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低功耗蓝牙和经典蓝牙的区别

RF/无线

1826人已加入

描述

经典蓝牙(classic Bluetooth)和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简称BLE或者LE),两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他们都叫“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和Bluetooth smart两者又有什么区别?我的应用到底该选经典蓝牙技术还是低功耗蓝牙技术?这是很多刚接触蓝牙技术的人经常碰到的问题。

首先,在2010年以前,当我们谈论蓝牙的时候,就是在说经典蓝牙,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低功耗蓝牙。经典蓝牙由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简称Bluetooth SIG)提出并维护,每次SIG发布一版新的蓝牙规格时,都会指明规格的版本号,比如说蓝牙规格1.0/2.0等,其中蓝牙1.0大概在1999年左右发布的,蓝牙2.0在2004年发布,蓝牙2.1在2007年发布,蓝牙3.0在2009年发布,他们都是在2010年之前发布的,因此蓝牙1.0/2.0/2.1/3.0都是讲经典蓝牙的,里面没有任何关于低功耗蓝牙的描述。如果你打开蓝牙3.0规格书,你会发现经典蓝牙包括BR,EDR和HS(AMP)三种模式。

简单来说,只要是SIG发布的技术,即可以称为蓝牙技术。

2010年,SIG联盟合并了Wibree联盟(注:Wibree联盟由Nokia和Nordic等创立,旨在为手机周边设备寻找一种更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并把Wibree联盟提出的低功耗无线技术重新命名为低功耗蓝牙技术(BLE),从此BLE也成了一种蓝牙技术。相应地,2010年发布的蓝牙4.0规格就同时包含经典蓝牙和低功耗蓝牙,也就是说,从蓝牙4.0之后,蓝牙才分经典蓝牙和低功耗蓝牙。

其实,“经典蓝牙”这个称谓不是非常专业,它是人民群众为了口头上的方便而创造出来的,在蓝牙4.0规格中,SIG定义了四种蓝牙controller技术:BR,EDR,AMP和LE,也就是说,蓝牙只有一种蓝牙,那就是SIG的蓝牙,而蓝牙技术本身包含四种类型:BR,EDR,AMP和LE,由于LE是2010年才提出的,比较新,因此为了说起来方便,人们把之前的BR/EDR/AMP技术称为经典蓝牙技术。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蓝牙4.0之后,蓝牙只有LE一种模式!

关于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的名字,SIG一开始取名为Bluetooth smart,而“Bluetooth”专门用来指代经典蓝牙,Bluetooth smart ready则用来表示双模蓝牙(即同时支持经典蓝牙和低功耗蓝牙),所以蓝牙4.0刚发布的时候市面上有很多关于Bluetooth smart,Bluetooth,Bluetooth smart ready的宣传材料,这些宣传材料不仅没有起到传播Bluetooth品牌的作用,还让众多消费者和开发者感到混淆,为此SIG启用了Bluetooth low energy的名字,以跟自己发布的蓝牙4.0规格中的名字一致,对外也不再宣传低功耗蓝牙和经典蓝牙的不同,并将两者统一到“Bluetooth”这个大品牌下面一起宣传。

蓝牙技术联盟(SIG)后续发布的蓝牙4.1/4.2/5.0,都是同时包含低功耗蓝牙和经典蓝牙的。所以大家开发蓝牙应用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是要开发低功耗蓝牙应用还是经典蓝牙应用,两者的应用场景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经典蓝牙主要应用在蓝牙电话接听,蓝牙耳机,蓝牙音箱等场合,低功耗蓝牙应用在可穿戴设备,IoT智能设备,健身设备,蓝牙鼠标键盘等电池供电场合。当然,经典蓝牙也可以用电池供电,但LE对电池的要求更低,甚至可以用纽扣电池供电,而续航时间却很长,有的LE设备可以达到几年。

下图对经典蓝牙和低功耗蓝牙的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总结。

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经典蓝牙和低功耗蓝牙两者物理层调制解调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低功耗蓝牙设备和经典蓝牙设备两者之间是不能相互通信的,选型的时候千万不要搞混,如果主设备是低功耗蓝牙设备,从设备也必须是低功耗蓝牙设备;同样,经典蓝牙的从设备也只能和经典蓝牙的主设备进行通信。

不过市场上还有一种双模蓝牙设备,即同时支持低功耗蓝牙和经典蓝牙,比如我们天天用到的手机,手机可以和经典蓝牙设备通信,也可以和低功耗蓝牙设备通信,如前所述,这不代表低功耗蓝牙设备可以和经典蓝牙设备通信,其实手机使用了分时机制来达到同时和低功耗蓝牙设备以及经典蓝牙设备通信的目的,即手机让双模蓝牙芯片不断地在低功耗蓝牙模式和经典蓝牙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以同时支持低功耗蓝牙设备和经典蓝牙设备。低功耗蓝牙方案,经典蓝牙方案,还是双模蓝牙方案,大家选型的时候一定要弄明白他们之间的区别,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蓝牙方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相关推荐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