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
《中国制造2025》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和3个十年的努力,力图在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产组织、加快信息化融合、扩大国际合作等方面,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
为应对脱欧后经济动荡等一系列问题,2017年1月英国正式提出“现代工业战略”,以提振英国经济发展,这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处。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制造2025》与“现代工业战略”异同点,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英国“现代工业战略”对接奠定基础。
“现代工业战略”是英国政府在面临新的国内环境以及“脱欧”背景下,制定的提振英国国内经济,应对脱欧后经济动荡的前瞻性措施。目前,英国正面临着以下四个背景:
作为老牌的工业强国,英国曾经拥有全球领先的工业基础。但是,随着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布局,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开始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英国经济开始逐渐“脱实向虚”,制造业占GDP的15%,而服务业占比则超过70%。这种高度依赖以金融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使英国经济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财政紧缩政策中遭受了严重打击,经济复苏发展缓慢。同时,这也暴露出英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平衡、经济增长缺乏稳固基础以及抵抗外部风险能力较弱的缺点。
英国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日益显著。根据英国统计局2016年12月数据显示,2014年英国伦敦人均经济增加值高达42666英镑,是北部地区人均经济增加值的2倍,远高出全国24958英镑的平均值。同时,只有英国南部和东南部地区高于平均值。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加大,是英国政府提振地方经济急需解决的问题。
2016年第四季度英国就业率为74.6%,创历史最高值;失业率仅为4.8%,是2005年以来最低值。但是2016年英国经济增长为1.8%,低于预期经济增长率,也低于德国1.9%的经济增长率,失去了“G7国家中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的头衔。与此同时,英国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也低于预期,就业率与收入增长放缓,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整体增长速度。这主要是受制于英国劳动力每小时创造的价值仍低于同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另外,德国“工业4.0”战略、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将进一步拉大英国与德国、美国生产力差距。
英国脱欧后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金融业将遭受打击,其主要表现就是英国伦敦金融机构自由进入欧盟市场的时代将结束,其作为全球金融机构进入欧洲市场门户的作用将结束。这对以金融业为经济主体的英国将面临巨大压力。与此同时,2016年6月以来外资并购英国企业的数量比2015年同期下降了30%;2016年外资对英国企业的并购数量由1187起下降至1002起,下降幅度为16%。这都对英国“脱欧”后经济发展增加巨大压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1月英国政府提出“现代工业战略”,旨在通过提高全国的生产力和推动增长来提高生活水平和经济增长,振兴“脱欧”后的英国经济。同时,英国政府希望依托“现代工业战略”,扭转英国高度依赖金融服务业的失衡的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奠定英国工业在全球领先的地位。
2017年1月23日,英国政府正式发布了“现代工业战略”绿皮书,旨在通过提高全国的生产力和推动增长来提高生活水平和经济增长。这项计划涵盖以下十大重点:
加大对科研与创新的投资,英国政府通过发起“工业挑战基金”刺激本土创业者的潜力,推动以用户体验为驱动力的创新发展,重点领域为电池技术、储能技术以及网络技术。
提升技能,英国政府将创建适合未接受国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技术教育系统,并投资1.7亿英镑建设一批有声誉的技术院校,以满足提升产业技能的需要。
基础设施升级,英国政府以基础设施建设平衡南北经济发展差异,总体规划未来的基础设施投资,充分运用经济集聚效应,解决全国部分地区生产力薄弱的问题。
支持初创企业,英国政府将通过与商业银行合作,为北方融资困难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利用B2B评级和反馈平台为中小企业的合作提供业务咨询、支持服务。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英国政府将推出由内阁办公室开发的“平衡记分卡”方法,并将尝试在公共部门采购中设计和收集供应商反馈的不同意见。
鼓励贸易、吸引境外投资,英国政府将加强与加拿大、中国、印度、墨西哥、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建立新型贸易关系,并通过建立新的政府团队为企业海外竞标提供政治支持,实施更具有战略性的对外投资手段。
提高能源供应效率及绿色发展,英国政府将于2017年公布减排计划、制定能源供应长期路线图以及审查新成立的电池技术、储能和电网技术研究机构。同时,进一步降低海上风电成本。
培育世界领先产业,英国政府准备与具有强有力领导的部门合作,重点将放在先行发展的行业,如生命科学、超低排放车辆、工业数字化、核工业、创意产业。
驱动全国经济增长,英国政府将使用额外的基础设施资金释放地区增长活力;通过改善重大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增长;通过创造有竞争力的新研发资金来支持全国各地的创新业务;建议设立“工业战略部长级论坛”等。
创建合适的体制机制、促进产业集聚和地方发展,在适当的情况下,英国政府将通过制定支持供应链增长的新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大型企业的龙头作用;确定优先投资,以及地区在吸引投资方面的优势;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由支持产业增长等。
一是两者都注重创新对工业发展的驱动作用。
《中国制造2025》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为主题,促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而技术创新就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所在。技术创新将带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以及产品性能,同时刺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英国“现代工业战略”同样将“加大对科研与创新的投资”摆在首位,重点推动电池技术、储能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创新发展,开拓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是两者都以智能制造为主要发展方向。
在重点发展领域中,两者都将智能制造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不仅仅体现在涉及范围上,更重要的是在智能制造的深度研发与应用领域。
三是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确立全球领先工业的地位。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目标是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同时,英国“现代工业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并扩大工业优势技术、产业,缩小英国各地区生产力的差距,实现英国成为全球工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的奋斗目标。
虽然《中国制造2025》与“现代工业战略”在创新驱动、人工智能发展以及最终目标等方面存在着共同点,但是两者仍然存在以下几点不同之处:
《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战略背景是中国制造业水平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处于“工业2.0”的阶段,推动工业2.0、工业3.0和工业4.0并行发展,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而英国作为老牌工业强国,拥有着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工业发展已经处于3.0向4.0过渡发展的阶段,“现代工业战略”实际上是英国再工业化,重新确立全球工业领先地位的发展之路。
《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主线是两化融合。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影响着从价值创造到价值传递的各个环节,深度塑造着传统制造业新业态。因此,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点,也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主线。而英国“现代工业战略”的核心主线是投资。英国政府希冀通过政府主导,加大对科研创新、基础设施升级、劳动力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投资,释放经济活力,刺激经济发展。
《中国制造2025》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而在《现代工业战略》绿皮书中,英国政府明确提出“以更为积极的角色来促进工业部门发展和确保经济红利全国共享”。这体现了英国政府改变了原本保守党的经济政策,将由以前创造发展环境转变为政府直接干预和指导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制造2025》与英国“现代工业战略”核心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全国共享经济发展成果,都是通过高度重视创新的驱动作用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但是,两者的具体战略目标、核心主线以及重点领域略有不同。这种核心一致,具体表现形式不一的模式既保障了两者的同一性,也提供了差异化、互补合作的可能性,都对于两者的战略对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