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当前AI智能眼镜的体量不大,2024年全球AI眼镜销量仅为152万副,相比IDC统计的2024年全球腕戴设备出货量1.9亿台,Canalys统计的2024年全球TWS出货量达3.3亿台有明显的距离,但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当前,智能眼镜市场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维深信息Wellsenn XR的预测,2025年将达到350万副,到2035年可能达到14亿副,将迎来921倍的增长。
当前,AI智能眼镜产业链都在加速布局,特别是上游芯片环节,多家企业推出芯片新品。同时作为芯片最重要的IP,芯原股份、安凯微也有相关的布局。
在IP行业,芯原股份是业内知名的半导体IP供应商。针对可穿戴设备市场,公司已经推出了超低功耗IP系列和 DDR-Less技术等解决方案。公开资料显示有超过30家手表SoC客户已获得芯原低功耗IP的授权,AI/AR眼镜客户也正在与芯原股份展开合作。
芯原的可穿戴方案基于紧耦合架构系统架构,可穿戴IP系列集包括可穿戴像素处理IP、系统互联IP。其中系统互联IP针对可穿戴产品低功耗,低带宽等需求,开发了FLEXA IP互联技术、DECNano 数据压缩技术。
在今年4月,芯原股份推出了GCNano3DVG,这是全新的超低功耗GPU IP,支持3D与2.5D图形渲染。
安凯微专注于为物联网智能硬件提供核心SoC芯片,其核心竞争力来自自主研发的芯片IP和、设计能力。公司的SoC芯片包括物联网摄像机芯片、HMI人机交互芯片、低功耗蓝牙芯片等。
针对不同的下游应用领域,SoC芯片还需要集成特定的功能IP,安凯微已经有60 多类电路设计IP核以及多个系统平台IP,形成了SoC技术、ISP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等7大类核心技术。其主要芯片产品自研IP占比超过75%,IP自主可控程度高。
2025年上半年,安凯微针对AI眼镜推出低功耗智能视觉芯片KM01W正是其IP整合能力的集中体现。该芯片集成了ISP、NPU、Wi-Fi/BLE等多个关键模块,能够满足AI眼镜对图像处理、边缘AI推理与无线连接的多重需求。同时,基于KM01W的系统开发平台也已发布,这意味着相关IP已经成熟落地,并进入市场推广阶段。
安凯微介绍,AOV(Always On Video)技术是指让摄像机在无事件发生时采用高频定时抓拍,并通过设备内置AI算法对抓拍画面进行检测分析,一旦检测到有事件发生时即切换为正常录像,以此实现长续航条件下的全天候录像。AOV技术是公司自研积累的核心技术。
芯片企业通过自研IP推动AI/AR眼镜革新
当前,随着AR/AI眼镜功能不断增强,面临“性能—重量—续航”的三角矛盾,这对芯片设计也带来了一定的技术挑战。芯原股份解决方案架构工程师刘律宏指出,要突破AR/AI眼镜在性能、重量与续航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系统级优化,特别是对子系统间数据路径的压缩以及功耗的精细化管理。
在SoC芯片设计上,安凯微也提到,SoC芯片设计的复杂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功能异构集成 ,需将CPU、DSP、存储控制器、I/O接口、电源管理等多元模块整合于单一芯片,这对IP核适配与系统级集成能力提出了严苛要求。
针对AI/AR眼镜带来的挑战难题,当前多家IP供应商和芯片企业都在积极应对。
在芯片企业中,炬芯科技也具备高度自主 IP技术和高集成度 SoC设计 整合框架等核心技术。炬芯科技的第一代采用三核异构架构(CPU+DSP+ NPU)的芯片,搭载了基于存内计算(CIM)架构的NPU加速引擎,该NPU单核即可提供100GOPS算力。
在2024年财报中,炬芯科技表示公司已启动第二代CIM技术相关IP的研发,计划将NPU单核算力提升三倍至300GOPS,能效比从6.4TOPS/W @INT8提高到7.8TOPS/W @INT8。另外,炬芯科技还在研发持续升级低静态功耗设计的IP,打造 更合适于Sensor-Hub等穿戴产品使用的系统低功耗技术。
安凯微有着丰富的自研IP积累,已经掌握了智能眼镜主控芯片的ISP、NPU、BLE/蓝牙音频、显示等多个重要IP,公司也已具备成熟的低功耗设计与SoC架构能力。安凯微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上表示,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眼镜方案多样化,两颗或者多颗主控搭配的实现方案并行。“我们有能力针对不同的AI眼镜产品终端需求把相关重要的IP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这些部分或全部IP)集成到单颗SoC中,但具体需要基于各芯片产品定义决定。”
小结:
未来,通过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推出,AI/AR智能眼镜将成为芯片企业新的增量市场,有助于公司持续巩固市场竞争力,同时促进AI/AR智能眼镜的革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