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被禁”事件的建议:教育应该与市场挂钩,加大对电子人才培训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都说中兴缺乏核心竞争力,但是难道他们就不想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吗?中兴被禁事件,折射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仍然任重道远。虽然中国发展半导体事业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展开,但是直到2014年国家开始大力扶持才逐渐获得了重视。当年的“汉芯事件”固然反映出一些问题,但是在近几年资金、政策都到位的情况下,人才仍是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昨天晚上,集微网拿到周教授的投稿,在高校做了一辈子教育的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教授周祖成,他以自己从系统转向集成电路设计执教过程中的切身体会来讲述,问题出在哪里?

留不住的人才导致“酲得早,起得晚”

1956年,我国提出“向科学进军”,根据国外发展电子器件的进程,提出了中国也要研究半导体科学,把半导体技术列为国家四大紧急措施之一。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首先举办了半导体器件短期培训班。请回国的半导体专家黄昆、吴锡九、黄敞、林兰英、王守武、成众志等讲授半导体理论、晶体管制造技术和半导体线路。在五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在北京大学开办了半导体物理专业,共同培养第一批半导体人才。

中国很早就已经意识到集成电路是信息产业的粮食,在30年前的“863计划”中,就已明确提出“软件和集成电路是两个高技术的拳头”,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两个产业。 周祖成教授1958年从沙市中学考上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就留校工作了。他当时已经45岁,也毅然从雷达转行从零开始搞VHSIC,引进EDA工具,学习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可以说从“用集成电路”到“设计集成电路”,开始教通信系统仿真和VHDL课程。

虽说是半路出家,但是就是这批年仅半百的教授带领着一批年轻有为的研究生,设计出来中国第一块通信专用集成电路。但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仅靠这些老教授难以为继,因此产业未来的希望还是要寄托在下一代培养。就当有所成就的时候,周祖成教授发现本就不多的人才大量流失,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了抢手货,大多数都出国了,留下来的也被外资EDA企业招走了。

于是教授们只得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最好的办法是开课、开放实验室。

周教授回忆,当时开设了研究生专业课,包括片上系统和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等课程,每次上课几乎座无虚席。与此同时,还给企业和研究所的骨干办了一期右一期培训班,结果仍是:听课的学生都出国了,为企业培训的骨干人才跳槽去外企了。

为何?待遇是个现实的问题。周教授表示,90年代的时候,他的一个博士后学生每个月学校发4000元生活费,然后他老婆埋怨道:我在中关村的公司里(硕士)一个月都能拿1万元,你只要每个月给家里8000元,就随便你在清华做你喜欢的事情。这个顶不住压力的博士后只好走人。

房子也是另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周教授表示,现在有一个集成电路领域的大牛,当年回国与他联系想进清华的EDA中心,唯一的条件就是想要一套老三居(80平方米不到)住房。实验室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也只好对人才放手。

因此,虽然中国很早就已清醒地认识到并已开始发展集成电路事业,却由于现实原因无法留住培养出来的人才,无耐后继无人。诚然人往高处走,相信当时的学生们也是有一腔建设祖国的热血,然后,现实才是梦想的初衷。

筹办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教育应该与市场挂钩

尽管如此,周教授还是不负为中国培养集成电路人才的初衷,也等到了好消息。1996年,刚刚开始赚到钱的华为找到周教授,表达了支持培养集成电路人才的想法。经过筹划,周教授和时任华为副总裁郑宝用作为发起人,由华为赞助的首届“华为杯中国硏究生EDA竞赛”在清华大学EDA中心开赛了,并坚持了23年,而且竞赛始终是在国内大型企业推动下产生并前行的。第一届竞赛的前十名都进入了华为就职。

周教授回忆,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业界称为研电赛)是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1995年开始)的启发下举办的,这两者有关系,但区别在于研电赛的定位是一个“高层次的”、“科技创新的”交流平台,竞赛内容尽可能贴近当下世界科技的发展。

他表示,电子设计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产业,电子产业里有上游、中游和下游:下游是制造业,中游是提供解决方案的产业。上游有两个核心,一个是芯片设计(或是叫硬件);另一个是软件设计,也就是编程。如果我们掌握了电子设计上游这两个最核心的技术,也就是芯片设计后,才有可能带动整个电子产业和国际接轨。中国要从一个制造型国家变为创造型国家,核心在于电子设计,这正是培养高端人才的核心。

这种人才不完全是从课程里培养出来的,很大程度上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就不是单纯通过课程学习得来,所以要给他们创造更宽松的环境,除了实验室环境,还要有类似于这种全国竞赛的交流平台。

周教授表示,今年教育部与硏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支持,作为“创芯大赛”今年又要在厦门清华大学海峡硏究院开赛了。23年了,多少还是为集成电路行业输送了一批人才。他强调,现在很多海归人才都是多年前从国内出去的人。他们在国外领先的产业环境中快速的掌握了先进技术,如果国内具备了这样的环境,那么国内这些还没有机会出去的人才也能利用国内创造的条件脱颖而出,周教授认为,教育本身应更好地和市场经济需求挂钩,使教育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周教授坚持的观点是,一个具备了基本专业结构的大学毕业生,随后在他3~5年读研时间里,跟着导师,在导师的项目背景支持下,用他们他们最充沛的精力、最好奇的心态、最新奇的创意,集中全力设计芯片,是可以完成一个集成电路设计来的。他认为,高校应该是集成电路人才“激励创意,鼓励创新,实现创业”的最佳时期。如果有国家项目背景支持,企业需求的拉动,高校这个集成电路人才主渠道会越来越宽。

摆正集成电路设计业的龙头位置

集成电路产业链包括了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等多个环节,周教授解释了半导体、微电子、集成电路之间的关系,筒单来说半导体是材料(物理学名词),微电子是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的一个二级学科),集成电路是产品和产业。

清华的半导体教研室始于上世纪50年代,研究半导体物理、材料和工艺,先后研制出了二极管和三极管。周教授回忆,再到后来的晶体管、门电路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做整机的时代还知道这个教研室是做什么的(如熊猫半导体收音机,130小型计算机),但当国外技术从VLSI进展到SoC以后,就不知道微电子所是做什么的了(周教授2006年从清华大学退休)。他表示,系统级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所电子系统的背景不够;以存储器为主,工艺水平又不行。去年学生高年级选专业,动员学生(招生时是电子系统一大专业招生,3年级后分专业)报“微纳电子”,把我拉进去现身说教,还有几位企业界的“牛人(上市公司身价上亿的校友)”,说了一下午(近3小时),与会近20人,最后仅一人表示会选微电子专业。

为何发展到现在反而学生越来越不愿意选择这个专业?周教授认为是学生们对产业不了解,觉得这个行业没前景,行业层面也没有将设计和制造区分开。他回忆说,长久以来一提集成电路就是引进工艺产线,从上世纪90年在无锡华晶召开的首届全国ASIC会议就在谈引进。长期领导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主要领导人物都是制造出身的“大牛”,参加ASIC会议也全是半导体的大牛,经过大家反馈后,才在2000年国务院的18号文件里明确,集成电路产业链包括了设计,制造,测试,封装,材料和装备,但集成电路设计业是产业链的龙头。

为何设计业是首位的?周教授比喻说,一条生产线摆在那里,没有设计去加工,引进在多啊的生产线也是“无米之炊”。那么借国外的“米”下锅如何?作为一个企业要生存,可以,但作为一个国家,行吗?

周教授表示,现在中国集成电路制造有了中芯国际,设计业要充分用好中芯国际,但是中芯也要对高校网开一面。他建议中芯给高校一点赞助的MPW,就像去年赞助中国“中国硏究生创芯大赛”的开幕式,是否可以先从高校参加“创芯大赛”获奖队伍的项目做起(哪怕是从二等奖以上项目的老师)做起,奖劢免费的“MPW”面积多少,也是对鼓励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好事。当然,吸引高校教师投片,适当优惠点,企业未必吃亏!欢迎“中芯国际”今年对“中国硏究生创芯大赛”的赞助用“MPW”的方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