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ro通过一个简单的二元分类决策树解释信息熵和信息增益这两个概念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StackOverflow人气答主(top 0.12%)Amro通过一个简单的二元分类决策树例子,简明扼要地解释了信息熵和信息增益这两个概念。

为了解释熵这个概念,让我们想象一个分类男女名字的监督学习任务。给定一个名字列表,每个名字标记为m(男)或f(女),我们想要学习一个拟合数据的模型,该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未见的新名字的性别。

决策树

现在我们想要预测“Amro”的性别(Amro是我的名字)。

第一步,我们需要判定哪些数据特征和我们想要预测的目标分类相关。一些特征的例子包括:首/末字母、长度、元音数量、是否以元音结尾,等等。所以,提取特征之后,我们的数据是这样的:

决策树

我们可以构建一棵决策树,一棵树的例子:

长度<7

|   元音数量<3: 男

|   元音数量>=3

|   |   元音结尾=1: 女

|   |   元音结尾=0: 男

长度>=7

|   长度=5: 男

基本上,每个节点代表在单一属性上进行的测试,我们根据测试的结果决定向左还是向右。我们持续沿着树走,直到我们到达包含分类预测的叶节点(m或f)。

因此,如果我们运行这棵决策树判定Amro,我们首次测试“长度<7?”答案为是,因此我们沿着分支往下,下一个测试是“元音数量<3?”答案同样为真。这将我们导向标签为m的叶节点,因此预测是男性(我碰巧是男性,因此这棵决策树的预测正确)。

决策树以自顶向下的方式创建,但问题在于如何选择分割每个节点的属性?答案是找到能将目标分类分割为尽可能纯粹的子节点的特征(即:只包含单一分类的纯粹节点优于同时包含男名和女名的混合节点)。

这一纯粹性的量度称为信息。它表示,给定到达节点的样本,指定一个新实例(名字)应该被分类为男性或女性的期望的信息量。我们根据节点处的男名分类和女名分类的数量计算它。

另一方面,熵是不纯粹性的量度(与信息相反)。对二元分类而言,熵的定义为:

Entropy = - p(a)*log(p(a)) - p(b)*log(p(b))

这一二元熵函数的图像如下图所示。当概率为p=1/2时,该函数达到其最大值,这意味着p(X=a)=0.5或类似的p(X=b)=0.5,即50%对50%的概率为a或b(不确定性最大)。当概率为p=1或p=0时(完全确定),熵函数达到其最小值零(p(X=a)=1或p(X=a)=0,后者意味着p(X=b)=1)。

决策树

当然,熵的定义可以推广到有N个离散值(超过2)的随机变量X:

决策树

(公式中的log通常为以2为底的对数)

回到我们的名字分类任务中,让我们看一个例子。想象一下,在构建决策树的过程中的某一点,我们考虑如下分割:

以元音结尾

[9m,5f]

/          \

=1          =0

-------     -------

[3m,4f]     [6m,1f]

如你所见,在分割前,我们有9个男名、5个女名,即P(m)=9/14,P(f)=5/14。根据熵的定义,分割前的熵为:

Entropy_before = - (5/14)*log2(5/14) - (9/14)*log2(9/14) = 0.9403

接下来我们将其与分割后的熵比较。在以元音结尾为真=1的左分支中,我们有:

Entropy_left = - (3/7)*log2(3/7) - (4/7)*log2(4/7) = 0.9852

而在以元音结尾为假=0的右分支中,我们有:

Entropy_right = - (6/7)*log2(6/7) - (1/7)*log2(1/7) = 0.5917

我们以每个分支上的实例数量作为权重因子(7个实例向左,7个实例向右),得出分割后的最终权重:

Entropy_after = 7/14*Entropy_left + 7/14*Entropy_right = 0.7885

现在比较分割前后的权重,我们得到信息增益的这一量度,也就是说,基于特定特征进行分割后,我们获得了多少信息:

Information_Gain = Entropy_before - Entropy_after = 0.1518

你可以如此解释以上运算:通过以“元音结尾”特征进行分割,我们得以降低子树预测输出的不确定性,降幅为一个较小的数值0.1518(单位为比特,比特为信息单位)。

在树的每一个节点,为每个特征进行这一运算,以贪婪的方式选择可以取得最大信息增益的特征进行分割(从而偏好产生较低不确定性/熵的纯分割)。从根节点向下递归应用此过程,停止于包含的节点均属同一分类的叶节点(不用再进一步分割了)。

注意,我省略了超出本文范围的一些细节,包含如何处理数值特征、缺失特征、过拟合、剪枝树,等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