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美国加州一辆特斯拉Model X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引发爆燃,现场调查显示,此次爆燃可能与电池有关。
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为日本松下集团,采用将数千个钴酸锂电池组成电池阵列的方式为电动车提供动力。然而,如此设计使得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加大了电池阵列受撞击的可能,进而造成电芯或模组容易移位,导致并联和串联用的导线脱落和短路引发起火。
此外,Model S、Model X的18650型电池阵列为了减轻重量和成本,还将最外的绝缘层取消。尽管特斯拉声称其拥有优秀的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成组技术、及时的温度监控系统技术,但频发的事故表明18650型电池阵列的天然缺陷仍难克服。
与特斯拉对松下电池的情有独衷相比,奔驰在动力电池上门的选择更开放和全面。
德国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蔡澈对外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 戴姆勒已宣布将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纳入其锂电池供应商。未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奔驰的电动车都会使用中国电芯。而宁德时代在2017年已经超越松下成为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奔驰并不满足于仅仅对外采购动力电池,更重要的策略是要将最先进的动力电池技术掌握在企业手中,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竞争优势。
客观来看,寻找更安全、更先进的动力电池技术将成为新能源汽车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当前大批国内外动力电池企业的整车企业都在积极探索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意图率先在该领域取得突破。
下面就来看本周锂电行业都有哪些新技术和大事件吧。
1
宝马联手麻省理工开发固态电池
麻省理工学院(MIT)研发团队与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宝马集团和东京工业大学合作,研发出一种全新方法来改变锂离子导体的离子迁移率和抗氧化稳定性,利用晶格动力学开发可充电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该方法可能会加速高能固态锂电池,以及其他能源储存和输送装置(如燃料电池)的开发。
该新方法依赖于通过固体锂离子导体晶格的方式,将其与抑制离子迁移的方式相关联,有助于发现增强型离子迁移率新材料,可支持快速充电和放电。同时,该方法可用于降低材料与电池电极的反应性,从而缩短其使用寿命。更好的离子迁移率和较低的反应性,这两个特性往往是相互排斥的。
该技术还适用于分析其它电化学过程的材料,如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膜基脱盐系统或产氧反应。该项目获得了宝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能源部的支持。
点评:相比其它车企,宝马在新能源汽车以及动力电池领域的研究和布局更具有前瞻性,更重要的是宝马不满足现有锂离子电池的技术,而将目光延伸至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尽管宝马自己不会生产电芯,但其要求将电芯以及动力电池技术掌握在手中,更体现了宝马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和野心。
2
日产、住友和4R Energy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工厂
据悉,日产汽车、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及其合资企业4REnergy,正在开设日本首家专门从事于电动车锂离子电池再利用和再处理的工厂。
4REnergy专注于电动车电池的有效再利用。此前,该公司开发了一款可快速测量废旧电池性能的系统,并计划将这一创新技术应用于日本东部Namie工厂,以处理从日本各地收集的电池。
新开设的工厂将成为4REnergy开发和制造的全球中心。工厂再利用和再制造的电池将被用来为电动汽车提供全球首个可交换的再生电池,还将用于大型存储系统和电动叉车。
点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和循环再利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当真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当前锂电行业的研究热点。目前中国已经颁布了相关政策指明了国内开展动力电池回收的发展方向和责任主体,但实际上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的企业并不多,尤其是主机厂。而日产汽车联合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及其合资企业4REnergy开展的动力电池回收项目或将为国内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持。
3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工程装备分会成立
3月3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工程装备分会成立暨动力电池智能制造技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工信部、深圳市经信委、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等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以及CATL、比亚迪、国轩高科、西门子等多家企业共同见证了工程装备分会成立,并围绕动力电池的智能制造、行业的协同发展展开了交流讨论。
当前,中国动力电池制造产业面临多重问题:1、电池制造影响因素众多,装备复杂;2、电池材料体系、技术本身飞速发展,难以稳定;3、电池型号多、制造工艺不断改变,难以优化;4、对制造认识不够,搬用数码电池的成功经验,或盲目模仿、抄袭;5、缺乏系统分析、数字化模拟设计、产品定位和行业指导。
据了解,创新联盟工程装备分会是基于联盟基础上的七个专业领域的分委会之一。工程装备分会按照创新联盟的总体要求,以支撑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应用为总体目标,组织行业优势力量,协同创新资源,在动力电池制造工艺及装备方面寻求重大突破,加速实现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形成国际竞争力。
点评: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产锂电设备无论是在产品质量还是兼容性等方面都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但与日本企业不同,日本设备企业一根筋,追求将单一设备的性能做到极致,喜欢“单打独斗”,逐渐走向没落。而中国企业则是给单一设备赋予越来越多的功能实现兼容性,但却没有实现整线的高度融合,关键在于当前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缺乏标准体系,各自为战。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