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面临的挑战,电池金属价格迫将使汽车业探寻新的替代性电池材料

描述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走向汽车, 无人驾驶开始成为如今创投圈内最为耀眼的明星。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似乎已经被神化,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要与 AI 沾上关系的事物都能瞬间质变成成一个非常完美成熟的产品。然而,在 2018GMIC 峰会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余贵珍教授却就无人驾驶这个具体的场景为大家提了一个醒——人工智能并不是无人驾驶的万能药。

无人驾驶面临的挑战

余贵珍表示尽管目前市面上有包括整车厂商、IT 公司巨头以及创业企业都在做布局自动驾驶,但是都还没有商业化,而且还出现了诸如 Uber 撞死行人的事故,从整体而言,目前大家都拿不出准确的数据来证明无人驾驶在安全性上优于人类。

无人驾驶真要大批量的上市,必然还有很长的路要有。余贵珍认为,至少有三道门槛需要跨越:

第一个是无人驾驶是否容许上路(即是否有路权)。这里主要是法律门槛,目前已经有很多无人车团队拿到了上路测试的牌照,但是这仅仅是测试,不是商用。从试用到商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个挑战是自动驾驶有没有能力上路。路上的环境很复杂,比如下雨、下雪,基本上人开车都看不见,真正的无人驾驶能适应这些情况吗?

第三个挑战在于消费者是否真的敢坐无人驾驶汽车。由于目前无人驾驶在安全性上依然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相信很多人对坐自动驾驶汽车是会有心理负担的。

然而,这三大挑战是否能用人工智能手段加以克服呢?

首先,余贵珍认为我们必须承认人工智能技术的确有效地促进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通过深度学习,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利用摄像头来做环境感知,大家已经有信心达到 99% 了。”

不过,尽管如此,在余贵珍看来我们依然不能神化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实际上就是一个算法,就是一个比原来机器学习更高级的算法罢了,所以我们不要把人工智能想成什么都能解决。”“人工智能绝对不是无人驾驶的万能钥匙,不要试图用人工智能 2.0 来解决无人驾驶所有的问题。”

总之无人驾驶想要真正上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无人驾驶真正落地或许会更早:

无人驾驶可以先在特定场景中商用

“无人驾驶的落地面临诸多问题,但无人驾驶是不是没有意义?我觉得也不是。特定区域的无人驾驶有大量的机会。”余贵珍认为像旅游观光车、码头集装箱卡车、露天矿区、军事演习、危险环境运输、汽车测试等特定场景都适合采用无人驾驶技术。

“特定区域无人驾驶具有多个优势,第一,特定区域没有法律限制,第二个,固定线路相对低速,技术障碍也没有那么高。特定区域的无人驾驶因为没有司机没有乘客,不仅安全,更代替了司机,可以产生经济效应。”余贵珍如是说。

另外,余贵珍还对无人驾驶技术落地的路线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先在某一点上做出突破。”余贵珍认为这种渐近式的方法才是无人驾驶落地的正确方法。“举个例子,如果你用传统的算法来解决红绿灯的识别那是很难的,那可以试着应用神经网络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余贵珍表示目前人工智能中常用的卷积神经网络虽然计算效率高,但其也存在着占用太多资源的缺陷。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余贵珍同样认为应该“将人工神经网络跟传统的算法结合起来。”

北航教授:人工智能不是无人驾驶的万能药最先出现在动点科技。

电池金属供给缺口凸显 或将放缓电动车电池供货量

随着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转型,许多企业致力于打造电动车充电站网络,旨在提升电动车普及率,进而再度提升了上述电池金属的需求量。然而,由于铜、镍等金属供货量受限,电动车的产量或将随之放缓。

外媒报道,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在发给客户的便条中写道,钴、铜、锂、镍等金属存在供货短缺,或将放缓电动车车载电池的产量。

随着特斯拉等车企产量的提升,其车载电池金属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此外,随着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转型,许多企业致力于打造电动车充电站网络,旨在提升电动车普及率,进而再度提升了上述电池金属的需求量。然而,由于铜、镍等金属供货量受限,电动车的产量或将随之放缓。

目前,精炼铜镍金属(refined copper and nickel)的供货缺口将拉大,而钴的供货需求或将于明年显现。若电动车产量低于预期,2019年以后,锂金属或将出现供给过剩(oversupply)的情况。

目前需要矿业投资新矿,从而满足不断上涨的需求,但目前的开采经费却相对较少,因为业内还在为四年前错估形势而导致的并购热买单,各大矿业公司致力于实现收支平衡。

在大多数情况下,钴金属是铜或镍的伴生物,其产量增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铜、镍新矿的开采情况。

金属价格攀升将使矿商受益,但会引起市场价格波动。电池是电动车最为昂贵的部件,持续上涨的电池金属价格迫将使汽车业探寻新的替代性电池材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