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同样的车型级别,同样的价格区间,同样采用油电混合动力作为驱动力,雷克萨斯CT200h与讴歌ILX很容易就会被放在一起比较。尽管这两款车因为售价较高而显得偏向小众人群,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样的车型,混合动力技术早已不是实验性产品,越来越的普通汽油车型开始尝试混动,“混”战已经打响。
讴歌ILX在国内只有1.5L一款车型可选,而雷克萨斯CT200h的车型更丰富一些,我们选择的是F SPORT这款中配车型,从配置、性能、油耗等各个方面对两车进行对比。
这篇文章是雷克萨斯CT200h对比讴歌ILX的第一篇,对比两车的配置和性能。
● 谁更“帅” —外观及配置对比
这两台车官方售价都在30万以上,是什么让厂家定价如此自信,一方面是豪华车的品牌,另一方面恐怕就是同级别无法比拟的配置。相比较而言,讴歌ILX在配置方面更加实在,倒车影像、多功能显示屏,以及手感和功能都非常出色的方向盘,都让ILX加分不少。
之后的每一个项目对比,我们都会用星级对比的方式直观告诉您,究竟是CT200h技高一等,还是ILX更胜一筹。而在外观部分,我们之所以两车都给四颗星,是因为CT200h的造型更吸引人,但配置并不高;而ILX造型相对平庸,不过配置较CT200h还是稍高一些。
这两台车在外观方面差异很大,首先我们更喜欢雷克萨斯CT200h的两厢运动造型的设计,非常年轻化和运动化,开在路上具有相当高的辨识度和回头率。而讴歌ILX三厢造型稍显平庸,时尚的同时又更庄重一些,所以回头率不及CT200h。
车外配置方面,讴歌ILX配备HID氙气大灯,带有自动开启功能;而雷克萨斯CT200h没有配备氙灯,而是采用传统卤素灯泡,不过在灯组下部配备了日间行车灯,视觉效果更好,日间行车灯在没有点亮时并不明显,但在点亮的情况下则是车头的点睛之笔。
在驻车安全性方面,两车各有千秋。CT200h在车头有两颗雷达,可以辅助停车;ILX则没有配备前探头。而在车尾,ILX配备了倒车影像,外加四点倒车雷达,这比CT200h单纯的倒车雷达要实用的多。
这两款车都是运动性和舒适性俱佳的车型,所以轮胎方面都是在实用性和操控性方面做出平衡。
规格完全相同,不同的是CT200h采用横滨轮胎,ILX采用的是普利司通轮胎,两款轮胎整体素质差别不大,相对来说横滨ADVAN各方面更均衡一些。
● 谁更“多” —两车内饰设计及科技配置对比
单纯选这两台车其实很好选,我相信多数喜欢CT200h的人不一定看得上ILX,喜欢ILX的人也未必瞧得起CT200h,客观的讲两车车型完全不同,买这两种车型的人又相当感性,所以只需要一眼,就已经可以下决定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需要理性的分析两车的优劣,关于内饰,我们看中的一方面是质量,一方面是配置。
关于内饰,雷克萨斯更善于营造氛围,所以CT200h的第一眼眼缘很好,坐进去感觉很像豪华车。讴歌则中规中矩,偏商务的整体氛围更适合成熟的消费者。
这个级别的车型对于车内的材质都是不惜成本的,中控台和门板内侧全都是真皮材质,相比较而言CT200h的皮质更柔软舒服,类似肌肤的感觉,手感绝对胜于ILX。
两车的方向盘手感都非常不错,不过是完全不同的感受。CT200h稍稍粗壮一些,转向的力度稍轻,握上去很饱满的感觉,不过跟运动却不挨边;ILX方向盘稍细,转向力度比较有韧性,个人认为手感稍好。
中控台的设计完全是不同风格的,CT200h相比ILX更年轻,更大胆一些。CT200h双层设计,科技感更强一些。ILX稍显普通,看起来更扎实,跟讴歌其他车型一样,具有独特个性化气质。
配置方面CT200h就不如ILX丰富,ILX在中控台最上方设计了一个多媒体液晶屏,这项配置在CT200h上只有最高配车型才有,F SPORT版上没有设置。
挡把的造型明显CT200h更独特,非常短小精致,换挡行程也极短;ILX挡把造型相对比较传统,不过手感不错,尤其是皮质档把头。
讴歌ILX的配置较高还体现座椅的功能性上,前排座椅带有加热功能。ILX前排座椅采用8向电动调节,而CT200h则只是手动调节,不过这是F SPORT版比较特殊,因为比F SPORT版稍低一级的领先版就采用电动调节,并且也有座椅加热。
● 谁更“舒适”——两车的座椅、空间对比
这里讴歌ILX只给了三颗星,主要是因为其后备箱空间实在拖了后腿,作为家用紧凑级车,后备箱空间多少有些不足。其他方面两车相差不大,座椅舒适度和包裹性两车基本上不相上下。
这两个品牌都比较注重舒适性,两车座椅都是既有很好的包裹性又非常舒服。CT200h在F SPORT版的座椅采用的织物加翻毛皮的材质,防滑性能好;ILX的座椅则相当厚实,腰部和肩部的支撑优秀。
两车都配备的是电动天窗,天窗在不打开时看起来尺寸大小差不多,但其实在打开时差别还是非常明显。CT200h的天窗只能开启一半;而ILX则差不多完全打开。
CT200h天窗是向车外侧滑动开启,这样节省车内空间,不过为了降低风阻,不可能开很大,所以我们在车内看到天窗似乎只能开启一半的大小;ILX的天窗为车顶内滑动,节省车内空间,开启的幅度也很大。
体验者身高175cm,坐在车内时座椅都降至最低,可以看到CT200h的头部空间要比ILX稍好一些,头顶还有非常大的余量。ILX的头部空间也有超过1拳的距离,不过不如CT200h。
后排空间两车都不算非常宽余,尤其是腿部空间,两车的后排腿部空间相差不大。头部空间是CT200h稍好一些,头顶距离车顶还有大约1拳的距离;ILX的头部空间不足1拳。
CT200h和ILX的后排都是三座设计,都设计有三个头枕。ILX的中间座椅靠背可以折下作为中央扶手,而CT200h并没有这样的设计,相对来说如果后排坐人的情况下,ILX的乘客会稍微舒服一些。
两款车尾部造型的不同使得他们具有不同的空间实用性。CT200h是五门掀背车型,而ILX是标准三厢车,所以后备箱开启方式有明显不同,CT200h后备箱开口比ILX更大,取放大件物品更方便。
CT200h不仅后备箱开口更大,后备箱空间也比ILX大不少,,主要是纵深要比ILX大。不过因为后备箱下面的备胎过于占地方,所以后备箱地板的高度比较高,严重挤占了后备箱空间。而讴歌ILX没有备胎,所以地板深度比较低。
● 谁更“稳” —两车的驾驶操控对比
对于一款并不主打运动的三厢紧凑级来说,讴歌ILX的操控带来的完全是惊喜,底盘非常扎实,不过于敏感,但在连续的转向时可以提供非常好的支撑性。表面看起来似乎更具运动基因的CT200h,其实骨子里真的不那么运动,起码操控性和驾驶乐趣方面跟ILX还稍有差距。
那台1.5L自然吸气混动发动机爆发出的动力确实没有什么惊喜,但讴歌ILX和家族内的其他车型一样,整体表现相当均衡,基本找到不任何“硬伤”。
CT200h的排量也大不到哪儿去,所以它也没有太多资格嘲笑讴歌ILX的动力表现。而两车似乎是商量好的一样,都采用CVT变速箱,对于动力输出并没有太多值得关注的。
两台混合动力车型如果放在一起拼加速似乎也是件挺傻的事情,我们这里只是简单说说两车的驾驶感受。
讴歌ILX在开启ECO和关闭ECO时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驾驶风格。开启时油门反应比较迟钝,需要深给油才有较好的提速感觉,而在关闭ECO时,油门异常灵敏,轻轻碰到油门踏板,基本上转速就超过2000转,我们并没有想这么激进啊。
CT200h的三个模式差别也比较明显,尤其是ECO模式跟ILX差别不大,对电池特别的依赖,使得油门变得没那么敏感,在这种模式下任何深踩油门都是徒劳的。不过在运动模式下并没有ILX那么着急,开着比ILX稍微省心一些。
CT200h似乎更适合家庭日常使用,即便车内坐着老人或者婴儿,也不用担心他们是否会不舒服,尤其是低速行驶时,电动机工作没有任何声音和震动,确实让人感觉非常环保低碳。
讴歌ILX尽管也不是讲究运动性能的车型,不过在油门灵敏度、转向、以及底盘的反馈等各个方面都优于目前市面上多数这个级别的车型,甚至不逊于运动见长的宝马1系。
ILX的方向盘实在让人爱不释手,大小粗细都非常合手,转向时干脆利落,丝毫没有粘手的感觉,转向力度稍沉,但也不是死沉死沉那种;CT200h的方向盘就没有那么有质感,即便是突然来了兴致想要激烈点驾驶,方向盘轻轻的转向也让这样的兴致大打折扣。
我们在连续穿桩时感觉到CT200h的后悬挂稍软,支撑稍有不足,所以在连续转向时后轮并不能很好的随动,感觉后轮会稍有些拖累车身的转向;而ILX在转向时后轮具有明显的随动性,连续变线时尾部不会朝相反的方向乱晃,尽管有时也会有支撑力不足的时候,但总的来说还是要比CT200h韧性好不少。
穿桩时两车的轮胎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们在连续并线时轮胎基本上可以保持不错的抓地力,在较激烈的情况下两车的轮胎也几乎没有出现响胎的状况。
总结:
从配置、空间和性能这三个方面来说,两车各有千秋,讴歌ILX相对稍稍出色一点,尤其在驾驶操控方面,ILX的底盘更整,方向盘的力道更合手。而CT200h的发动机排量稍大,功率和扭矩输出都比ILX稍高,动力确实更好一些。这只是两车的常规对比,之后我们会推出两车的油耗对比,这对于混动车型来说是关乎荣誉的大事情。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