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真快,前不久才写了篇《对做技术的一点思考》博文,那时刚刚决定自己第一份工作的去处。现在,我已经在工作单位工作了将近2个月了。晚上回到住处,抽出休息时间小小回顾下这段时间的收获。这里我要先做一些说明,我是应届硕士毕业生,正常情况下要明年6月份毕业。由于之前的学习和经历,有幸在研一结束的时候就达到了毕业的工作量,同时手上握有一篇《一种实用化的机载双基地SAR收发波束指向自同步方法》的文章这个方法已经由我亲自在项目中实现并应用,文章最近才投出去,正在审稿中。之后的一年多的时间一直在从事一个工业方面的商业项目,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研发工作。在我决定来工作单位的时候,项目的软硬平台已经搭建完成,进入测试和全方面各个部件的研发阶段。学校学习期间让我积累了从理论转工程的一条龙设计与实施经验。当然,我也知道这离产品还有一定的距离。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写了《对做技术的一点思考》,关注该网站的很多社会上的朋友或多或少的表达了一下自己的观点。现在,我有条件在未毕业的条件下,拿到正式合同同时参与到一线的设计和研发工作中,抽出一点时间对这段在上海的封闭,谈谈我对第一份工作的感想。
首先谈谈产品,在学校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测试环境,比如EMC、恒温、浪涌以及振动等等。如何与测试人员协作完成各级产品的鉴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水平层次不齐,以及制度的缺陷,对于时刻要求高效率的科研人员这是首要面临的问题。这就产生了这样一批“怪人”。调度人员,可以说无技术无理论,不分时段谈的永远是责任。这是最让人头痛的一类人。另一类人就是总体设计人员,从来不和技术实施人员进行沟通,光说不练。加上调度的“捣乱”,这必然影响做事情的效率。庆幸的是我并不是在这样的单位工作,虽然外表光鲜,但是严重阻碍个人成长。这与私企的办事风格截然不同。但是不可否认,就技术而言,规模越大的国企技术含量越高,特别里面锻炼出来的真正搞技术的人。
其次谈做人,中国其实是人心的社会,学做人比学做事的确要有用的多,技术是自己的铁饭碗,做人则是决定在国内人生高度的事。真正的实干家是喜欢说实话,踏实专研技术的人的。只是有些本没有技术实力,但是却坐上领导职位的人。面对这样的领导,善于观察的人就本能的会注意起来,该有的礼貌还是要有,该有的形式还是要走。个人觉得长像在这方面会有比较大的优势。言谈时刻沿着领导的思路,这样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会做人的。当然,他们的身份也会和技术人员截然不同。
最后谈学习,工作中涉及到的很多都是新的领域。超过了很多我以前认为的技术范畴,也达到了我想学我们自己技术的要求,摆脱了不断追求国外新“产品”的学习模式。在学校养成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软硬件以及理论上的知识积累让我很快能找到切入点。相关知识背景是要学习的首要任务,找准有意义的切入点是关键,不断的积累理论知识是理解层次提高的必要条件。
第一份工作小结:找到了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领域和工作,生存条件在当地绝对算的上中上,博士学位指日可待。希望我的经历能和各位志同道合的技术同行达到共鸣,同时我也希望有一样条件的有真才实学的湖南人把回家当做自己职业规划的必经一站。期望有缘相见。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