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日前,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在云南投产。值得一提的是,这座锂钠混合储能电站,应用了全球首套构网型钠离子储能系统。
该储能站占地面积约50亩,投资超过4.6亿元,装机容量为200 兆瓦/400兆瓦时。按照每天两充两放测算,年调节电量5.8亿千瓦时,可满足近27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其中98%为绿电。
普通储能通常为跟网型或并网型储能,依赖电网的频率和电压信号进行控制,作为电流源运行,需跟随电网运行,在电网波动较大时可能会因电网支撑不足而退出运行。
锂钠混合构网型储能安装了算法模块,其构网型系统能够智能感知新能源接入电网带来的波动变化,实时调整输出电压与频率,可自主构建微电网,在电网波动时保持独立运行,增强电网的稳定性,更好地适应新型电力系统中高比例清洁能源接入带来的发电随机性、波动性等挑战。
并且,该电站能够以慢充慢放、快充快放等多种模式工作,最大功率和响应速度分别达到现有钠离子电池的3倍和6倍。
目前,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加快发展,其中,技术最成熟、成本低廉的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97%。然而,随着对锂电池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锂资源将面临短缺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锂电池70%的生产材料源自海外,进口依赖度高。而钠电池的原材料可从盐矿、海水、盐湖中进行提取,例如一个察尔汗盐湖的钠资源就能够达到全球锂资源的500倍。
并且钠电池成本相对较低,且耐温性强,能在-20℃至45℃的宽温域下稳定运行。采用锂钠混合方案,可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储能站的调节能力。
此次锂钠混合储能站整合了锂电池和钠电池的优势。锂电池技术成熟、能量密度高、响应速度快;钠电池循环寿命长,可达2万次以上,耐受环境温差大。两者结合,能提升储能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更好地支持电网应对新能源发电的波动。
在运营模式上,采用了“独立+共享”的模式,既可响应电网的调频需求,又能够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储能租赁服务,未来还将参与到电力市场的交易当中。
该电站将服务云南30多个风电、光伏电站,支撑高比例新能源稳定接入电网中。未来可推广至西藏、新疆、甘肃、宁夏等新能源高占比地区,助力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的电量稳定送出。
同时,有望在电网调频、调峰、黑启动等场景中广泛应用,为电网提供多种服务,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支撑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和电力市场的灵活交易。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2030年全球锂钠混储市场规模将超3000亿美元,中国有望占据60%份额。国家发改委明确将锂钠混合储能列为重点支持方向,未来三年市场规模或突破500亿元。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锂钠构网型储能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小结
本次宝池储能站的投运标志着钠电池从实验室迈向电网级应用,预计将带动全产业链技术迭代,加速钠电商业化,为2025年新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的目标提供支撑,助力我国新型储能占比提升。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