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笔记本越做越像手机?

便携设备

119人已加入

描述

你们知道第一款笔记本电脑是什么样子的吗?

Compaq Convertible 5140

东芝 T1100

关于谁是第一款笔记本电脑,目前也没有比较统一的说法,普遍比较认同的是东芝T1100是现代笔记本电脑的鼻祖。不过那时候的电脑被称作手提电脑,大家从图片可以看出,这款电脑真的是又大又重,屏幕也不大(还没有机身尺寸的三分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笔记本机身越来越轻薄,不过现在的笔记本电脑也差不多是最薄了(最薄的已经能做到1cm内了),于是大家就开始在想办法能不能在以前的11寸显示屏的笔记本机身塞下13寸的屏幕,于是就有了窄边框笔记本。

戴尔在2015年推出的XPS 13就把边框做的很窄,惊艳了无数人。

而今年华为发布了matebook x pro以后,开启了一股窄边框笔记本的潮流。

不单单是轻薄商务本追求窄边框,现在的游戏本也都开始上窄边框了。

窄边框有什么好处呢?最直观的两个好处就是可以减小机身的尺寸,现在的窄边框笔记本可以在以前的11寸笔记本的同等尺寸下塞下13寸的屏幕,便携式是笔记本的一个优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窄边框看上去的视觉效果会更好。

这还是一款游戏本!

同等机身尺寸下,窄边框笔记本的屏幕更大,带来了更好的体验和更加高效的使用体验。

那么窄边框是怎么实现的呢?

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边框的宽窄和什么有关系。

胶框

由于液晶是液态晶体,它被灌注在面板夹层内,为了防止其泄露,因而就要进行边框封胶——而由于液晶屏幕生产过程中液晶的滴入和边框胶体的粘合是同步的,因而胶框越窄,对液晶滴入的精度要求就越高。

现有液晶显示装置主要包括背光模块和安装在背光模块上方的液晶面板两部分,其中背光模块具体包括LED灯、胶框、口字胶、导光板、增光膜和散光膜等部分,工作时由LED灯发光,经导光板打散,再通过各层膜片的聚光,使得整个背光模块表面均匀发光。

华为

胶框则位于导光板的外周,背光模块正是采用胶框和口字胶配合的结构来固定其上方的液晶面板的——而目前实现窄边框设计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减小胶框宽度的方式以减小边框宽度(所以边框的宽度第一受到的,就是来自边框胶涂布工艺的影响)。

但胶框与液晶面板的显示区(ActiveArea,AA)边缘又始终要保留一定距离(通常至少为0.75mm),以防止显示边缘大视角漏光的发生,因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边框能缩窄的程度。

华为

栅极线排布

边框宽窄除了与边框胶涂布工艺有关外,还与屏幕栅极驱动电路的排布方式有所关联。

液晶屏的下方都会有排线和电路板,这一圈排线除了负责传输图像数据外,还负责驱动每一个像素的滤光片开关的动作,以此来显示出不同颜色的图像——传统的排布方式是直接排布的。

而屏幕边框的宽度,则和栅极线的宽度以及屏幕的像素数量(也就是分辨率)有关,分辨率越大,这一圈栅极线所需的宽度也就越大,因而,改良栅极线排布方式也就成为了缩减边框厚度的一个重要方法。

所以说,要想实现窄边框,就必须改进工艺。

改进胶框工艺的难点主要有两点,第一是漏光的控制——超窄边框的实现,需要边框胶的宽度降低,但是边框胶的宽度过于狭窄的话,又容易出现漏光的问题,这就需要很细致的处理了。如果想要达成细致的处理效果,又有另一个难点——就是目前的胶水涂布工艺,对于高粘度的边框胶处理流程一直是不完善的。

在大规模的制作过程中,追求细致的处理效果无疑是会提升成本的,所以能够生产窄边框/全面屏笔记本的厂商,还是要有一定实力的。

不仅仅是胶框,还有栅极线排布方式,同样面临着成本上升的问题——新的栅极布线方式需要工人熟练地操作新的连接方式,这一定程度上就提高了生产所需要的人工成本。

窄边框不是终点

窄边框只是一个开始,它提高了笔记本的屏占比,降低边框厚度,未来笔记本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全面屏,在全面屏之后呢?更轻更薄?全息投影?VR?或许都能再未来的笔记本上看到。未来的笔记本你们觉得会是怎样的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