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工业现状:工业4.0仍在尝试阶段

工业控制

1221人已加入

描述

  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放缓,工业3.0有待进一步普及

  从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情况来看,2010-2016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增速越发趋于平缓。201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7.9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

工业4.0
图表1:2010-201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单位:万亿元,%)


  智能制造发展需经历自动化、信息化、互联化、智能化四个阶段,分别为自动化(淘汰、改造低自动化水平的设备,制造高自动化水平的智能装备)、信息化(产品、服务由物理到信息网络,智能化元件参与提高产品信息处理能力)、互联化(建设工厂物联网、服务网、数据网、工厂间互联网,装备实现集成)、智能化(通过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智能监控、决策)。
  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2.0”(电气化)的后期阶段,“工业3.0”(信息化)还待普及,“工业4.0”正在尝试尽可能做一些示范,制造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正在逐步布局。

工业4.0
图表2:智能制造发展阶段及关键技术



  “制造2025”时代是一个互联网化智能制造的时代,与此前制造业模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制造2025”要推动的是智能化和信息化,而非仅仅自动化,自动化设备产生的大量数据通过传感系统等路径,实现采集、反应和预测,形成可行为的大数据(Actionable Data),帮助制造形成3个闭环,分别是产品的开发和制造、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产品的质量和管理体系。要实现这些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过程,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投入:
  1、大数据(Actionable Data):采集、决策与预测;
  2、MOM、MES、虚拟设计系统:实现对制造端过程的管理及优化;
  3、SCM、ERP、CRM与PLM:提高企业信息化交互的水平;
  4、公司金融管理:处于云端的、联接产业链的集中金融管理平台。

工业4.0
图表3:智能制造集中投入方向


  近年来,全国多个地方都在谋划智能制造发展,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安徽、重庆、河南、辽宁、四川、青岛、北京、广东、黑龙江等省市都在摩拳擦掌,或成立机器人、工业4.0或工业互联网等与智能制造相关的联盟,或出台具体产业规划。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前景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指出,当前智能制造市场局面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近年来,人力成本大幅上升,而自动化生产线成本大幅下降,成本优势使得企业在扩产时,优先选择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并有动力对原有的生产线进行改造。“只要能用机器人,就不用人”已经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制造业企业的共识。
  第二,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加大,自动化信息化改造很多都能享受当地政府补贴。智能化改造已经成为部分地方政府大力推进的项目工程,“机器人产业园”成为珠三角和长三角最炙手可热的建设项目。
  第三,产业竞争加大,2010年以后,内需下滑,外需受到东南亚的新兴国家竞争替代,景气度明显下滑。为了提升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优化成产过程,智能化升级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当务之急。
  第四,国产化受到支持,知识红利开始体现。国家对于智能制造国产化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同时,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明显增速,人力成本优势迅速转换为知识红利,使得中国智能制造迅速发展,国产化进程加速。以机器人为例,国产机器人企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以新时达和埃斯顿为代表的国产机器人企业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在我国制造行业逐渐呈现出稳定发展态势的同时,智能制造行业成为了驱动我国制造行业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今后,我国智能制造在制造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在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例将会占据更大的份额。

工业4.0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