为CPU超频护航,在林林总总的散热器中如何选择“对”的产品,这里所涉及的问题也非三言两语可以讲明白,请关注2005年6月6日出版的《中国电脑教育报》第22期“散热专题”,在该专题中,我们将获得一个全新的整体散热概念,敬请关注!而在“超频应用专题”系列文章的后续会简单的介绍超频所需要的散热系统。(不涉及液冷或压缩机等特殊散热方法,因为这并不适合普通消费者)。
3、辅助手段
为了让CPU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上,采用一些辅助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如对CPU及内存适量加压,一般情况下,只要CPU电压提升幅度控制在25%以内,还是非常安全的。另外,需要锁定AGP/PCI的频率(需主板支持),如果没有该功能,外频最好设定在标准外频下。辅助手段尚有许多,这大多属于超频技巧之类的,以后的文章会陆续介绍。
4、测试稳定性
超频完成后能进入操作系统,并进行简单操作并不意味着超频就成功了,必须要对电脑进行全面的测试(“烤”机),而这里笔者推荐用SuperPi、3Dmark、Pemire95等进行最少两个小时的残酷测试。至于软件的简单使用以后会提到。
5、其他
应该注意的事项着实不少,一一归总起来总是让人感觉介绍的还不够完整,如AMD Athlon 64处理器超频还需要注意系统总线的问题。在下期连载的文章中,笔者将会一一说明,希望读者多一些耐心。
1、CPU超频和CPU本身的“体质”有关
很多朋友们说他们的CPU加压超频以后还是不稳定,这就是“体质”问题。对于同一个型号的CPU在不同周期生产的可超性不同,这些可以从处理器编号上体现出来。
2、倍频低的CPU好超
大家知道提高CPU外频比提高CPU倍频性能提升快,如果是不锁倍频的CPU,高手们会采用提高外频降低倍频的方法来达到更好的效果,由此得出低倍频的CPU具备先天的优势。比如超频健将AMD Athlon XP1700+/1800+以及Intel Celeron 2.0GHz等。
3、制作工艺越先进越好超
制作工艺越先进的CPU,在超频时越能达到更高的频率。比如Intel新推出就赢得广泛关注的Intel Celeron D处理器,采用90纳米的制造工艺,Prescott核心。已经有网友将一快2.53GHz的Celeron D超到了4.4GHz。
4、温度对超频有决定性影响
大家知道超频以后CPU的温度会大幅度的提高,配备一个好的散热系统是必须的。这里不光指CPU风扇,还有机箱风扇等。另外,在CPU核心上涂抹薄薄一层硅脂也很重要,可以帮助CPU良好散热。
5、主板是超频的利器
一块可以良好支持超频的主板一般具有以下优点:
(1)支持高外频。
(2)拥有良好供电系统。如采用三相供电的主板或有CPU单路单项供电的主板。
(3)有特殊保护的主板。如在CPU风扇停转时可以立即切断电源,部分主板把它称为“烧不死技术”。
(4)BIOS中带有特殊超频设置的主板。
(5) 做工优良,最好有6层PCB板。
最常见的方法是风冷。它是在散热片之上放一个风扇,然后扣在CPU上面。这些可能会很安静,非常吵或是介于两者之间,取决于使用的风扇情况。它们会是相当有效的散热器,但还有更有效的散热方案。其中之一就是水冷,但我将稍后再讨论它。
风冷散热器是由Zalman,Thermalright,Thermaltake,Swiftech,Alpha,Coolermaster,Vantec等等这些公司制造的。Zalman制造某些最好的静音散热设备,并以它们的“花形散热器”设计而闻名。它们有最有效的静音散热设计之一7000Cu/AlCu(全铝或铝铜混合物),它还是性能较好的设计之一。Thermalright在使用适当的风扇时是(相当)无可争议的最高性能散热设备生产者。Swiftech和Alpha在Thermalright走上前台之前是性能之王,现在仍是极好的散热设备,并且能够用于比Thermalright散热设备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因为它们通常比Thermalright散热设备更小并适合更多的主板。Thermaltake生产大量的低端到高端散热器,市场营销能力强,专卖店遍布全国,但价格偏高。
再来说水冷。水冷主要仍是边缘方案,但一直在变得更主流化。NEC和HP制造了能以零售方式购买的水冷系统。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的水冷仍然是面向发烧友领域的。在水冷回路中一般有如下部件:水冷头(通常在CPU上,也有适用于GPU、北桥、内存、硬盘、MOS上的水冷头)、水泵、水箱、散热排、水管、水冷液。
水冷头通常是以铜或(较少见的)铝建造。甚至更少见但正在变得多起来的是银造的水冷头。对水冷头有几个不同种类的内部设计,但在这里我不准备深入讨论那些。水泵负责推动水通过回路。最常见的水泵是Eheim水泵(1046,1048,1250),Hydor(L20/L30)及Danner Mag3。Iwaki水泵也流行在高端群体之中。Swiftech MCP600水泵正变得更加受欢迎。那两个都是高端12V水泵。
水箱是有用的,因为它增加了回路中水的体积并使得填充和放气(把气泡排出回来)及维护更容易了。然而,它占据了大多数机箱中相当可观的空间(小的水箱就不碍事),并且它还相对容易会泄漏。散热器可以是像Swiftech的散热器或Black Ice散热器这样的成品,也可以用汽车加热器核心改装。加热器核心通常好在出众的性能以及较低的价格,但也更难以装配,因为它们通常不会采用能被水冷快速而容易地使用的形状。油箱散热器对那些有奇怪尺寸需求的来说是个可供选择的办法,因为它们采用非常多变的形状和尺寸(不过通常是矩形)。
然而,它们的表现不如加热器核心好。管道系统在性能上也是一个要素。通常对高性能来说,1/2‘直径被认为是最好的。不过,3/8’甚至是1/4‘直径的装备正变得更常见,而它们的性能也正在逼近1/2’直径回路的。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