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软银和ARM,国内市场的认知是非常强烈的,尤其是中国手机市场对于ARM的依赖也是非常强的。近日,软银集团宣布,旗下芯片制造商ARM将把其中国子公司51%的股份出售给中国投资者,作价7.75亿美元。软银称,ARM将把中国子公司“ARM中国”51%的股份出售给中国一个财团,该财团由金融投资者和ARM合作伙伴组成。
众所周知,ARM的崛起还是对于技术创新的一种“替代”,因为它的架构的改变,让智能手机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当中国手机企业乃至中国制造业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的时候,我们对于科技创新,对于芯片发展倾注了太多的关心,如今软银出售ARM中国股份,会不会带来技术的一种延伸或者落地呢?相信很多人在意的是这个。那么软银会满足市场的这种预判和需求吗?
软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笔交易将有助于ARM在中国市场寻找更多商机。软银称:“ARM相信,该合资公司将帮助ARM在中国拓展商机。”该合资公司将向中国公司授权半导体技术,并在中国开发ARM技术。很显然,软银首先想到的是商机。至于半导体技术的授权,在中国市场的落地能否带来技术的迁移其实还很难说。毕竟,软银表示,ARM将继续从ARM中国公司获得很大比例的授权、版权、软件和服务营收。
软银表示,去年在中国设计的所有高级芯片中,约95%基于ARM技术,中国公司贡献了ARM总销售额的20%。可以ARM技术的应用在中国市场的占比是非常大的,而中国市场给予ARM的回报也是巨大的,贡献了五分之一的销售额是真金白银的源泉。软银中国将负责ARM与中国合作伙伴之间的所有授权和版税业务。说白了,软银还是来赚钱的。还有消息称,ARM中国合资公司计划在中国进行IPO,最快将在今年登陆国内A股市场。当然,这一点或许有点想多了。虽然中国资本市场的CDM大门会越来越敞开,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独角兽企业“落地”资本市场,不过ARM中国想这么快在中国资本市场落地几乎也是不可能的。
两年前,软银以243亿英镑(320亿美元)收购了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此后签署协议将后者25%的股权出售给沙特支持的愿景基金,很显然,软银也一直希望通过ARM能够获得更多的回报。其实ARM在中国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尤其是随着2025制造计划的出炉,中国鼓励私营公司的发展,并积极倡导国内企业能够发明自有的核心技术来取代来自国外的核心技术。尤其是中兴事件带来的震撼,更是让有关部门对于自有核心技术的看重。
而半导体技术的社会需求量,以及对于科技进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必然让其成为支柱的支柱,难以逾越。事实上,在2025制造计划中,半导体技术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据麦肯锡称,中国占全球集成电路需求量的45%,但进口量占其采购量的90%。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家支持发展国内芯片行业的基金已经筹集3000亿元人民币(合474 亿美元)。这对于ARM来说,无疑是面临的一种发展压力。尤其是当中国企业开始“热衷”于开发ARM设计的开源替代品的时候,ARM其实也很在意并“悄悄”地紧张。
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ARM中国出售股份给中国财团,可以被认为“它可以成为‘中国制造 2025’计划的一部分。”毕竟合资企业也可以看作是国内企业,尤其是中方资本占据控股位置的时候。不过,我们在意的是技术的落地,其实美国政府也在意这个。事实上,美国政府已经提出担忧,他们担心在合资公司里,国外公司的知识产权的面临泄露给中国竞争对手的风险。不过,对于软银来说,显然ARM中国不会存在着这种担忧,因为,ARM中国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对半导体产品所产生的所有许可、版税、软件和服务等。并不存在着技术的转让等。
我们也关注到,ARM表示,“中国市场不仅非常庞大,也有其独特性并与世界其他地区有极大差别。为了让ARM技术惠及更多中国本土企业,我们需要一个中国的合作伙伴来开发可在中国市场获得本地许可的ARM兼容技术。同时,中国企业也更倾向于购买由中国公司全面开发的技术,因此通过ARM中国合资公司的成立,将为基于ARM的半导体知识产权(IP)量身定制适应中国国内生态系统的解决方案,并为中国合作伙伴提供更广泛的技术组合,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有人觉得,ARM掌握着芯片开发的核心技术。合资公司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芯片的发展现状,包括掌握核心技术,但是却可以在短时间内保证中国芯片市场的供应,为中国企业发展芯片赢得时间。至于软银为何要让ARM在中国如此布局?主要看中的还是中国市场的庞大。有预测称,5年内中国市场很有可能成为ARM的最大市场。所以失去中国市场,就是失去了未来,美国的芯片制裁正好给了ARM大举扩张的机会。“落地”中国市场,一方面可以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说白了,ARM中国还是来“圈钱”的。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