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航空电子
顺丰拿到商业牌照是无人机领域的大事情,既然抢占了先机,顺丰将怎样继续无人机物流梦?
根据消息,顺丰拟募集成立 10 亿元规模无人机科技基金。
顺丰的无人机物流布局开始得很早,几乎与亚马逊和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同步开始。
2013 年,顺丰与极飞无人机合作开始研发物流无人机。2015 年 11 月,顺丰集团与陕西炼石有色、成都中科航空发动机公司等成立朗星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目前顺丰持股 29.7%。
(图片来源:盘古之手科技有限公司)
2017 年 7 月,顺丰集团宣布在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建立大型物流无人机总部基地。
研发投入增加,试飞仍在继续
顺丰 2018 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开发支出增加了 36.05%,主要是研发投入增加所致。
除了之前视频曝光过的水陆两栖无人机,顺丰物流还参与了吨位级货运无人机的研发。
2017 年 10 月, AT200 大型货运无人机完成首飞,朗星无人机是其研发主体之一。2018 年 1月, AT200 正式在民航总局完成实名登记。
根据朗星官网资料,AT200 最大起飞重量 3.4 吨、载荷 1.5 吨,最大飞行速度为 313 公里/小时,续航时间为 8 小时,最大航程 2183 公里,实用升限达 6098 米。
吨位级别的巨型无人机,并不适用于包裹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顺丰希望通过无人机实现航空物流网络干支对接,再由配送员完成终端配送。
首飞只是无人机研发的第一步,AT200 虽然获得了“身份证”,但后续还需要不断进行试飞、优化,距离进入量产还有一段距离。
根据宇辰网,去年 AT200 首飞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师杨炯认为无人机商业化至少还需要三年:
从首飞到做完各种科目,需要一年左右,弄完了空域机场的配套,需要三五年,适航证需要一两年,因为牵涉到很多国家政策问题。
2018 年 3 月,顺丰集团子公司江西丰羽顺途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根据规定,顺丰物流无人机可在民航局批准的试点区域内使用无人机开展物流配送。
顺丰获得商业化运营牌照,不仅是抢占商业先机,还对于我国空域运输意义重大,无人机物流配送开始进入合法运营阶段。
2018 年 5 月,美国交通部(The U.S.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公布了 10 个无人机试点项目,这些试点项目提供的数据将帮助美国评估、制定无人机监管制度。
入选项目的公司有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苹果、微软、Uber、英特尔、新创公司 Flirtey 等,但亚马逊和中国大疆没有入选。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为降低物流成本,亚马逊的无人机研发一直致力于包裹派送,也已经获得多项专利,这次亚马逊提交的应用没有入选是意料之外。
相比顺丰,京东的无人机事业起步得晚一些。
京东的无人机物流配送项目开始于 2015 年。2017 年 8 月,京东获得陕西省颁发的无人机空域批文,随后在陕西西安、江苏宿迁、海南海口等落地了无人机机场和无人配送站。但试运营以来,无人机运送的货物量很少,也只选择在需求小的地方测试。
根据消息,顺丰副总裁李东起表示,顺丰正与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潜在投资者进行讨论,相信能够在两个月内完成科技基金募集。
获得商业运营牌照是无人机商业化的一大步,但研发技术、投入量产等问题还待解决,无人机商业化之路也许还漫长。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