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地的例子来回顾PCIe总线的结构、事务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前面的一系列文章简要地介绍了PCIe总线的结构、事务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下面我们用一个简单地的例子来回顾并总结一下。

如下图所示,Requester的应用层(软件层)首先向其事务层发送如下信息:32位(或者64位)的Memory地址,事务类型(Transaction Type),数据量(以DW为单位),TC(Traffic Class,即优先级),字节使能(Byte Enable)和属性信息(Attributes)等。

总线

然后接收端的事务层使用这些信息创建了一个Mrd TLP(Memory Read的事务层包),并将Requester的ID(BDF,Bus & Device & Function)写入到该TLP的Header中,以便Completer根据这一BDF将Completion信息返回给Requester。然后这个TLP会根据其TC的值被放到对应的VC Buffer中,Flow Control逻辑便会检车接收端的对应的接收VC Buffer空间是否充足。一旦接收端的VC Buffer空间充足,TLP便会准备被向接收端发送。

注:TLP的Header实际上有两种,32位的地址对应的是3DW的Header,64为的地址对应的是4DW的Header。这在后续的文章中会详细介绍。

当TLP到达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时候,数据链路层会为其添加上12位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和32位的LCRC。并将添加上这些信息之后的TLP(即DLLP)在Replay Buffer中做一个备份,并随后将其发送至物理层。

物理层接收到DLLP之后,为其添加上起始字符(Start & End Characters,又叫帧字符,Frame Characters),然后依次进行解字节(Strip Byte)、扰码(Scramble)、8b/10b编码并进行串行化,随后发送至相邻的PCIe设备的物理层。

接收端PCIe设备(即Completer)的物理层接收到数据之后,依次执行与发送端相反的操作。并从数据中恢复出时钟,然后将恢复出来的DLLP发送至数据链路层。

Completer的数据链路层首先检查DLLP中的LCRC,如果存在错误,则向Requester发送一个Nak类型的DLLP,该DLLP包含了其接受到的DLLP中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Requester的数据链路层接收到来自Completer的Nak DLLP之后,从中找到序列号(Sequence Number),并根据序列号在Replay Buffer找到对应的DLLP,然后将其重新发送至Completer。如果Completer的数据链路层没有检查到LCRC的错误,也会向Requester发送一个Ack类型的DLLP,该DLLP同样包含了其接收到的DLLP中的序列号。Requester的数据链路层接收到之一Ack DLLP之后,便会根据其中的序列号在Replay Buffer中找到对应的DLLP的备份,并将其丢弃(Discard)。

当接收端PCIe涉笔(即Completer)的数据链路层正确的接收到了来自Requester的DLLP(包含TLP的)时,随后将其进一步发送至事务层,事务层检查ECRC(可选的),并对TLP进行解析,然后将解析后的信息发送至应用层(软件层)。

如下图所示,Completer的应用层会根据接受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理完成后会将数据发送至事务层,事务层根据这一信息创建一个新的TLP(即CplD,Completion with data)。并根据先前接收到的TLP中的BDF信息,找到原来的Requester,然后将CplD发送至该Requester。这一发送过程与Requester向Completer发送TLP(Mrd Request)的过程基本是一致的。所以这里就不在重复了。

注:如果Completer不能够返回有效数据给Requester,或者遇到错误,则其返回的就不是CplD了,而是Cpl(Completion without data),Requester接收到Cpl的TLP之后便会知道发生了错误,其应用层(软件层)会进行相应的处理。

总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