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 / 吴子鹏)日前,有消息人士称,蔚来计划为其芯片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将旗下芯片相关业务整合为独立项目实体。随后,蔚来内部人士向媒体证实,上述消息属实,该独立项目实体目前已完成工商登记,项目名为安徽神玑技术有限公司。
蔚来在 2024 年 7 月宣布已成功流片的自研智驾芯片,定名为 “神玑 NX9031”,当时被定义为 “最强国产智驾芯片”。蔚来给出的描述是:全球首颗车规 5nm 高性能智驾芯片。如今,蔚来将智驾芯片项目独立拆分为安徽神玑技术有限公司,这是其在智能汽车核心技术布局上的重要战略调整。这一决策既是应对行业竞争与技术迭代的主动选择,也是优化资源配置、释放业务价值的关键举措。
“神玑 NX9031” 一鸣惊人
蔚来自研的智驾芯片 “神玑 NX9031” 是当前国产芯片的标杆产品。它基于 5nm 车规工艺打造,拥有超过 500 亿颗晶体管,远超英伟达 Orin X 的 170 亿晶体管水平。“神玑 NX9031” 算力超过 1000TOPS,集成自研 ISP 和 NPU,性能对标英伟达 Thor-X 满血版。
除了强大的算力,“神玑 NX9031” 还有诸多创新。该芯片采用异构计算架构,32 核 CPU 集群每秒可执行 6 万亿指令,超行业标杆 2.5 倍;自研 NPU 实测显示,在典型 BEVtransformer 任务中,其单瓦处理效率较英伟达 OrinX 的 8 核 CortexA78AE 架构提升 4.3 倍;采用 LPDDR5x 8533Mbps 内存,支持超 30 路传感器数据实时吞吐,延时低于 5ms。
李斌曾表示,无论是综合能力还是执行效率,一颗自研的 “神玑 NX9031” 芯片即可达到四颗业界旗舰芯片的性能水平,这展现了蔚来在智能驾驶芯片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目前,“神玑 NX9031” 芯片已量产上车,搭载于蔚来 ET9 及后续新车型。
然而,高水平的 “神玑 NX9031” 也给蔚来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据统计,蔚来芯片业务历经 4 年研发投入,这些投入相当于可建设 1000 座换电站的资金,最终打造出量产的最高算力智驾芯片神玑 NX9031。粗略估计,这一研发投入在数十亿元级别,远超传统整车研发成本。
芯片从设计、流片到量产需经历工艺验证、车规级认证、算法适配等复杂流程。“神玑 NX9031” 采用 5nm 工艺,而台积电的 5nm 平台单次流片的成本就高达 8000 万美元,其中 5nm 光罩的费用约为 3 亿元人民币。
神玑技术为新的主体
实际上,李斌多次表态 “芯片和操作系统对全行业开放”,神玑未来不仅服务于蔚来车型,还将承接外部车厂订单。在今年的中国汽车百人会年会上,李斌曾提到,ET9 上量产搭载全球首颗车规级 5 纳米高阶智驾芯片神玑 NX9031 芯片,和满血版整车全域操作系统 Sky・OS 天枢,投入非常大,同时表示对行业开放,“如果想用我们的芯片用我们的操作系统的,热烈欢迎,直接找我们就行了。”
如今有了独立主体,更有利于蔚来的芯片业务承接外部订单。安徽神玑技术有限公司是蔚来汽车旗下专注于智能驾驶芯片研发的独立实体,于 2025 年 6 月 17 日在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工商注册,法定代表人为蔚来高级副总裁、智能硬件负责人白剑,白剑也是蔚来芯片业务的主要负责人。
神玑技术的成立是蔚来将重资产、高投入的智驾芯片业务独立运营的关键举措。通过独立实体运作,神玑技术可以更灵活地引入外部资本,集中资源推进自研智驾芯片神玑 NX9031 的持续迭代。引入战略投资者能够分摊研发投入,并通过员工持股计划(ESOP)激活团队活力。同时,芯片业务的研发费用从蔚来财报剥离,有助于优化集团毛利率,支撑其 2025 年四季度盈利目标。
成立神玑技术还有一个关键意义在于更开放的生态建设。作为独立供应商,神玑技术能够向第三方车企、Robotaxi 运营商及 Tier 1 供应商开放芯片及配套工具链。还能执行更加自主的生态协同策略,比如与 Momenta、图森未来等算法公司联合优化芯片,进行算法适配,降低第三方开发者的技术门槛;推动神玑架构纳入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标准,争夺行业话语权,类似地平线通过征程系列芯片建立自己的生态壁垒。
从目前情况来看,神玑技术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并保留控股权,未来不排除独立上市。
蔚来自己的难处
神玑技术的成立,标志着蔚来芯片从 “垂直整合” 向 “开放生态” 转型的关键一步。然而,推动这一举措的背后也有蔚来自身的财务问题。
根据蔚来汽车发布的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同期蔚来汽车总营收超过了 120.35 亿元,同比增长 21.5%;2025 年第一季度汽车交付量达到 42,094 辆,同比增长 40.1%;但蔚来汽车的净亏损却高达 67.5 亿元,同比扩大 30.2%。
从财报还能看出,一季度蔚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以及短期投资合计已不足 260 亿元,按照目前的亏损程度,蔚来的现金储备只能支撑 4 个季度。从具体投入来看,蔚来的研发确实是一大资金投入项,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蔚来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36.36 亿元和 31.81 亿元。不过,更大的资金支出在于运营费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营销费用分别为 48.78 亿元和 44.01 亿元。
因此,蔚来在 2025 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目标的核心逻辑,是通过规模化销量突破、毛利率结构性改善、费用精准管控三大维度协同发力,配合战略资源的动态调配与组织效率的系统性提升。芯片业务独立是其中一个举措,但更为关键的是接下来两个季度的销量爬坡。二季度交付指引的交付量在 7.2 万 - 7.5 万台,同比增长 25.5% 至 30.7%,环比大增 71% - 78%。目前,在 4 月和 5 月合计卖出 47131 辆车,已经超过了一季度,其中乐道品牌在 5 月份回升至 6281 辆,环比大涨 42.75%。如果下半年乐道 L90 和 L80 及时推出,那么蔚来有望通过多措并举实现扭亏为盈。
结语
蔚来拆分智驾芯片业务成立神玑技术,既是技术突围的主动破局,也是应对产业变革的战略重构。这场从 “闭门造车” 到 “开门迎客” 的转型,既是蔚来在盈亏线上的关键博弈,更是中国汽车芯片产业突破供应链壁垒、争夺全球标准话语权的缩影。未来,神玑技术能否在支撑蔚来盈利目标的同时,成为撬动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的新支点,仍需在技术落地、商业拓展与行业协同中交出持续答卷。不过,蔚来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自研芯片的高额投入,长期销量不温不火以及运营的高投入才是问题根源,能否高效解决这两大问题才是蔚来四季度能否盈利的关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