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泵锁相环(Charge Pump Phase Locked Loop,CPPLL)因其易集成、低功耗、大动态捕获范围和小静态相位误差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侦测、导航、雷达、通信等设备中[1-3],其性能直接决定系统各项指标的好坏。典型CPPLL频率合成器由鉴频鉴相器(Phase Frequency Detector,PFD)、电荷泵(CP)、环路滤波器(LPF)、压控振荡器(VCO)和可编程分频器(DIV)组成,如图1所示。
PFD是CPPLL的核心部件之一,完成输入参考信号与反馈信号(即VCO经DIV分频后的信号)频率和相位的检测[4],产生后级CP充放电电流的开关控制信号。在该控制信号作用下,CP对LPF充放电,使VCO的调谐电压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改变VCO的谐振频率。VCO振荡输出信号经DIV分频后参与鉴频鉴相,由此构成闭环反馈系统,实现锁相倍频功能。通常PFD存在死区效应[5],鉴相死区将造成锁相环输出相位抖动,恶化杂散和相噪特性,而减小甚至消除死区效应的主要办法是改进其复位电路,增加延时单元,增大复位延时treset。但treset增大会使鉴相范围减小,捕获速度变慢[6]。
为此,本文基于TSMC 0.18 μm RF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具有数控延时单元的PFD,既消除了死区效应,又能保证良好的鉴相范围和捕获速度。同时,采用基于传输门和反相器的数控结构,扩展性和移植性强,对工艺、电压、温度等参数的变化不敏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图1中所示PFD是一种典型的三态数字鉴频鉴相器结构,因其电路简单而被广泛应用。该PFD由两个D触发器和一个与非门组成[4],实现输入参考信号REF和反馈信号FB频率和相位的比较,输出与之匹配的UP和DN信号,控制电荷泵的工作状态(充电、放电或保持)。
假设该PFD初始状态时,REF和FB都为低电平,当REF上升沿先到来时,由其驱动的D触发器被触发,UP变为高电平。当FB上升沿到来时,由其驱动的D触发器被触发,DN变为高电平。此时UP和DN均为高电平,与非门产生复位信号,将两个D触发器复位,UP和DN均变为低电平。上述过程为REF相位超前时的PFD的工作情形,由类似分析,可得REF相位滞后时PFD的工作情形。可得,该PFD存在4种工作状态,即UP和DN分别为00、01、10和11。其中11是一个瞬时状态,是被禁止的,一旦出现,D触发器会因复位而迅速进入00状态,状态转换关系见图2。
根据对PFD工作原理的分析,可以预见其工作波形如图3所示。当REF频率高于FB频率时,UP输出为不同脉宽的不规则脉冲信号,DN输出保持低电平,且频差越大,UP的均值越大。在UP信号作用下,CP充电支路间断性开启,使调谐电压升高,从而使VCO频率往高端调谐,因此REF和FB信号的频差减小。此阶段为PFD的鉴频过程。当REF和FB信号的频差减小为零时,PFD进入鉴相工作状态。假设此时REF频率等于FB频率且相位超前,则UP输出脉宽正比于两者相位差的周期性脉冲信号,DN输出保持低电平,UP信号作用又使PFD进入鉴频工作状态。在CPPLL频率合成器未锁定时,PFD不停地在鉴频和鉴相工作状态之间动态调整,直至达到频率合成器锁定,此时REF和FB信号的频率相同,相位同步,从而保证了VCO输出的频率和相位稳定。REF频率低于FB频率以及两者频率相同时,REF相位滞后FB相位情况的工作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
上节着重分析了PFD的工作原理,并得到了其理想工作波形见图3。当输入参考信号REF与反馈信号FB的相位差很小时,UP或DN的脉冲宽度非常窄。由于结点电容的存在,会使得这个窄脉冲无法升到足够高的电平,从而无法正常开启电荷泵。即当PFD的输入相位差Δφ小于某个特定值φ0时,CP没有充放电电流存在,CPPLL已进入锁定状态,但FB信号相位与REF信号相位无法精确同步,VCO输出信号存在相位抖动,导致相位噪声和杂散特性恶化。该相位差为-φ0~φ0的区域被称为PFD的死区[5],是PFD设计的主要关注点。
为消除死区,需在PFD复位支路上增加延时单元,保证在输入相位差即使为零的情况下,UP和DN依然存在一定脉宽的脉冲。但考虑到工艺、电压、温度等变化,难以准确给出该延时的长短。过短的延时无法有效消除死区,但过长的延时又会限制PFD的工作速度,因此需使复位延时足够长,同时要尽可能短。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数控延时单元,通过配置3 bit控制字,实现8种不同长短的延时,灵活配置,切换延时长短,有效消除死区,优化环路性能,实际电路如图4所示。
D触发器采用真单相时钟(TSPC)逻辑设计,见图4(b),其结构简单,速度较快,只有单相时钟驱动,相噪特性较好,且在高频工作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功耗优势[7]。数控延时单元结构见图4(c)所示,由b0、b1和b2三位高低电平控制。假设传输门延时为TC,两级反相器延时为T0,则该延时单元在3位控制位为000时,获得最短延时为3TC,而在控制位为111时,获得最长延时为3TC+7T0。因此该延时单元的延时范围即为3TC~3TC+7T0,步进为T0。合理设计传输门和反相器的尺寸,能够获得较优的延时。同时,该电路具有占用面积小、结构简单、易扩展和易移植等优点。
该PFD基于TSMC 0.18 μm RF CMOS工艺设计,并在Cadence平台下,采用Spectre工具进行仿真。图5所示为未加延时单元时,PFD的实际工作波形。可见,由于逻辑门电路的延时,当输入信号相位差很小时,存在极窄的脉冲信号,但该信号脉宽很窄,仍然可能会引起死区效应。图6为增加数控延时单元后,b2、b1和b0从000变化到111时,两个同频同相输入信号作用下,PFD的UP输出波形,脉冲宽度随控制位增大线性增加。图7为b2、b1和b0为100时,不同频输入信号作用下,PFD的输出波形。图8为b2、b1和b0为100时,同频不同相输入信号作用下,PFD的输出波形。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PFD在同频同相信号作用下,PFD输出存在一定脉宽的周期性脉冲,保证电荷泵电路开启,可以消除死区,保证REF和FB信号达到同频同相,通过改变控制位,能方便调节该脉冲宽度,使其保持合适的值。而在不同频以及同频不同相信号作用下,PFD也实现了正确的脉冲输出,完成鉴频鉴相功能。
本文阐述了PFD的工作原理及其死区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传输门和反相器结构的数控延时单元,并应用于PFD电路。该延时单元具有占用面积小、结构简单、扩展性和移植性好等优点,应用前景好。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PFD可以灵活控制延时长短,消除死区,实现了延时时间足够长又尽可能短的设计目标。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