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人工智能,将会成为未来5-10年里影响手机行业竞争格局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昨天,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在国内正式发布了华为P20/P20 Pro系列手机,这两款手机搭载了麒麟970 AI芯片,采用“窄刘海”异形全面屏设计,且P20 Pro还采用了全球首款徕卡后置三镜头配置,并同时支持指纹解锁和面部解锁。(华为P20系列国内上市 同步推出首款无线耳机与eSIM智能手表)
▲极光色华为P20 Pro
至此,第三款搭载麒麟970 AI芯片的华为手机机型也正式向国内观众见面(前两款分别为华为Mate10系列、荣耀V10系列)。随着AI进一步落地移动终端,从芯片到应用、从软件到生态,整个手机行业无不在方方面面接受着人工智能这一新兴技术所带来的冲击与升级。拍照更好看、翻译更准确、语音助手更方便……以上种种固然是人工智能能为手机行业带来的升级,然而,其作用远不仅于此。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趋近饱和、甚至逼近负增长的当下,手机行业进入洗牌期,马太效应日益增强,全行业竞争将进一步演化为少数巨头间的争霸赛。以苹果、三星、华为首的全球三大手机厂商已经占领了整体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这一数字还将继续扩大。
▲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
“人工智能,将会成为未来5-10年里影响手机行业竞争格局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对智东西记者这样说道,“它所支撑的不仅是智能终端人机交互模式的变革,更关键是的,它能对用户喜好进行智能挖掘,未来甚至变革手机行业的商业模式。”
在P20/P20 Pro发布期间,智东西在上海采访了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围绕华为手机手机AI生态建设、AI是否具备杀手级应用、华为在全球竞争中的破局优势、以及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技术突破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AI生态将成为华为制胜法宝
目前,全球三大手机巨头都已经具备AI芯片打造能力,其中苹果和华为都在去年发布了搭载自主研发AI芯片的旗舰手机,而业内关于三星AI芯片的传言也不绝于耳。
不过,手机的AI能领衡量标准绝不仅是AI芯片能力,还包括手机终端打造、手机AI应用生态打造等能力。
在全球手机市场竞争日益集中的当下,苹果、三星、华为这类手机巨头的厮杀自然也日益激烈;余承东认为,在巨头竞争中,华为在AI方面的优势与突围点最终可能是AI生态打造。
毕竟,芯片的AI能力再强,最终还是要落地到软件与应用场景,才能真正提升用户体验。余承东表示,华为手机AI生态及应用将实现“从内向外”的三层打造步骤:
首先,华为将从原生态应用(如拍照、输入法、相册整理等)入手,调动AI芯片NPU的强大能力,保证应用的快捷、高效、安全;
其次,华为将重点联合合作方里的高频场景(比如购物、社交、旅游等),调用AI的图像和语音功能,将AI能力赋能给高频应用。据智东西了解,目前已经有不少第三方应用已经接入了华为HiAI平台的AI能力,比如我们熟知的快手、抖音、京东、美团、Prisma等。它们有的采用视频处理优化技术、有的采用图像识别挂钩电商技术、有的则采用滤镜美化类技术,图像处理速度最高能达到原来安卓机器性能的10倍。
最后,则是整个AI生态的建设。今年,华为消费者云服务部将联手1000家应用合作伙伴,通过和第三方合作的形式打造完备的AI生态建设。这是华为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在下半年的麒麟980芯片发布、以及下一代Mate系列旗舰机发布的时候,华为将会向大家交出成绩单。
不过,期待AI的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的用户恐怕要失望了。余承东认为,目前大家期待AI的杀手级应用是很难实现的,就像当年大家期待3G、4G时代出现一个颠覆级应用(比如高清视频、沉浸式游戏等),但是我们始终没有等到一个这样的应用出现——事实证明,杀手级应用,而更多的是一个迭代过程。就像刚开始的AI应用体验是50分、60分,之后慢慢迭代到70、80……最后逐渐到了某一天,用户已经对它非常满意,用成了习惯。
AI将驱动新一代人机交互变革
人机交互模式对于手机而言影响着用户的终极体验。此前,手机端人机交互方式已经经历过从键盘到触摸屏的跃迁,目前我们正在朝另一个人机交互界面发展——语音交互。
对于语音交互来说,有三个重要考量因素:硬件、软件、服务。硬件主要是拾音和音质方面,提升起来不算太难。但是软件的NLP和个性化理解判断方面,目前仍是行业的技术难点。
而服务,则是这其中的重头戏——目前,以虚拟语音助手为主导的人机语音交互界面正广受关注,全球各大手机厂商都重金布局,从华为的小E、三星的Bixby、再到最早的苹果Siri,各大手机巨头都在纷纷抢占这一市场。而除了手机巨头之外,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公司也毫不示弱,正试图以智能音箱为载体占领家居语音入口。
不过,语音技术门槛相对高,目前进展不太快。语音助手调用APP其实是个手机厂商与APP厂商博弈的过程,APP允许这种调用的话,相当于把自己的资产接口开放给手机厂商。因此,现在在推进语音助手调动APP使用方面,即便是Siri这类“早鸟”也进展不快。虽然现在语音识别率已经逐渐提高,但是语意理解、知识图谱、第三方应用打通等环节都有待发展,需要2、3年时间才能形成新格局。
而且,由于语音和数据密切关联,因此在NLP技术上各家有各家的优势:比如阿里擅长电商、腾讯擅长社交、华为擅长操作控制,不过总的来说终端厂家由于数据沉淀会更有优势。
此外,语音交互的更下一步则将会是视觉交互。目前的人脸识别解锁、手机AR游戏等已经是视觉人机交互界面的初步尝试,下一步还将进化到流畅的视频通话、身临其境的视觉感观灯。不过由于电池续航能力、网络带宽、光场技术等限制,现在还是发展早期。
AI驱动商业模式变革 蛋糕要有新分法
此外,AI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产品层面、功能层面的改革——甚至还会带来商业模式的变革,这块蛋糕该怎么分?谁动了谁的奶酪?
随着AI的赋能,手机将会变得越来越智慧,越来越“懂你”,未来的手机将会根据你的使用习惯主动将服务牵引给你,而不是靠现在的安装APP方法。在这一商业模式的变更下,手机应用软件分发——占据了一块“大蛋糕”的市场——将被重新洗牌定义,占据用户服务入口的厂商将在这一时代中占据极大的主动权。
▲华为手机可以根据应用情景为你智能推荐应用
目前不少公司都在进行应用分发的尝试,比如腾讯就推出了小程序、即用即走等。对此,终端厂商们也紧步不怠,比如华为就推出了“快应用”,手机会随着你的使用习惯,自动推送应用给你,用户无需下载APP。比如你跟朋友聊到一部新上映的电影,系统自动给你推送订票服务入口——此时,推猫眼电影还是淘票票的入口,决策权在终端厂商手中。
不久前,华为还联合小米、OPPO、vivo、中兴、一加等其他九大国产手机厂商,一起推出了“快应用”标准和平台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两大手机技术突破
最后,余承东告诉智东西,在Mate10、V10、P20等重点机型推出后,2018年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上,值得持续关注的新技术突破有以下两点:
第一点比较令人意外的——并不是AI——是全面屏技术。现在的“真全面屏”还在发展当中,需要很多的细节创新、技术创新。要做到真正没有刘海的全面屏,那么原先屏幕中的摄像头、指纹、按键都要消失,这些挑战其实非常大,物理层面的演进都需要两三年。
第二点则是AI,而这其中又包括软硬件两方面。软件方面,AI目前集中在拍照、录像、降噪、翻译等技术上,但这些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摄像头、麦克风、芯片等技术的发展,AI的软件能力要配合硬件一起演进。
此外,余承东还透露,华为的手机在今年会有技术上的大突破,通过软件的方式让现有手机性能大幅度提升。
“逆流而上”的华为
余承东认为,在AI时代,华为将会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在以前的智能手机时代,华为只是一个行业追赶者。
“你都不敢相信,我们第一款手机还没卖到5万部,以前是2万台的标准,现在的目标是2000万台,短短几年里增长了1000倍。”余承东笑着说。
但是,这些年里华为在前沿技术研发中进行了持续大规模投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些研发投入将会陆续进入爆发点,陆续推出更强的技术引领同行。
在行业饱和、市场逼近负增长的洗牌期,三星、苹果的市场份额都有一定程度下跌,但根据今年2月IDC发布的2016/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报告显示,华为的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9.5%上涨到2017年达到10.4%,手机总出货量与总营收都有着明显增长。
而AI,恰恰将会是下一个破局的关键节点。
结语:人工智能已成为巨头游戏
正如前文所言,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日益趋近饱和、甚至逼近负增长的当下,手机行业的竞争已经成为巨头间的竞争,并且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战况。
而人工智能,这项近年来大火的前沿技术,已经一跃成为继电池、摄像头、全面屏之后,手机行业又一块崭新的竞争战场——所不同的是,这块战场的规模将会前所未有的宏大,所涉及的创新研发投入、应用生态打造、以及终端设备体量都将巨大无比,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成为巨头间的游戏。
不过,巨头间的竞争纬度除了产品本身外,还包括了围绕产品而生的品牌营销、渠道零售、用户服务等种种方面。余承东坦然表示,在这些方面,华为还需要继续加强。
除了终端设备厂家外,还有一大批软件企业也开始踊跃尝试将人工智能融入手机中,比如最近频繁曝出融资消息的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人工智能独角兽创业公司,无不个个摩拳擦掌,开始了“手机APP圈地抢夺战”,好不激烈。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